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点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伪军集团

01、伪国民政府军

要说伪军,那就不得不提汪精卫叛变后建立的伪国民政府下辖的军事力量,这是伪军中较为庞大的一支。1940年3月,汪精卫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汪伪政府。汪伪政府效法国民政府设置了军事委员会作为伪国民政府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汪精卫兼任委员长。汪伪政府成立后,汪精卫为了扩大军事力量,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收容了很多部队,至日本投降时,汪伪政府已经拥有7个集团军和一些绥靖部队。但是,这些伪军人员混杂,互相独立,军队中派系林立,难以形成统一的指挥,战斗力并不强。汪精卫曾陷入''无军可用''的尴尬境地。

汪精卫为了培植亲信,曾成立了3个警卫师,有意识地使用战场上与日军作战被俘的国军黄埔生担任高级、中级军官,由此培养出一支''黄埔系''部队。这3个警卫师在伪国民政府军中装备最好,官兵素质最高,在日军投降后,这支部队主力被收编入国军第74军。

盘点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伪军集团

02、伪满洲帝国军

伪满洲帝国军是随着伪满洲国建立而组建的一支军队,是现代史上的第一支伪军。这支伪军最早出自东北边防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边防军中的一些军官投降了日本人,在日本人的掩护下实行''自治'',大肆镇压抗日民众,成为日军统治东北、扶植伪满洲的重要帮凶。这支军队中的重要将领有东边镇守使于芷山、延吉镇守使吉兴、洮辽镇守使张海鹏、东北边防军驻吉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恰、东北边防军代理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

伪满洲军建立之初也是派系林立,各自为政。后来,日本人对其进行了改造,淘汰了大量旧派军官,加强''训练'',并派驻了大量的军事顾问。通过改造,形成了一支比较正规的''国防军''。抗战末期,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伪满洲帝国军在苏联军队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

盘点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伪军集团

03、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军

很多人不知道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历史。它的前身是1933年7月由日军策动、部分蒙古王公参与组建的为蒙疆政府联合委员会,以及李守信的察东特别自治区。1936年5月,在日军的扶植下,这两个政权合并成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首都在德化,后来搬迁到呼和浩特。由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任主席,由李守信组建军事力量,称为''伪蒙军''。

伪蒙军编定之初有两个军,第一军军长李守信,第二军军长宝贵廷。''伪蒙军''自组建之初开始就存在汉族和蒙古族不和的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也是他们战斗地下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支军队被傅作义收编,成为''正规军''。

盘点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伪军集团

04、华北绥靖军

华北绥靖军的前身叫河北省特种警察队。1935年12月,汉奸殷汝耕在日军的扶植下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将河北省特种警察队扩编为5个总队。1937年12月14日,也就是日军攻陷南京的第二天,日本人在北平成立了伪民国政府,并组建绥靖军。绥靖军的主力便是河北省特种警察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绥靖军接受了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的改变,成为''正规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