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过草地只用了五六天时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非战斗减员?

红军长征过草地,第一次是在1935年8月的下旬。

那是在中央红军的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以后,经过沙窝会议决议和夏洮战役计划,从1935年8月13日起,红军兵分两路,左路军由朱老总和张国焘、刘伯承带领向阿坝进军,右路军由主席和徐向前、陈昌浩带领向班佑进发。

1935年8月20日,右路军在毛儿盖召开会议,决定北上洮河流域,然后向东发展。然而既然定下了红军发展的方向是北上,但是从松潘北上的大路已经被胡宗南堵死了,红军若要继续北上就只有通过当地人称的魔沼的、连鸟都飞不过去的松潘草地上过去。

红军过草地只用了五六天时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非战斗减员?

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的川西北草原,纵横300余公里,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人行草地之上,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则会愈挣扎愈深陷,直到被沼泽无情吞没。再则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温差巨大,就算夏季温度也在10度。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便使本已滞满泥水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飞鸟难度。除夏季有牧民在边缘地带放牧外,草地深处极少有人进入冒险。

红军过草地,尽管不是与敌人战斗,却是与大自然在战斗,在与恶劣的大自然环境战斗,可以说红军过草地更是一次死亡行军。

红军过草地只用了五六天时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非战斗减员?

最先进入松潘草地的是叶剑英带领的右路军先头部队——红30军的164团、265团,他们是在8月18日出发的;红一军团第4团则在8月21日从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的。红一军团直属队是在8月23日进入草地的,据后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在他的《童小鹏军中日记》载:

“8月23日:很久以前就准备要过的草地,今天要开始向它前进了,大家都很想早点到达,尝尝草地究竟是一个什么味道,巴不得一跨就过。 早饭后就戎装出发了,从通哈龙道上二十里便分路了,仍沿河而上,沿途仍见着高山树林,天的确可恶得很,出发后不久即下雨了,未免知道我们要过草地而故意捣乱不成?因天雨气候很冷,有些同志又没有雨具来抵抗,所以因体弱而冻毙在路旁的倒有几个……”

到8月28日,童小鹏他们才走出草地,到过巴西。虽然过草地的时间只有五六天,但战友们的死亡,却让他非常难过。

红军过草地只用了五六天时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非战斗减员?

后来经统计,过草地之前红军共有近2万人,但过草地之后剩下1.3万人。五六天时间内,在草地上红军损失了7000人。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缺粮。是红军将士们饥饿导致的,而导致饥饿的根本原因是中央与张国焘在懋功会师以后有长达一个多月的争论,让整个红军不得动弹,把这个本来就是缺少粮食的地方的粮食消耗殆尽,就是不过草地也照样会饿死人。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里是海拔在3500米的高原地区,缺氧让身体健康的人都难于长时间进行体力活动,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们长途行军至此,身体本来就极度虚弱,再加上饥饿、再加上寒冷,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如此之重,他们只能卧倒在了这茫茫的草地之上。

红军过草地只用了五六天时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非战斗减员?

第三个就是精神问题。特别是一些掉队的战士们,在这个无人区行走时,会造成人的精神崩溃,失去信心,导致死亡。

最后一个导致红军减员的原因就是脱离红军而逃跑的人,这些人都是长征途中参加红军的,他们的革命觉悟远不及从江西等地出发的老红军战士,所以在遇到革命最艰苦的困难时期,就会受不了这种苦,从而选择当逃兵,当然这只是少数。

红军过草地只用了五六天时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非战斗减员?

现在的松潘草地,经过了治理,到处开沟排水,草地的面貌已是今非昔比。绿色的草原上到处可见白色的绵羊和黑色的牦牛,一批批的旅游者来到松潘、红原,沉醉在美丽的景色中。但是当年红军将士们可没有这种闲情逸致,在红军将士们眼中,这片草地就是一片死亡之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坚定地走过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