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又一位流浪汉红了。

最近,一则“人大毕业的高考状元选择流浪:我要新的信仰”的新闻,在网上热传。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说的是,800分考上人大的常学福,毕业后选择了做流浪汉。

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一开口也是金句不断。

简直是前几年沈巍的翻版。

而且说起来,常学福也确实是因为沈巍的光环才被发现的。

起因,滕州的赵先生,在步行街逛街时偶遇到了一名流浪男子。

经过一番打量后,赵先生发现,流浪汉的言行举止跟一般的乞丐不一样。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这名男子的一些行为和说话的方式跟正常的流浪汉完全不一样,有点像那个沈大师。

赵先生猜测的“沈大师”就是几年前火遍全国的流浪汉沈巍。

当年沈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在上海一个地铁站附近溜达,有人和他打招呼。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他不仅对答如流,而且语出惊人。

甚至面对陌生人的镜头,还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尚书》。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后来媒体也证实,沈巍上过大学,有审计专业的毕业证。

而且还是审计局的公务员。

所以,感觉到这可能是另一位“沈大师”后,赵先生就试探性地和这位流浪汉进行了交流。

结果,还真是。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这名男子称自己“最后一次毕业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还给赵先生送上了醒世恒言:

“我要过新的生活,我有新的信仰。成功与否不是靠金钱来衡量的,比如我现在没有疾病,我觉得有一定的成功;如果我现在没有灾难,我觉得有一定的成功;如果有一天我没有饭吃,我觉得自己失败了。”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受教了的赵先生就把这个视频发给了朋友,这位朋友也觉得有意思,又把视频发到了自己高中的班级群中。

结果,群里的一位高中老师认了出来。

这位老师说视频中的人是当年汝南县高考文科状元常学福。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随后有记者求证河南省驻马店市教体局的工作人员,也得到了证实。

常学福确为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高考状元。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另外,据汝南高中教导处一个已退休的老教师确认,他的确是当年的高考状元。

当年以800多分的成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

但无法具体确定是哪一届。

那么问题来了,按理说,高考状元是人中龙凤,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何他会流落街头?

对此,常学福老家的村干部说,“常学福在当地很有文化,变成这样,可能是受了什么刺激。”

常学福的家人也表示:他并不是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原来,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常学福先后去了威海、北京工作。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然后又在上海开了一家计算机服务类公司,并且做的很成功,赚了不少钱。

不过,没存住钱,除了日常花销,常学福还做了慈善。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2010年左右,常学福放弃上海的公司回到老家,开了一个水果店。

不过他没有住在家里,而是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独自居住。

就这样生活了七年。

期间常学福有过一次婚姻,有一个女儿,不过后来离婚了,女儿跟了妈妈。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2017年后,常学福扔掉手机,关掉水果店,开始了流浪生活。

这些年里,他去过陕西、甘肃、宁夏,居无定所,路过一个城市只会短暂停留。

去年秋天还回家了一次。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不过因为没有手机,家人了解常学福主要是从网上看新闻,以及熟人带回的消息。

有时候会看到他穿的鞋子露了脚趾,有时候则会看到过得比以前好点。

“他没有手机,我们也联系不到他,家里人看他这样都很心疼。”

不过有一点家里是放心的,就是常学福并不总是靠乞讨为生。

有时候也会帮人干活,帮人放过羊,还曾经在沙漠里遇到迷路的人,他把别人成功带出来后,别人给他报酬。

也因为常学福有谋生能力,家里人也没有寻找他,只是劝他好好找个工作,不要再到处流浪。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但常学福说,自己主要是希望,过新生活。

人生能够在幸福里面永远地活着,能够平安、健康、富足、安逸。

没疾病没灾难没死亡,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并不是以现在有多少钱来衡量。

看来,常学福本是一个正常人,只是三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

就像那句话说的:

人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常学福已经是在最高层了,自由洒脱,与世无争。

说到这里,倒让人有些羡慕了。

不过相比起常学福的流浪生活,评论才更精彩。

有人说,这才是自由呀,“我也想流浪地球”。

也有人说,这常学福是“真正的哲人”,“人大第欧根尼”、“悉达多”。

还有人大的校友留言说:“身为校友有点骄傲”,“老学长是偶像”。

总之,无论哪类留言,都是一边倒的好评。

翻版“沈巍”,昔日800分上人大的高考状元,如今扔掉手机流浪街头

从北大学霸卖猪肉被吐槽浪费教育资源,到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再到人大状元流浪被全网羡慕。

是风向变了吗啊?

可能确实和内卷焦虑有关,但更多的是人们对学习、人生的更深层次思考。

换言之,人们越来越发现,单纯的标签并不意味着拥有。

反而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市井,不断追求才算圆满。

当然,可能现在的常学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流浪生活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多一些理解与尊重。

正如有人评论的:“尊重每一个人的每一种生活方式”。

而对他人生活方式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表现。

至于许多网红一拥而上,许多人打算陪常学福一起流浪,大可不必。

一来常学福结过婚、创过业,他有能力过好生活后,才顿悟了生活的意义。

这与头脑发热,饮马江湖是两回事。

说不定哪天,他体验流浪以后,转身穿上西装接着创业了呢?

二来,每个人对生活的标准和定义不同。

流浪的生活不是谁都受得了,也不是谁都需要流浪才算做生活。

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追寻自己的目标。

在那一刻,我们人人都是“哲学状元”。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昔日高考状元流浪街头,引网友热议》,澎湃新闻,2021.12.22

《什么情况?昔日高考状元如今流浪街头,曾在上海创业赚了不少钱,毕业于人大》,每日经济新闻,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