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温度的批评,更容易生效!李德南作品研讨会线上举行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张霖

近日,“《为思想寻找词语》《共鸣与回响》李德南作品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本次会议是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庆百年、推新作”系列线上研讨会的第四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文学院院长武歆,《青年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张菁,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等2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有温度的批评,更容易生效!李德南作品研讨会线上举行

《共鸣与回响》《为思想寻找词语》是李德南在2021年出版的两本文艺评论集。本次线上研讨会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丽担任主持。

她在发言中指出,在专业领域中如何平衡广博和精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李德南从自己出发探索路径,既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学者,也是一位积极介入到文艺现场的评论工作者。

武歆在发言中指出,李德南的哲学履痕以及由此延伸出去的思想,始终贯穿在评论中,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路线。哲学思想的光辉,让他始终保持自省、思考、怀疑、批判的立场,始终拥有独立思考的治学精神。

在申霞艳看来,李德南的身上有三个显著的特点:温和、谦虚以及沉着。“他认为如果一个批评家希望与其所谈论的对象有所启发,与人为善的、和风细雨式的批评,会比激烈的、不留情面的批评更容易生效。这使得他的评论经常是温暖的。”

有温度的批评,更容易生效!李德南作品研讨会线上举行

张菁认为,李德南有着一种内心的坚定。他尊重万事万物存在的本来规律,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同时注重总体性。他在理性辨析的同时,同样有人文的浸润,这让他更有温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表示,近年来李德南一直稳步前行,从偏重于“80后”作家和岭南文学的批评,到积极活跃的“现场”批评及文学期刊的专栏主持。而贯穿其中的是他用力颇多的海德格尔及现象学哲学精神,这赋予文学批评新的可能。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飞认为,李德南的两部书正是他这些年来理解和创造、整理和建设的硕果,是建构自觉的话语面貌和文学理想的见证,是他在广州发出的批评的南方声音。

有温度的批评,更容易生效!李德南作品研讨会线上举行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练行村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李德南评论的对象范畴广泛,但总能驾轻就熟,还很关注时代的热点,很接地气,注重个体体验与群体意识的辩证的统一。

李德南表示,这次研讨会让他听到了许多的知音之言,有许多共鸣,也感受到大家对他的鼓励和期待。随后,他就文学创作和评论中所要处理的“自我”、“他人”以及“重大事物”三者的关系,跟与会专家学者做了深入的交流。

来源 | 羊城晚报 羊城派

责编 | 黎存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