天天看点

他是黄埔2期,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后主席痛惜:给我3个师也不换

应该说,他是主席的第一个军事搭档。

他是黄埔2期生,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可惜在起义不久之后,为了掩护主席和起义部队突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当主席得知他牺牲后,痛惜不已。主席悲愤地说:还我总指挥!你给我3个师也不换啊!

那么,接下来老丁就和大家说说他的故事:

他是黄埔2期,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后主席痛惜:给我3个师也不换

他叫卢德铭,是四川自贡人,出生于1905年。卢德铭在老家也算是个大户人家,当他读了多年私塾考入成都公学之时,正是我党成立那年。因此,他在校期间就阅读了很多进步的书刊,并为之进步的理论深受鼓舞,萌生了追求革命真理的思想。

1924年,19岁的卢德铭说服家人,来到当时国民革命的中心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但是,他却迟了一步,错过了考期。幸好,他来广州之前,得到了曾任中山先生秘书的李筱亭的举荐信。于是,他直接找到了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一看,这小伙子形象不错,就出了一道题为“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的考题。

他是黄埔2期,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后主席痛惜:给我3个师也不换

年轻气盛的卢德铭,当然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于是便一口气写下了一篇激情飞扬、有理有据、忠胆毕露的答卷,中山先生读后,非常满意,并嘱咐他日后一定要言行一致,并直接把他推荐到了黄埔2期步兵队学习。

卢德铭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自然不会辜负中山先生的期望,他在各个方面表现得都十分地出色并加入了我党,毕业后还留校任政治部组织科科员,在东征时他还担任过学生军侦探长,率学生军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数次化装潜入陈炯明军侦察情报,为东征作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也正因为如此,当1925年11月组建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时,卢德铭调任到独立团2营4连连长。北伐战争时,由于他在平江、汀泗桥、贺胜桥战斗中表现优异,战功卓著,晋升为第1营营长,攻占武昌后又升任为第25师第73团参谋长。

他是黄埔2期,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后主席痛惜:给我3个师也不换

后来,为了帮助第四集团军张发奎组建总指挥部警卫团,在叶挺将军的推荐下,卢德铭担任警卫团团长。虽说这个警卫团直属张发奎部,但该团的领导却都是我党的人,其团指导员辛焕文、参谋长韩浚、团副余洒度(兼营长)、范树德(兼辎重队长),均为我党党员。

所以,当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后,警卫团也积极响应,只是当他前往江西南昌参加起义时,结果因南昌起义失败而南下时,与起义军失去联系,只能改变计划,将部队带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休整待命。后来,他们与余贲民率领的平江工农义勇队、苏先骏率领的浏阳工农义勇队会合,成立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1师。

1927年9月,按照“八七会议”精神,准备开展秋收起义,江西省防军暂编第1师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辖4个团,主席为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总指挥为卢德铭,师长为余洒度,副师长为余贲民,于9月9日如期发动秋收起义。

他是黄埔2期,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后主席痛惜:给我3个师也不换

于是,卢德铭也就成为了主席第一位军事搭档。

秋收起义一开始是摧枯拉朽的,卢德铭指挥的第1团一举占领了朱溪厂,随即又越过修水平江边界,又打下了平江的龙门厂,可惜的是到了第三天即9月11日,当他们在攻打长寿街时,却遭到了从平江赶来的国军1个团援兵和混入起义军第4团的邱国轩叛军的伏击,起义部队先后遭到不同程度的挫折。

面对起义的失败,卢德铭全力支持主席提出的上井冈山闹革命的主张。

9月23日,当主席率部向井冈山进发的过程中,却遭到了江西军阀朱培德和省第4保安团的尾随追击。特别是担任后卫的第3团被敌人包围。当卢德铭听到后面枪声激烈时,为了掩护后续部队上井冈山山,也为了主席的安全,他不顾劝阻,带领一个连的兵力回来狙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经过一场恶战后,部队突破了重围,可惜的是卢德铭却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右胸,壮烈牺牲。

当主席得知卢德铭壮烈牺牲的噩耗后,痛心疾首,痛惜喊道:“还我卢德铭!还我总指挥!给我3个师也不换你啊!”

他是黄埔2期,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后主席痛惜:给我3个师也不换

卢德铭牺牲时,年仅22岁,如果他不牺牲,后来至少也是元帅级的人物,可惜历史不会重演。但卢德铭的功绩是永不能言忘却的,主席后来称赞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新中中成立后,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