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开国猛将胡大海,在外领兵征战,朱元璋为何要杀掉他的儿子?

朱元璋不断地对执法官员们进行告诫:执法就像射大鹄一样,必须要掌握好弓箭才能够射中。维护好社会秩序,维护好统治才能够得民心,

这就必须要振纲纪、明法度

。朱元璋认为有了法律,就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威信。

明开国猛将胡大海,在外领兵征战,朱元璋为何要杀掉他的儿子?

严明法度

朱元璋在即位之前,攻占浙江金华时就下令禁酒。但是,很多地方却没有认真执行,特别是一些官员更视其为儿戏。此时,带头违犯的正是朱元璋身旁第一员大将胡大海的儿子。

当朱元璋知道胡大海的儿子带头违反命令时,便下令将他逮捕,还要军法从事。而当时胡大海正在领兵征越,有人为了不惊动胡大海,奏请免杀其子。可是朱元璋却坚决不答应,他说道:“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所以亲手杀了胡大海的儿子。

明开国猛将胡大海,在外领兵征战,朱元璋为何要杀掉他的儿子?

这个消息传出后,全境震惊。从此,

朱元璋所颁布的一切法令,再不敢有人轻视了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建设,金华被治理得逐渐趋于条理化,朱元璋和他的军队在浙西的声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了。

朱元璋强调

审讯主持公道,平和宽恕

。除非大逆不道才能定罪,百姓犯罪不得连坐。同时,对平民百姓要体现平恕、重亲情和人性的原则。

洪武元年,朱元璋北巡,刘基和李善长则留守京师。刘基的责任是督察奸恶,以肃清京城。这时,中书省都事李彬犯了法,刘基立即将他逮捕并治了罪。李彬求李善长替他说情,以此来免其处罚,刘基不同意,反而以天旱不下雨,如果杀了李彬天必降大雨为说辞杀了李彬。

朱元璋回到京城后,发现怨恨刘基的人越来越多,因而找了个借口,送刘基回老家去了。由此事也可以反映出,朱元璋对刘基的执法严苛是不完全赞成的,他再三强调执法者主持公道,但是要做到宽严相济。

明开国猛将胡大海,在外领兵征战,朱元璋为何要杀掉他的儿子?

刘基

四项措施 彰显法律公平

朱元璋为使执法得以“平恕”,彰显法律的公允,他发旨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其一,为使人民有冤得申,在皇宫的午门外设置了“登闻鼓”。规定:凡民间词讼得不到申理,或者有冤不能前来者,均准许击登闻鼓,监察御史须立即奏报,敢阻止者死罪。一旦有犯人不得申冤或提什么建议的,有特殊的情况,朱元璋仍予以通融。

其二,警告人民避免犯法。朱元璋有令,要在府州县及其乡之里社立申明亭,张榜公布当地严重触犯刑律者的罪过及姓名,使人有所警诫,“以开良民自新之路”。

明开国猛将胡大海,在外领兵征战,朱元璋为何要杀掉他的儿子?

其三,朱元璋亲自审案宽释。洪武二年,监察御史谢恕巡视松江,以“欺隐官租”罪名逮捕了一百九十多人到京师,其中多数人喊冤枉,治书侍御史文原吉等上奏了此事。于是朱元璋命召数人亲自审问,了解了实情,原来纯属是冤案。

其四,提倡“明刑慎罚”。朱元璋不是无原则地放宽行刑,而是求其轻重适宜,强调“明刑慎罚”,即把犯罪事实弄清楚,处罚时也要慎重。

朱元璋

认真地依法行事

,虽然有些罪犯得以宽释,但最终判决有罪的人还是特别的多。作为一朝的当政者,为了维护明朝的专制统治,总的来看是极其残酷的。

明开国猛将胡大海,在外领兵征战,朱元璋为何要杀掉他的儿子?

此外,朱元璋还采取了劳教犯人的措施,就是不把犯人囚禁于监狱中,而是通过劳作治罪、教诲。被劳教的犯人有戍边免死的普通商民和获罪的官吏等等。如发临濠屯种的一罪犯,原是在两广戍边;有的施以酷刑以外,继续劳教;有的赴京师筑城,劳教表现好的可再被起用。洪武七年,有一批在凤阳劳教的官吏,“已历艰苦,必能改过”。

后来,经过选拔有一百四十九人至京师“各授职有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