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肇庆"荣万"再次加速

肇庆"荣万"再次加速

通过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肇庆加快形成大湾区一小时、光复赵半小时、城区一小时"三圈"。摄影:梁晓明

编者注

微风凉爽,西河汹涌澎湃。

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顾过去五年,肇庆在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乡建设、党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拓创新、良好的答案,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踏上新的旅程,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的新使命。连日,肇庆8县(市、区)党代会密集召开,为"十四五"开局良好,凝聚共识,锚定方向,进一步努力再次扬帆起航。

成千上万的帆船比赛,一百人竞争。本期《南方日报肇庆观察》聚焦肇庆县(市、区)党代会,关注如何赛龙夺冠,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请注意。

肇庆东站,人流咂咂,火车疾驰而过。加密线路数量的增加,使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连接越来越多。

进一步抓住"双区"建设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力争在大湾区建设中赢得一席之地,这是近期肇庆地区党代会密集发布的一个重要信号。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基础设施"硬联通"外,肇庆县市区还将在规则机制"软联通"中,深深嵌入大湾区高端产业链,加快融入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在大湾区建设中争夺先进地位, 加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于秋良,南方日报记者

硬连接基础设施

完全访问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

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肇庆在交通互联互通上给出了一个极好的答案:肇庆东至香港西九龙高铁直通,淮基至深圳的列车运营;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双枢纽"和朱兆高速铁路列入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大湾区一小时,广府赵一小时,城市一小时,"三圈交通"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交通第一。面向"十四五"规划,加快重大交通项目规划建设,高水平建设"大湾区轨道",巩固和提升肇庆"大湾区连接西南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成为肇庆县党代会报告重点关注的目标方向。

作为珠江三角洲枢纽(广州新)机场的所在地,高肇山永远是肇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头堡"。在本次党代会上,围绕未来航空枢纽,高智晟提出,我们将全力配合推广广站高铁、朱兆高铁、深南高铁、肇明高速等项目,加快锦里大道、中转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向大湾区城市开放更多快车道, 创建内部和外部的快速交通网络。

除了"近水平台一月"高位外,其他县城区也在积极抢占航空枢纽的发展机遇。鼎湖提出,将完善连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机场快线公路网布局,第四次会议要求加快建设连接珠三角(广州新)机场的快速干线,乘坐越港经济的"特快列车", 淮基还积极筹划推进区域机场建设,提升大湾区海空航线网络服务能力。国家提出,把握"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带来的经济机遇,布局终结城市航空服务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加快融入"大湾区轨道",也是党代会报告在县市地区的重点之一。

四是明确,将积极争取广河高铁西延线、贵光铁路接触线等高铁网络四地将设站,全面提高省内外城市通勤效率,同时加强与肇庆东站的交通对接,依托轻轨、高铁站, 加快荣湾的步伐。

作为"大湾区西门",怀济提出推动贵光高铁外机站扩大至始发站规模,努力增加从广州、深圳、珠海、香港等地出发的人数,增加淮济站数,加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联系。

高城、开封、广宁党代会报告显示,肇庆正在加快建设广站高速铁路、竹展高速铁路、深南高速铁路、六光铁路、贵河肇光货运铁路等新型轨道交通线路,十四五期间的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编织。

在高速路的建设和规划方面,各区党代会的报告也揭示了许多新的发展。鼎湖将计划建设肇庆高新区、三水清奇高速公路,广宁将加快肇明高速公路(广宁段)建设,德清将积极推进德罗高速公路、德清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并开通、广宁、怀基等地将配合惠赵高速建设、肇庆市重要西部高速环线建设。

优质资源软联通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不仅将大大提升出行便利性,还将促进优质产业资源、资金流动和创新流的对接和交流,促进肇庆在"双区"建设中争夺先进地位和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机遇。

产业是肇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各县(市、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在8个县(市、区)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配套发展,填补发展空白,积极连接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主动承担大湾区优质产业溢出,深深嵌入大湾区产业链, 供应链,创新链。

其中,要提出,充分对接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积极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完善"光复汽车及高本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格局。四是将重点关注铜深加工产业链、铝深加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大湾区制造业强势。

西江黄金航道的关闭,意味着深化与盐田港、中集集团等企业的合作,规划建设高标准、大吨位、绿色公共码头,规划"前港后花园"产业链、贸易链和物流供应链,建设西江亿吨级大型港口。

产业发展离不开一流商业环境的支撑。在党代会报告中,国家表示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在企业相关问题上做到"简单易行,可以避免",提高投资建设便利性,促进项目快速启动和调试。同时,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劳工标准、标准大湾区标准等领域,要素高效流动加快。

德清提出,德清与大湾区核心城市将全面深化规则和机制,深化"数字平台与管理服务改革"深度融合的"数字政府"综合试点改革模式,不断优化政府服务"一网即办"。

两个合作区应向"最具活力的市场、最规范的行政服务、最完善的法治体系"的高标准开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营造可预见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法治国际营商环境。

加快融入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也是肇庆县(市、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其中,高智晟要提出,要围绕大湾区生态、文化旅游、健康、住房等需求,发挥港澳乡镇友谊的重要优势,深化民生领域合作与社会合作对接,当大湾区城市发挥"疏浚区"功能。同时,积极参与实施"大湾区通"项目,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应用高等教育基地建设,加快肇庆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支持中航职业学院提高办学水平,建设大湾区技术人才转移基地。

开、淮基等山地县都着力发展"美丽经济",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健康休闲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大湾区生态休闲旅游周末好去处。

平台建设将再次加速

高层次建设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拂晓前,一箱蔬菜从贺州或肇庆怀济,然后集中在淮基镇冷坑,全发西南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平台。经过分拣、包装、冷链配送,这些蔬菜将进入大湾区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到千家万户餐桌上摆放。

高层次建设肇庆(Waiji)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肇庆和淮基打造的重要平台。这也使怀基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型发展格局"作为重要角色。

围绕这一任务,淮基县党代报告提出了新的建设思路——着力形成前端市场、中端深加工、后端战略储备的"一中心多节点"产业闭环。

一方面,淮基将重点对粤港澳大湾区应急战略储备功能进行布局,在集散基地核心区(白石区)基地建设农副战略储备基地,建成粮食、成品食用油和肉类仓储。同时,通过建立农副产品全行业产业链标准体系,参与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食品标准体系,探索培育绿色农副产品标准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区。

此外,怀基将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现代供应链体系,加快绿色农副产品博览中心和冷链、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绿色农副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广东绿色农副产品配送枢纽、示范基地和交易中心。 港澳大湾区。

围绕主要平台规划建设,各县(市、区)的新举措各有特色。

围绕产业发展和外贸升级,鼎湖提出加快建设中国(肇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肇庆三江湾物流集散基地和制造业开发区、鼎湖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主要合作平台。 TOD高端制造业产业园等主要合作平台。建设区域现代商务和物流服务枢纽。

四是提出主动加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高层次开放平台,将建成广东自贸区拓展区和拓展区、对接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要节点。

高要注重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提出积极连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科技园和创新平台建设与共享,高标准建设锦里省级高新区、西江未来科技城等"2+N"产业发展平台, 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重要载体、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

广宁被省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双核九中心"大型数据中心之一,作为加快建设广东肇庆市(广宁)健康医疗大数据大湾区中心、华南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备产业园等项目的契机,推动数字化产业化, 工业数字化。

德清表示,重点将加强与横琴南医药产业的合作,与原海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主动承担辐射带动的两个合作区建设,并建设"一基地三区"(大湾区德清南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和大湾区绿色制造创新开发区, 以大湾区生态产品主要功能区、大湾区传统文化遗址区为核心,加快融入新一轮现代产业分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