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幸福?美国关于母爱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唏嘘

“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疗愈,幸福的童年可以疗愈一生 ”,这句经典的鸡汤,却是用极其残忍的动物实验证实的。一举推翻了之前西方推崇的“哭声免疫法”,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幼年时亲密关系对一生的重要性。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幸福?美国关于母爱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唏嘘

对于动物实验来说,最残酷的恐怕是心理实验,哈洛更是被列为上世纪最残忍的科学家之一,是动物保护组织最讨厌的心理学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请给队长来个强烈推荐,咱们马上开讲。

实验之初:

上世纪30年代,正值心理学开始从理论学科,转变到有实验论证的“真正科学”阶段,最初也和医学实验一样,是使用老鼠作为研究的动物,等哈洛当上主教授之后,发现动物园里的猴子可比老鼠聪明多了,而且恒河猴跟人类基因有高达94%的相似度,这才是人类心理学实验的最佳动物选择。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幸福?美国关于母爱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唏嘘

实验之初,为了防止猴子生病,也就参考当时人类新生儿的照顾模式,就是出生后“亲子分离”,进行单独照顾,认为这样更利于产妇的康复,孩子的健康,甚至当时的目的之一是让新生儿早点适应逆境,学会独立。然而分离后的猴子,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幼猴的表现引起了哈洛的注意,它们经常六神无主,双眼空洞,特别喜欢吸吮手指,这些分离的小猴子无一例外都对铺在笼中的毛巾产生强烈的依恋,紧紧抱着毛巾,任何碰触毛巾的人,都会引起幼猴强烈的反应。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幸福?美国关于母爱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唏嘘

1930-1950年,西方主流社会认可的育儿观点是: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哭是孩子的威胁,如果我们想以后不让孩子哭闹,那就不应该在哭的时候进行安抚。

著名儿科医生斯波克,建议婴儿定时喂奶,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哭声免疫法祖师爷,不要溺爱子女,睡前不要亲吻说晚安,过度依赖母亲,孩子就会难以独立,不能成才·······

实验过程:

当时大家都一致认为:对于婴儿来说,“有奶便是妈”,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不过是对营养物质的回报。观察到幼猴对毛巾的依赖之后,哈洛进行了下一步的实验,为猴子制作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用铁丝网编制而成的“铁丝妈妈”,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一个是裹着柔软毛巾的“毛巾妈妈”,不能进行喂养。幼猴强行和母亲分离之后,表现出了近乎夸张的“害怕”,各种尖叫,几个小时都不消停,紧张到大小便失禁。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幸福?美国关于母爱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唏嘘

如果按照当时的育儿观点,幼猴应该更喜欢提供营养的“铁丝妈妈”,结果出乎意料,所有的幼猴都会选择依偎在“毛巾妈妈”身边,只有非常机饿的时候才会爬上“铁丝妈妈”那里,获得奶水之后,快速回到“毛巾妈妈”身边,几乎寸步不离。当哈洛在笼子里制造“恐怖”的声音,幼猴也会毫不犹豫地奔向“毛巾妈妈”,紧紧抱着这个“假妈妈”,如果移走了“毛巾妈妈”,幼猴也不会选择依恋“铁丝妈妈”,要么望眼欲穿的看着笼子外的“毛巾妈妈”,要么干脆蜷缩在地上瑟瑟发抖。

这个经典的实验,直接推翻了之前的观点,“爱”源于接触,并非食物,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想到肢体的接触,是可以凌驾于吃奶这个生理需求之上,甚至在幼猴生长过程中频繁吃奶,也是因为这样可以和母猴有更无间隙的接触。哈洛实验日志中写到:“只要有奶水,人类绝不会久活”。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幸福?美国关于母爱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唏嘘

之后进一步的实验,更佐证了这个观点,哈洛在“毛巾妈妈”身上安置一些装置,幼猴只要去依靠它,“毛巾妈妈”就喷冰冷的水,或者发射钉子,实验人员发现,哪怕小猴子被折磨的哇哇乱叫,欺凌的遍体鳞伤,也毫不犹豫的奔向“毛巾妈妈”的怀里,这一幕惨目忍睹,揭露了一个更残忍的事实,对于灵长类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对母亲的依恋是“无条件”的。幼小的孩童真的可以做到“纵使虐我千百遍,我仍爱你如初恋”。

实验之后:

你想过“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怕黑?”“为什么总是喜欢啃食手指?”“总是陷入自我怀疑的闭环中?”也许童年的经历会给你答案。过程极其“残酷”的恒河猴实验,得出的却是关于“爱”的结论。随着实验室里这些幼猴们长大,更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这些幼猴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没有办法与正常的猴群生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闭,自残的情况,受到“毛巾妈妈”虐待的幼猴更严重,会啃咬自己的手脚,也无法“结婚生子”,哈洛进行了强制交配,20只这样强迫出生的幼猴,有4只直接被母猴杀死,剩下的要么被母猴残忍虐待,要么被母猴极其冷漠的忽视。当初提出“哭声免疫法”的华生,信誓旦旦地说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能把他们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按照自己理论养育的三个孩子,结果全部抑郁,追朔起来,华生自己的童年也相当不堪········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幸福?美国关于母爱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唏嘘

后面哈洛还有一系列针对抑郁症药物的实验,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哈洛后来说出那句备受争议的一句话:“如果我的结论可以拯救人类的孩子,即使使用更多的猴子也在所不辞”。关于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看法?是不是也很矛盾。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爱”本质是什么,是触摸--温柔的拥抱,及时地回应,细心的照顾。是玩耍,和孩子的互动、做游戏,进行感情上的深刻交流。缺少了这些,孩子很难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真正的富养,不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更多的陪伴。好了,今天就到这里。生活很美好,感谢有你们,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