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守“沪”日记|“硬核”老爸的家书

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钟树奇

图/受访者提供

口述:广东援沪核酸检测队队员何昕

是日凌晨,刚出仓的我收到父亲的一封家书,一字不漏地看了两遍,泪眼婆娑。“家书抵万金,位卑未敢忘忧国!”

守“沪”日记|“硬核”老爸的家书
守“沪”日记|“硬核”老爸的家书

父亲的家书

父亲不苟言笑,但却是“硬核老爸”

来沪半月,处在疫情“拉锯战”中的我收到父亲的来信,瞬间战斗值加满。这是一份平常却又不普通的家书!我朴实无华的父亲总在关键时刻给我辅导、鼓舞,使我有勇气与力量去打败林林总总的困难,踏上自己漫漫人生路途。来自数千里之外的叮咛、嘱托、深切牵挂是浓得化不开的拳拳父爱。

我想对我一生教书育人、刚正不阿的老共产党员父亲说:“来沪半月,衣甚暖、食颇饱、眠极安,父母勿念为盼。三月沪疫事一起,情形颇危,女儿到沪无一日不着白衣,无一日不在前线。冀望用吾之所得,解困于众亲,不敢半点儿戏,不敢一丝懈怠。惟望不负二老所嘱、领导所付、医院所托、国家所命。唯忧我父母年事已高,在家照看吾儿辛劳,网课突袭,吾儿顽劣,不思学业。粤沪两城,相隔甚远,女儿颇念之!此役,有前车之借鉴、有祖国之强大、有万人共赴国难之决心,成功之日,相去不远!车水马龙、繁华尽染时,便是吾归期!”

都说父爱是深厚的,相比深厚的舐犊之情,我觉得时间太快,我们都在胆怯中、在匆忙中辜负彼此。赐予和付出,并非须要回报,而是须要转化成生命的养分,去有力地爱自己和他人,同时获得更多丰厚的爱,汲取更多的养分!

守“沪”日记|“硬核”老爸的家书

何昕和儿子一起“云午餐”

这个世界上没有超级英雄,只是无数人在同时发光发热,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有幸能来到上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离不开我的父亲、母亲对我的全力支持。在上海的这段日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世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大家一起加油,胜利最终属于我们!

感谢我的“硬核父亲”!(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