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我喜欢看书,也喜欢听书。如在洗脸刷牙或者吃早餐时,会听一听书。今天听了一篇叫做《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是冯梦龙《三言二拍》中《醒世恒言》里的一篇。不知道大伙儿有没有读过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我觉得非常不错,尤其是书中那些由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故事串起来的生活哲学,让人赞叹不已。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闲话休提,还是来讲一讲这篇《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吧。故事讲的是江西景德镇的一个窑户邱乙大的老婆杨氏因肚痛,把一文钱叫儿子邱长儿到市上买椒,好做椒汤吃。不想,长儿一出门便遇到隔壁邻居家刘三旺的儿子刘再旺,被他叫住耍钱玩。初耍时,长儿把再旺的钱赢去大半,便要走。再旺输了钱自然是不肯,硬拉着长儿再耍。俗话说,花无千日好,那赌钱也是一样。这回,长儿的钱被再旺尽数赢去,连娘给的那一文钱也输没了。长儿着了急,便与再旺相吵厮打起来。恰巧,杨氏见儿子许久不归,寻将出来,正好撞见俩人厮打,便一边骂儿子,一边帮儿子打再旺。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再旺毕竟是个小孩子,自然是打不过的。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再旺受了一场欺负,哭着回家,告知母亲孙大娘。这孙大娘极是护短,又生得一张利口,也不问情由,立在街头就骂杨氏。杨氏被道着短处,不敢则声。不意丈夫邱乙大从窑上做工回来,将孙大娘所言句句听在肚里,又闻之骂的是自家娘子,十分气愤。吃了几碗酒,将杨氏骂了一顿,赶出门外,逼她到孙家门首自尽。一则挣回面子,二则好寻孙家晦气。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杨氏没奈何,只得按着丈夫吩咐,一麻索吊了。本意吊死在孙家门首,不曾想天黑走错了,反吊死在铁匠白铁家门口。话说白铁每天四更起床打铁,刚好开门,看见有人吊死在自家檐下,想撇清是非,急急解下绳索将孙氏胡乱撇在别家门首。这白铁吃这一惊,又受了些风寒,不久之后便病死了。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你道杨氏的尸体被撇在什么人家门首?乃是一家酒店门口,主人公姓王。话说王公半夜听得叩门声,披衣起来,唤醒小二一同开门观看,见着杨氏尸体。因黑夜里,初时看不真切,还道是个醉汉醉倒在街上,及至细看,方知是个死尸,怕担干系,同着小二一起抬至河边,不想远远望见有人打着灯笼走来,怕被撞见,不管三七二十一,撇在河边,奔回家去了。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这小二因帮着店主干了这一件大事,寻思着要讨些好处。不想,王公竟一毛不拔。小二嚷嚷着要把这事说出去,同王公争执起来。你推我搡,王公一命呜呼。小二打死了人,被王婆扭告到县里,问成死罪,不久也死了。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且说那打着灯笼来的不是别个,乃是镇上有名的大户,叫做朱常。这朱常也不是个好人,是个好打官司的主儿。今日撞见杨氏的死尸,认为奇货可居,正好可以嫁祸给与自家争田的赵家。果然,当朱家人在割稻时,赵家人来了。这赵家主人名唤赵完,也是个不了账的主。见朱家人来割稻,便派了一帮家人前来相打。两帮人扭作一团,打得昏天黑地,正中朱常计谋。趁乱之际,抛出杨氏尸首,只说是赵家打死的。赵家人听得死了人,吓得落荒而逃。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赵完听得打死了人,倒吃一惊,回家同儿子赵寿计议,便想出一条毒计。将家中一个六十多岁的表兄砍死了,藏在门后,到时好诬赖是朱家人打死的。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老头儿无缘无故丧了性命已是倒霉,却谁料还有比他更倒霉的。你道是哪个?乃是赵完家中一个家人田牛儿的母亲田婆,因怕儿子出事,心中着急,前来探个究竟,批面撞着赵寿行凶。赵完父子怕消息泄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田婆也打死了。事后,换义孙赵一郎一起帮忙,扛抬两具尸体至门后藏好,专等朱家人入局。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朱家人不知就里,一起打将进来,恰中了赵家父子的算计,被诬打死了田婆和老汉。赵家父子告到县里,大尹受了案子,派人验尸,查知杨氏是吊死的。朱常和仆人卜才在严刑拷打之下,只得吐露实情,下成死罪。又因在狱中染了瘟气,双双染病而死。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那赵完父子也因被赵一郎出首,为田婆和老汉抵了性命。而赵一郎因为奸骗赵完的妾室爱大儿被处以死罪,下在狱中。爱大儿也因通同奸骗,杂犯死罪,下在狱中,专等行刑。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再说那邱乙大一心诬赖刘三旺、孙氏害死妻子杨氏,将二人告到县里。因孙氏平时不会做人,邻里都在大尹面前替邱乙大说话,孙氏百口莫辩,被下在狱中。孙大娘受了一场无望官司,又受了些刑,且又染了瘟气,不久也呜呼哀哉了。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因为一文钱的小小嫌隙,前后死了十三个人,不禁让人唏嘘。若当初长儿不与再旺赌钱,便没有这许多的悲欢离合了。奈人活着,总是看不开,为了一口闲气,枉生许多是非。小小的一文钱,又怎抵得过十三条性命?杨氏若是个明理的人,就该让儿子认赌服输,不该为了一文钱起争执。孙大娘若是有口德的,也就该口下留情,绝不该当街叫骂。邱乙大若是真心爱老婆,就不应该逼老婆上吊。那王公和白铁若是个有见识的,就应该立刻报案。那小二若为人忠厚,也不应该趁机敲诈主人公。那朱家、赵家,若不是自恃豪强,为富不仁,也不至枉送了自家性命。那爱大儿若是洁身自爱,断不至与赵一郎勾搭成奸。那赵一郎若真个良善,也不至帮着主人一起干些伤天害理之事。真真如书中所言: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冯梦龙《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别因小利而争闲气

做人做事,莫争闲气。更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昧了良心,须知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正是:祸福本无门,惟人自召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