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推進重大交通工程建設,肇慶加快形成大灣區一小時、光複趙半小時、城區一小時"三圈"。攝影:梁曉明
編者注
微風涼爽,西河洶湧澎湃。
站在新的起點上,回顧過去五年,肇慶在經濟發展、改革創新、城鄉建設、黨建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開拓創新、良好的答案,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踏上新的旅程,激勵人們開拓進取的新使命。連日,肇慶8縣(市、區)黨代會密集召開,為"十四五"開局良好,凝聚共識,錨定方向,進一步努力再次揚帆起航。
成千上萬的帆船比賽,一百人競争。本期《南方日報肇慶觀察》聚焦肇慶縣(市、區)黨代會,關注如何賽龍奪冠,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請注意。
肇慶東站,人流咂咂,火車疾馳而過。加密線路數量的增加,使肇慶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連接配接越來越多。
進一步抓住"雙區"建設與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曆史機遇,力争在大灣區建設中赢得一席之地,這是近期肇慶地區黨代會密集釋出的一個重要信号。
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基礎設施"硬聯通"外,肇慶縣市區還将在規則機制"軟聯通"中,深深嵌入大灣區高端産業鍊,加快融入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等方面的持續努力,在大灣區建設中争奪先進地位, 加速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于秋良,南方日報記者
硬連接配接基礎設施
完全通路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
在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期間,肇慶在交通互聯互通上給出了一個極好的答案:肇慶東至香港西九龍高鐵直通,淮基至深圳的列車營運;肇慶東站、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雙樞紐"和朱兆高速鐵路列入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大灣區一小時,廣府趙一小時,城市一小時,"三圈交通"基本形成。
經濟發展,交通第一。面向"十四五"規劃,加快重大交通項目規劃建設,高水準建設"大灣區軌道",鞏固和提升肇慶"大灣區連接配接西南大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成為肇慶縣黨代會報告重點關注的目标方向。
作為珠江三角洲樞紐(廣州新)機場的所在地,高肇山永遠是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橋頭堡"。在本次黨代會上,圍繞未來航空樞紐,高智晟提出,我們将全力配合推廣廣站高鐵、朱兆高鐵、深南高鐵、肇明高速等項目,加快錦裡大道、中轉公路等項目的建設,向大灣區城市開放更多快車道, 建立内部和外部的快速交通網絡。
除了"近水準台一月"高位外,其他縣城區也在積極搶占航空樞紐的發展機遇。鼎湖提出,将完善連接配接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機場快線公路網布局,第四次會議要求加快建設連接配接珠三角(廣州新)機場的快速幹線,乘坐越港經濟的"特快列車", 淮基還積極籌劃推進區域機場建設,提升大灣區海空航線網絡服務能力。國家提出,把握"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帶來的經濟機遇,布局終結城市航空服務業,積極融入國内、國際雙循環格局。
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和加快融入"大灣區軌道",也是黨代會報告在縣市地區的重點之一。
四是明确,将積極争取廣河高鐵西延線、貴光鐵路接觸線等高鐵網絡四地将設站,全面提高省内外城市通勤效率,同時加強與肇慶東站的交通對接,依托輕軌、高鐵站, 加快榮灣的步伐。
作為"大灣區西門",懷濟提出推動貴光高鐵外機站擴大至始發站規模,努力增加從廣州、深圳、珠海、香港等地出發的人數,增加淮濟站數,加強與大灣區核心城市的聯系。
高城、開封、廣甯黨代會報告顯示,肇慶正在加快建設廣站高速鐵路、竹展高速鐵路、深南高速鐵路、六光鐵路、貴河肇光貨運鐵路等新型軌道交通線路,十四五期間的軌道交通網絡将進一步編織。
在高速路的建設和規劃方面,各區黨代會的報告也揭示了許多新的發展。鼎湖将計劃建設肇慶高新區、三水清奇高速公路,廣甯将加快肇明高速公路(廣甯段)建設,德清将積極推進德羅高速公路、德清高速公路的規劃建設,并開通、廣甯、懷基等地将配合惠趙高速建設、肇慶市重要西部高速環線建設。
優質資源軟聯通
全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交通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不僅将大大提升出行便利性,還将促進優質産業資源、資金流動和創新流的對接和交流,促進肇慶在"雙區"建設中争奪先進地位和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機遇。
産業是肇慶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也是各縣(市、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方面。在8個縣(市、區)黨代會上的報告中明确指出,要堅持配套發展,填補發展空白,積極連接配接全省20個戰略性産業叢集,主動承擔大灣區優質産業溢出,深深嵌入大灣區産業鍊, 供應鍊,創新鍊。
其中,要提出,充分對接廣州、深圳、佛山等地新能源汽車産業資源,積極引進培育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産業龍頭企業,加快完善"光複汽車及高本質汽車零部件"産業發展格局。四是将重點關注銅深加工産業鍊、鋁深加工、精細化工、電子資訊等産業,打造大灣區制造業強勢。
西江黃金航道的關閉,意味着深化與鹽田港、中集集團等企業的合作,規劃建設高标準、大噸位、綠色公共碼頭,規劃"前港後花園"産業鍊、貿易鍊和物流供應鍊,建設西江億噸級大型港口。
産業發展離不開一流商業環境的支撐。在黨代會報告中,國家表示将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降低就業創業門檻,在企業相關問題上做到"簡單易行,可以避免",提高投資建設便利性,促進項目快速啟動和調試。同時,在貿易便利化、投資保護、知識産權保護、環境和勞工标準、标準大灣區标準等領域,要素高效流動加快。
德清提出,德清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将全面深化規則和機制,深化"數字平台與管理服務改革"深度融合的"數字政府"綜合試點改革模式,不斷優化政府服務"一網即辦"。
兩個合作區應向"最具活力的市場、最規範的行政服務、最完善的法治體系"的高标準開放,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營造可預見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法治國際營商環境。
加快融入大灣區優質生活圈,也是肇慶縣(市、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方向。
其中,高智晟要提出,要圍繞大灣區生态、文化旅遊、健康、住房等需求,發揮港澳鄉鎮友誼的重要優勢,深化民生領域合作與社會合作對接,當大灣區城市發揮"疏浚區"功能。同時,積極參與實施"大灣區通"項目,進一步推進大灣區應用高等教育基地建設,加快肇慶學院新校區項目建設,支援中航職業學院提高辦學水準,建設大灣區技術人才轉移基地。
開、淮基等山地縣都着力發展"美麗經濟",通過打造鄉村旅遊、健康休閑旅遊精品路線,打造大灣區生态休閑旅遊周末好去處。
平台建設将再次加速
高層次建設綠色農副産品集散基地
拂曉前,一箱蔬菜從賀州或肇慶懷濟,然後集中在淮基鎮冷坑,全發西南農産品進出口服務平台。經過分揀、包裝、冷鍊配送,這些蔬菜将進入大灣區各大蔬菜批發市場和超市,到千家萬戶餐桌上擺放。
高層次建設肇慶(Waiji)綠色農副産品集散基地,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确要求肇慶和淮基打造的重要平台。這也使懷基參與"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型發展格局"作為重要角色。
圍繞這一任務,淮基縣黨代報告提出了新的建設思路——着力形成前端市場、中端深加工、後端戰略儲備的"一中心多節點"産業閉環。
一方面,淮基将重點對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戰略儲備功能進行布局,在集散基地核心區(白石區)基地建設農副戰略儲備基地,建成糧食、成品食用油和肉類倉儲。同時,通過建立農副産品全行業産業鍊标準體系,參與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食品标準體系,探索培育綠色農副産品标準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生态産業示範區。
此外,懷基将重點圍繞農副産品現代供應鍊體系,加快綠色農副産品博覽中心和冷鍊、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區域綠色農副産品交易資訊平台,建設廣東綠色農副産品配送樞紐、示範基地和交易中心。 港澳大灣區。
圍繞主要平台規劃建設,各縣(市、區)的新舉措各有特色。
圍繞産業發展和外貿更新,鼎湖提出加快建設中國(肇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生态科技産業園、粵港澳大灣區肇慶三江灣物流集散基地和制造業開發區、鼎湖區智能裝備制造産業園等主要合作平台。 TOD高端制造業産業園等主要合作平台。建設區域現代商務和物流服務樞紐。
四是提出主動加強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接,大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物流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高層次開放平台,将建成廣東自貿區拓展區和拓展區、對接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要節點。
高要注重創新驅動和産業發展,提出積極連接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加強科技園和創新平台建設與共享,高标準建設錦裡省級高新區、西江未來科技城等"2+N"産業發展平台, 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産業重要載體、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地。
廣甯被省工業和資訊化部列為"雙核九中心"大型資料中心之一,作為加快建設廣東肇慶市(廣甯)健康醫療大資料大灣區中心、華南雲計算大資料基礎裝置産業園等項目的契機,推動數字化産業化, 工業數字化。
德清表示,重點将加強與橫琴南醫藥産業的合作,與原海現代服務業共同發展,主動承擔輻射帶動的兩個合作區建設,并建設"一基地三區"(大灣區德清南醫藥健康産業基地和大灣區綠色制造創新開發區, 以大灣區生态産品主要功能區、大灣區傳統文化遺址區為核心,加快融入新一輪現代産業分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