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门外汉”李一男,造四轮汽车是认真的吗?

“门外汉”李一男,造四轮汽车是认真的吗?

造两轮电动车,李一男绝对是认真的,他创立的小牛电动在成立四年后就于纳斯达克上市。如今,李一男再次创业,宣布造四轮电动汽车。对此,业内戏谑“不造电动汽车的中年男子,就不是足够成功的中国商人”。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小牛电动将通过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跨界造车,但这一消息随后被小牛电动官方否认。然而还未过一年,小牛电动孵化了三年的“牛创科技”就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

牛创科技近日发布全新汽车品牌,同时公布品牌英文命名“NIUTRON”、中文命名“自游家”。发布现场,自游家还透露了更多新车信息,表示首款车型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订,同年9月启动交付。

李一男每一次出手,都能站到风口浪尖。那么,这次造车他是认真的吗?

李一男的“三不”论

跨界造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外界更感兴趣的是创始人李一男,尤其是他的造车“三不”论,着实刷新了一众造车人的三观。不缺钱、不缺人、竞争力最不重要,这样无厘头的观点,想必只能出自李一男之口。至于创业感想、未来目标等等,李一男一律回答“没想过”、“答不上来”、“不清楚”。

搜索百度百科,李一男有很多重身份:任正非传说中的前接班人、港湾网络创始人、华为“打港办”挨打人、李彦宏心中全球唯三配做百度CTO的其中一人、中国移动12580前操盘人、创投人、广东省狱友……如此多的标签有褒有贬,给李一男蒙上传奇色彩的同时,也让外界看到了一个随性甚至有些任性的李一男。宣布造车,牛创科技显得很低调,仅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内部沟通会。但李一男凭借一己之力让这场沟通会发出了最大声量。

不缺钱。“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天偷懒,也没有一天缺过钱。”李一男表示,“汽车制造毫无疑问是一个高资金门槛的行业。别人也问过我,为什么之前没做汽车,现在想着要做汽车。2014年的时候,我自己判断融不到30亿美金来做这个事情,现在我大概率应该能够融得到这个钱来做这个事情。”李一男现在为何有信心融到30亿美元的资金?不得不说,李一男本人在资本市场一直拥有不错的影响力。此前,凭借李一男的过往名声,小牛电动车还未问世就获得了GGV、IDG、红杉等多家机构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据悉,目前自游家汽车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融资总额为5亿美元,IDG资本、COATUE等机构参与了投资。

不过,相较其它新势力领头羊累计几百亿的融资明显远远不够,而且留给牛创的机会和时间窗口已不多。根据天眼查显示,李一男在小牛电动的持股在过去一年间从接近40%快速减持到如今的5%。业内人士分析,李一男不断减持套现,很可能是为了给造车项目输血。

不缺人。“我们启动高管招人的时间是在2019年,那时候我觉得挺好招人的,我觉得我们没碰到任何问题。”对于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抢人大战,李一男显然有着置身事外的超然。据介绍,自游家汽车总部位于北京,研发中心设在上海。人员方面,自游家汽车目前拥有核心研发人员接近1000人。

竞争力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当被媒体问及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自游家有哪些优势时,李一男直言“竞争力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给客户带来什么。说实话我真说不上来,反正我们就把自己的东西做好就行了。”在智能化方面,自游家并没有做过多的铺垫,同时明确表示“自游家NV不会装配激光雷达”。 对于造车新势力最后将仅剩3至5家的观点,李一男的回答更是直接,“我的车还没出来,我都还没有上台,我就没有资格说这个话。我能不能活,这种话我回答不了。第3名肯定是说这个世界上只剩3个,第5名的说这个世界上只剩5个,所以我既然现在没资格,我也不想去讨论这个事情。”

复刻理想汽车“不丢人”

根据牛创科技规划,自游家产品布局采用纯电动和增程式并行,已经开发了Gemini双子平台。基于该平台推出的首款产品自游家NV定位于中大型高端SUV,将为用户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总成。在品牌定位上,李一男称“肯定是高端”。不过对于首款产品的目标人群,自游家的高管团队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明确“不会对标市场现有品牌的某一款车型”。

从产品的定位和技术路线看,自游家NV与理想ONE较为接近,外观设计风格则有点像路虎卫士。据透露,自游家NV已经累计进行了三轮工程试制,研发测试里程超过百万公里,首轮冬夏试验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冬季测试。随着制造基地改造完成,自游家NV预计于2022年3月进行小批量生产。此外,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一样,自游家汽车也将采用直营的销售模式。

牛创科技的智能制造基地——大乘工厂位于常州,距离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30公里,距离理想汽车的常州基地仅40多公里。据了解,李一男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私交甚好,这两个人也很快将在新赛道相遇。当媒体问及如何评价理想one月交付过万辆一事,李一男表示:“我没做之前,李想也给了我很多分享,我问他问题,李想知无不言。但我从自己决定做这个事情以后,就没有跟李想来交流了,因为交流就不合适了,这个事我觉得也是对别人起码的尊重。李想做的好,我们鼓双手表示衷心的祝贺。”不过,有业内人士也指出,牛创科技对理想汽车难免要产生一些影响,同为常州企业,同造增程式电动车,包括高管、员工的跳槽等等都在所难免。

对于造车,业内一句名言是“少两个轮子,就是少两把刷子”。不得不说,李一男在造汽车这个领域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就连他自己也承认,“没啥经验,造两轮和造四轮完全不一样,汽车产业的复杂程度和两轮车至少差三个数量级。”但在创业路上命运多舛的李一男,在知天命的年纪仍不愿相信命运,也许他始终记得自己那句话,“不管对多少事情失望,都没有理由对最好的时代失望”。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