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小编又来跟大家讲历史了,今天我们来讲讲我国偏远地区——新疆。新疆最初是个藩国,是后期被收复的。人们总喜欢拿康乾三代皇帝和左宗棠收复作对比,按理说,这并不公平。因为康乾三代皇帝他们剿灭准噶尔,和左宗棠收复的哲德沙尔汗国是不一样的,我们切不说他们首先收复新疆的思路不一样,重点是后者要弱上多。
我们的历史书把平定准噶尔用来形容清朝跟准噶尔的战争,这种说法就好像是准噶尔是逆贼叛军,我们清朝就是去平定逆贼的一样,但其实康乾三代皇帝和准噶尔算是两国之间的战争,难度很大。

在康熙爷刚刚登基的时候,西藏和外蒙古是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他们因为距离偏远,地势气候各方面的原因,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交通那么的发达,朝庭管控有心无力,关内又经常发生战争,噶尔丹发起进攻之前,我们刚刚打完了一场不小的战争,死伤无数,将士们也是略显疲惫的,压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了。
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压力大,准噶尔压力小呀,他们的国家正是处在上升期。势力非常的强大,管控的领土多达四百多万平方公里。并且他们的民风也非常的剽悍,又注重军队的培养,训练。一年要进行两次模拟演戏,他们的武装力量也比清朝官兵的先进。
乌兰布通的那场战争开始之前,清军是派出了两万精兵去试探准噶尔的,但是这两万精兵过去就被打的落花流水,全军覆没。逃回来的将士都劝阻说不要和他们开战了,求和吧。
打不死康熙皇帝顶着压力,召集了十多万的兵马,除开辅助和后勤,差不多有快五万的精兵去对抗准噶尔三万悍将,炮轰,火枪,大刀,能用的都用上了,双方不要命的把手里是武器挥向对方。这一场战役打了整整一天,五万清兵和三万准噶尔将士就打了个平手。
后来在康熙亲自主持战役,,拉拢噶尔丹的侄子内乱,把噶尔丹的老巢给端了,噶尔丹回不了准噶尔,后来子啊大战之后,准噶尔失败,自杀了。
当时的康熙,并没有向要灭了准噶尔的打算,一个是因为地区偏远,不好管理,一个是他和准噶尔侄子的关系还不错,第三个是人家对面就三万个人能对抗我们十万人,说明他们那边的人是很强悍的。
噶尔丹死后,清朝和准噶尔就进入了将近二十年的和平时期,一直到了康熙晚年,噶尔丹的侄子,阿拉赞布侵略西藏,两个才撕破了和平的包装,开始了又一次的大战。
雍正登基后,他是第一个有了灭掉准噶尔的打算。当时清军是打算修城,占人家的地皮,一点一点的霸占过去,直到占领到人家的中心城市,两家就又开始打了起来,后来清兵反杀准噶尔,双方又不得不讲和了,直到乾隆皇帝登基,准噶尔的内部发生了内乱,乾隆才趁机消灭了他们。可以说清朝政府消灭准噶尔的难度不低于元朝灭南宋,当时的准噶尔不是那么容易就被灭掉的,乾隆也是因为自己的爷爷和爸爸打好了基础,才在这个时候有机可乘。至于哲德沙尔汗国,那就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他们是外来的政权,到新疆的时候身边的侍卫也才仅仅只有五十个人,他们是因为有了英国俄国的支持才在新疆动乱时期占领得到,他们在新疆的统治以残暴著称,当地的新疆人和蒙古人都非常的恨他们,更别说效忠于他们了。
阿古柏的实力也远远不及准噶尔,他们及时是在最辉煌的时候,也没有完全的占领整个新疆,康乾三地在对抗准噶尔的时候是用蚕食的方法,一点一点拿下了,左宗棠就是直接出兵,难度小的多。
再者,左宗棠还解决了困扰康乾三代皇帝许久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康乾三帝因为后倾问题,好几次都是打了一半就放弃了,左宗棠利用后勤外包,解决了这一问题,收复了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