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恭亲王跌宕起伏之政治生涯: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

晚清中兴名臣都有谁?两大版本最流行,版本一: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版本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无论哪个版本,都说明了汉族地主官僚在晚清政局中之重要作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汉族官僚崛起,在地方发挥重要影响,掌握一省军政财大权,并掀起洋务运动。那么,是谁在背后支持这些汉族官僚呢?答案是,洋务派中央领袖恭亲王奕訢。何名爵在《中国人的本色》中评价他:“他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能够事先判断出需要妥协的时机。他不断转换面具并不说明他是个优柔寡断之徒。隐藏在众多面具之后的恭亲王在认真琢磨着对手,判断对方的意图政策,再决定自己的对策。”可知,恭亲王也是牛人一枚。但是,恭亲王之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从“辛酉政变”爬上权力之巅,再到“甲申易枢”跌落谷底,可谓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恭亲王跌宕起伏之政治生涯: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

01.文武双全,思想开明,却无缘帝位,还被兄长冷落一旁

奕訢,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奕宁异母弟,封和硕恭亲王,是清朝宗亲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相对于木讷、保守的兄长咸丰,恭亲王礼、乐、射、御、书、术,样样精通,还熟悉汉文、满文、蒙古文,可阅读历代典籍文献,可谓是文武双全。此外,恭亲王思想开明,倾向于向西方学习,接受资本主义时代之游戏规则,不一味坚持“天朝上国”之观念,因而被世人称为“鬼子六”。如此之亲王,理应继承大统,承担起拯救大清,主导中国近代化之重任。可惜,道光在关键时刻犯了糊涂,选择保守的咸丰,大清之历史轨道就此改变。

在咸丰看来,弟弟恭亲王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能继承大统,多少有点运气成分。所以,咸丰继位后,先是出于政治需要,步步提拔恭亲王,待自己坐稳帝位之后,则将恭亲王冷落一旁,调离军机处。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后,咸丰让恭亲王留下来主持和谈,收拾烂摊子。咸丰病危之际,恭亲王请求前往热河探望,直接被拒绝,说是见了面也没用,还会让你伤心。《清文宗实录》记载:“相见徒增伤感”。咸丰此举,显然是不想让恭亲王染指中枢权力。果然,咸丰病逝热河,将政务交给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处理,恭亲王被排挤出局。

恭亲王跌宕起伏之政治生涯: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

02.追求权力之动机,联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

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恭亲王留守北京,与列强进行谈判,签订了《北京条约》,因而博得列强好感与支持。正如英国驻华使节普鲁斯所言:“为了顺从恭亲王的意思,并证明我们是准备帮他把皇帝从那群险恶党徒手里解救出来的,我和我的同僚们曾注意防止外国人冒犯皇帝一行入京时的行列。”在外交上支持恭亲王。咸丰死后,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恭亲王没能染指中枢,做不成他期待的“摄政王”,心中之压抑可想而知。与恭亲王一样,早就想要“垂帘听政”,有着吕后、武后之野心的慈禧也未能染指权力,还一直受肃顺压制,两者可谓是同病相怜。基于染指中枢权力,对付肃顺之现实需要,恭亲王、慈禧结成了政治同盟,酝酿发动政变。

溥仪《我的前半生》中如是说:“奕?化妆成萨满,在行宫见了两宫皇太后,密定计,旋返京,做部署。奕?获准同两宫太后会面约两个小时。奕?在热河滞留六天,尽量在肃顺等面前表现出平和的姿态,麻痹了顾命大臣。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破釜沉舟,死中求生,睿智果断,抢夺先机,外柔内刚,配合默契。恭亲王奕?同两宫太后密商决策与步骤后,返回北京,准备政变。此时,咸丰皇帝刚驾崩十三天。”

肃顺能力强,权力也大,可得罪人太多,他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我们满人都是一帮混蛋,懂得什么,汉人惹不起,他们那支笔很厉害”,公开支持朝廷汉族士大夫,从此与满蒙贵族结下了仇怨。关键时刻,肃顺又太过自信,让慈禧等提前回到北京,终于在政变中惨遭失败,被斩首示众。

恭亲王跌宕起伏之政治生涯: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

03.拉拢汉族官僚,主导洋务运动,事实掌握帝国最高权力

成功发动“辛酉政变”,恭亲王终于可以染指最高权力,再次入主军机,处理帝国内外大事。《清实录同治朝实录》记载:“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命王爵世袭,食亲王双俸,并免召对叩拜、奏事书名。王坚辞世袭,寻命兼宗令、领神机营。”政变次年,也就是同治元年(1862年),恭亲王地位再次提高,“上就傅,两太后命王弘德殿行走,稽察课程”,可以代行皇帝部分职权。恭亲王地位提高,权势显赫,其家人自然也不例外。《清实录同治朝实录》记载:“恭亲王自授议政王,于今三载。东南兵事方殷,用人行政,徵兵筹饷,深资赞画,弼亮忠勤。加封贝勒,以授其子辅国公载澄,并封载濬辅国公、载滢不入八分辅国公。”

大权在握,恭亲王开始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即是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挽救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大清帝国。恭亲王明白,太平天国运动过后,汉族督抚势力崛起,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杨载福等人手握重兵,把控地方实权,是一股非常强大之政治力量。若想顺利开展洋务运动,必定要争取这些汉族官僚支持,否则将一事无成。再则,这些汉族官僚在中央没啥代言人,且朝廷守旧力量强大,若是没有核心要员支持,自己也玩不转。为此,恭亲王与汉族官僚在共同利益之基础上结成同盟,组成洋务派;恭亲王是洋务派中央代表与核心,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张之洞等则是洋务派地方代表,两者联合开展洋务运动。

随着洋务运动展开,大清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经济上,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蓬勃兴起,开启了近代工业化之开端。军事上,购置洋枪、洋炮,革新部队装备;组建北洋、南阳、福建等三支近代化海军,其中北洋舰队实力最为强大,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外交上,派遣驻外使节,了解国际局势,学会用国际规则为国家谋福利。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培养实用人才。洋务运动成效明显,恭亲王威望如日冲天,权势也相当显赫,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大清帝国之实际掌舵者和领航员。

恭亲王跌宕起伏之政治生涯: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

04.内忧外患之时局,慈禧借机发动“甲申易枢”,从此远离权力中枢

借着洋务运动这股“西风”以及汉族官僚之支持,恭亲王实际掌握了大权;所谓的“太后垂帘,亲王摄政”之晚清政局,实则是“亲王摄政,太后签字”,慈禧备受压制,没能染指最高权力。恭亲王权力虽大,可毕竟不是皇帝,他依然是臣子;慈禧起初权势不显赫,可毕竟是皇帝母亲,在血缘上优势明显。为了制约恭亲王,慈禧早在同治初年就向奕訢发难,说他“目无君上”,将其首席军机大臣之职务撤掉。不过,晚清内忧外患,慈禧离不开恭亲王,不久之后便恢复他相应官职。《清实录同治朝实录》记载:“王亲信重臣,相关休戚,期望既厚,责备不得不严。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慈禧向恭亲王发难,表明她不再堪愿作帝国的第二把手,她要做领航员与掌舵者。

恭亲王权力大,可晚清政局变动更大,在内忧外患之严峻局势下,朝内分裂成多个政治派别,彼此之间利益纠葛重重,难以解决。色当战役失败后,法国为了刷刷存在感,于1873年出兵越南,挑起战争。越南是大清藩属国,为了维持“朝贡体系”,清朝必须对法国侵略行动做出回应。当时,国内分成两派,奕訢为代表的主和派认为目前国力虚弱,不能跟法国翻脸,希望谈判解决;李鸿藻为代表的主战派(清流派)认为天朝兵威正盛,理应强硬反击,对法宣战。国内意见分歧大,自然影响到前线清军作战。1884年,除岑毓英、刘永福守住宣光一线不动摇外,其余各路清军一溃千里,东路军主帅广西巡抚徐延旭直接逃跑。也就在这一年,法国强迫越南签署《顺化条约》,将其当成殖民地。

恭亲王跌宕起伏之政治生涯: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

中法战争惨败,恭亲王威望大受影响,慈禧则借机发难,指使盛昱弹劾以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处班子:“恭亲王、宝鋆久值枢廷,更事不少,非无知人之明,与景廉、翁同酥之才识凡下者不同,乃亦俯仰徘徊,坐观成败,其咎实与李鸿藻同样。有臣如此,皇太后、皇上不加显责,何以对祖宗,何以哒天下?”(选自《清实录同治朝实录》)盛昱弹劾,群臣起而攻之。此时,慈禧发布谕旨,以“委靡因循”之罪名,将以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大臣全部罢黜,停亲王双俸。恭亲王被废黜之同一日,慈禧再次发布上谕,“命为与礼亲王、额勒和布、张之万、孙毓汶五人入军机办事”;世铎主持军机处,奕劻主管总理衙门。此为“甲申易枢”。

“甲申易枢”后,恭亲王政治生涯跌落谷底,从此不再参与核心机密,远离了晚清政治中心。此后,有关恭亲王之事迹在《清史稿》中少有提及,貌似只有两次算是大事。“光绪十二年,复双俸。自是国及甲数,岁时祀事赐神糕,节序辄有赏赉,以为常”。算是恢复他应有之亲王待遇,可并不能参政。甲午战争期间,慈禧重新“请”奕訢出山,“兵事急,太后召王入见,复起王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总理海军,会同办理军务,内廷行走;仍谕王疾未愈,免常川入直。寻又命王督办军务,节制各路统兵大臣。十一月,授军机大臣。”当然,慈禧并不是真的想他出山,而是一种政治需要,恭亲王依然未能掌权。1898年5月,恭亲王离世,年65岁,谥号“忠”。

恭亲王跌宕起伏之政治生涯: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

结语

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恭亲王奕訢之政治生涯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晚清社会之时代特征。晚清内忧外患,国力衰败,自然需要恭亲王此种英才出来力挽狂澜,主持洋务运动,为帝国续命。但是,清朝已经及其腐朽没落,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又恰逢列强入侵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又束缚了恭亲王才华之施展,并将其“赶”下政治舞台。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文宗朝实录》、《中国人的本色》、《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