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弑君叛国?考古揭开事实真相,专家:民族英雄背了三百年的黑锅

朝代更迭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演绎着每个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在朝代更换时,还会对历史出现众说纷纭的情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洗白、洗黑更是常态。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位人物曾被说成弑君叛国,结果考古揭开事实真相,专家称:是民族英雄却背了三百年的黑锅!

明末清初的时候,也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崇祯皇帝虽然被逼在煤山自缢而亡,但朱氏的后裔却此起彼伏地不断出现,各路人马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与清室抗衡到底,即使到了清朝顺治年间,仍然有一些明朝的皇室成员与已经成了气候的清室对抗。

真弑君叛国?考古揭开事实真相,专家:民族英雄背了三百年的黑锅

其中最主要的两股明朝势力就是: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的隆武政权,和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巧合的是这二人在同年同月,相差一天的日子里同时宣布自己的地位,这就出现了极为尴尬的局面。

唐王朱聿键似乎更得“民心”一些,甚至得到“国姓爷”郑成功的认可,而鲁王朱以海则不那么乐观,他的监国是由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才上位的,与唐王朱聿键相比,虽然同是朱元璋的后代,但他的根基却没有唐王来得扎实。

只是好景不长,鲁王监国的政权更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甚至达到势同水火的地步,四面竖敌的情况下,监国政权很快不战而溃,鲁王朱以海不得已逃至舟山。

真弑君叛国?考古揭开事实真相,专家:民族英雄背了三百年的黑锅

公元1651年,清兵攻陷舟山,走投无路的朱以海投奔郑成功,依附在他的门下。这时的隆武政权虽然已经被清军消灭,隆武帝朱聿键也绝食而亡,但郑成功仍然是隆武政权的坚决拥趸者,对朱以海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只因大敌当前却同室操戈。

但郑成功念及朱以海是明朝宗室后裔,仍旧以礼相待,把朱以海安排在金门居住。后来和郑成功发生冲突,朱以海自去监国称号移居南澳,之后被郑成功派人杀死于海中。

在《清史稿》中记载:“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真弑君叛国?考古揭开事实真相,专家:民族英雄背了三百年的黑锅

从《清史稿》中的描述可以看出,郑成功派人杀害了朱以海,杀了明朝的宗室,杀了明朝的监国,对于“反清复明”的郑成功来讲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这样弑君叛国的行为给郑成功抹上一辈子的“污点”。

然而事实的真相总会水落石出,在1959年时,国军士兵在金门岛附近使用炸药开采石头的时候,爆炸后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专家们鉴定分析之后得出,这是鲁王朱以海的陵墓。?

在墓地的发掘过程中,不但发现了大量的陪葬物品,而且还看到了一座碑文,在上面记录了鲁王朱以海的一生,其中最关键的一句为郑成功刷洗了弑君叛国的罪名,那就是说明鲁王朱以海的死因。

在碑文上清楚地记录:“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由此可以证明朱以海是患哮喘而死,并不是郑成功派人害死的,并且是死在郑成功的后面。

真弑君叛国?考古揭开事实真相,专家:民族英雄背了三百年的黑锅

通过陵墓中的陪葬品可以看出,郑成功对鲁王是非常敬重的,让他的后人对朱以海也是敬重有加,以皇室的礼仪厚葬。

看到这里时,考古专家不由得感叹,郑成功这个民族英雄背了三百年的黑锅终于甩掉了!而给郑成功背黑锅的《清史稿》,无疑是满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明室的事件运用“抹黑、诬陷”等手法,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从而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

但历史的真相终归揭露,不是一部《清史稿》所能改写的,经过考古发掘,会有越来越多的真相呈现在我们世人的眼前。

参考资料:《清史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