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共享软件大鳄来华抢人 是机遇还是挑战?

因为时差还没有倒过来的原因,Brant显得有些疲惫,但正如他的一位随行人员所说,他是一个很敬业的人。当我们问及关于国外共享软件的一些情况与DR(Digital River)目前的形势时,他总会仔细地用数据一一解释。用事实与数据说话,这个道理应用在Brant身上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

在五年前《程序员》杂志就组织过中国共享软件大会,而且当时还提了个口号——到美国去挣美元,这次在中国共享软件国际论坛上蒋涛先生提及此事时,很多人举手致意。经过几年的发展,潮起潮落,那时的共享软件作者有些富裕起来,有的倒闭关门,这倒也是商场常情。谈起目前共享软件在国外的一些情况,Brant给了一个数据,说目前DR每年的净收入为3.6亿美元之多,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其实像DR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但为什么DR能够一家独大,而且还把触角伸向国外市场,赞助在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关于共享软件的大会?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独特的分销渠道与销售模式,除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它还和包括Bestbuy、PCMagazine、PCWorld等在内的多家网站合作,这就使得一份软件可以同时具有多个出口,当别人卖出一份Copy的时候,在DR那里也许就是5份,虽然DR收取软件作者的费率稍高一些,但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DR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这次Brant来中国就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吗?不是,因为众所周知的三个原因:价格、法律与政府,Brant认为目前在中国的时机还不成熟,虽然派了一个专人来负责此事,但比较起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办事处,中国这么一个偌大的市场,显然是投入太少了。背后的原因Brant在大会上也说得比较明白,DR所划分的五大区里,包括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及其它国家,只有中国软件作者所做的软件的份额逐年在提升,其它的要么是保持不变要么是下降。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因素是价格,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享软件作者的实力,在我们印象中少数的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可以做出一款很实用的软件,而这个特性是中国人所擅长的。人才,这个DR利润的源头,是这次Brant一行来中国最主要原因。说到这里提到一个小花絮,在与Brant的随行人员聊天时,问及为什么要举办中国共享软件国际论坛这样的会议,他颇为感慨地说,中国的很多软件作者很聪明,但却贫困潦倒,如果他们的产品能够为更多人所熟知所购买,每个人都是大富豪,我们不忍心看到他们依然贫困下去。

把中国的共享软件作者推向世界,这只是其中的一小步,因为包括语言、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原因,他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Brant说很多中国软件作者很腼腆,其实大可以放开手脚,勇敢一点,他们实力很强,只是缺少那么一点点包装与营销,而这和他们自身的宣传有很大关系;另外中国软件作者要想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改变现在把软件卖一单就完事的模式,他们大可以学习欧美作者那种连续的营销模式,比如卖了初始软件后,每周每月都与购买者联系,推荐同类的产品或者自己软件的更多信息,那么下一次购买时,此软件在客户的购买优先中就会占更大的比重。

夜色已晚,结束了这次的谈话,我心情为之所动,DR建立了一座桥梁,让中国的共享软件作者走出国门,让国外的共享软件进入中国,两方面都包含着竞争的元素,虽然残酷,但这必将有力促进共享软件这个领域的发展!中国的共享软件作者朋友们,勇敢一点,昂起头,迎接这次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