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将军

前言

许世友选秘书,必须要贯彻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山东人;

第二、必须要高中以上的文凭;

第三、最好是要参加过战争的。

也因为这三个条件很苛刻,所以许世友身边的秘书很难挑选,相比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中,孙洪宪呆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三年的时间,却深得许世友的重视。

说来也巧,许世友能挑中他做自己的秘书,冥冥之中,也是有个缘分在里面的。

1973年12月,许世友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赴任广州后,需要重新选秘书。因为许世友提出的条件,全军区上下全都忙活起来,拉了一个300多人的名单出来,孙洪宪因为年轻,加上是山东人,因此排在第一个。

据说许世友在听下面人汇报军区秘书人选时,当时第一个名字报的就是孙洪宪,许世友连想都没想就确定下来,虽然工作人员劝说许世友要不要再听听,但许世友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1977年12月,许世友与长孙女许道江在广州合影

如果孙洪宪不是山东人;如果当时的秘书人选他不是排在第一位;如果许世友还要接着听汇报: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

孙洪宪后来也十分感慨:

“不知道,这可能就是缘分,一种历史的巧合,也唯有许司令能够创造出这种巧合吧。”

不管如何,孙洪宪到了许世友身边,为此还不得不推迟了婚期,结果第一次见面,就被许世友骂了一句:

“年纪轻轻的毛孩子,想什么结婚,我三十五六岁才结婚呢?”

许世友虽然嘴上严厉,可这第一次见面,孙洪宪算是考核通过了。

父亲写信给孙洪宪:宁肯屈了自己,也别误了首长大事

其实孙洪宪在被选为许世友秘书之前,原本是要准备回家结婚的,家里甚至都把结婚所用的菜品也全都准备好了。

可结果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孙洪宪没能回家,不单单是新娘子被晾在了一边,家里的准备全都打了水漂,很多肉菜就这么坏掉了。

父母一开始很生气,孙洪宪只好写信回家里告诉家人真实情况,说来也奇怪,当孙洪宪父母知道儿子是跟着许司令以后,所有的怒气立刻烟消云散,不仅如此父亲还给自己的儿子写信,信中说了一句话:

“孩子,宁肯屈了自己,可千万别耽误了首长的大事。”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同战士们在一起

在家人看来,能够在许世友身边工作,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儿,这也让孙洪宪的父母在乡邻面前很有面子,这是一种油然而生、十分纯粹的自豪感。

不为别的,就因为当年许世友参加战斗时,很长时间就是在山东,山东的乡民对许世友有一种十分浓厚的情感在里面。

要说起来,其实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许世友对孙洪宪也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当听孙洪宪说,他爷爷、父亲都曾参加过他领导的民兵的时候,许世友忽然来了兴致。

“你爷爷多大了?”

“69了。”

孙洪宪一句话,让许世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那和我倒是一样大,”

“像你爷爷这个年纪的,在胶东没有几个没当过民兵的,当时的胶东,武装民兵有二三十万,普通民兵有四五十万,加起来有七八十万。胶东人好啊,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孙洪宪被选上当了许世友的秘书,一干就是三个月,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许世友在院子里散步,看见后面跟着的孙洪宪,问了一句:

“你怎么还不回去结婚?“

后来许世友还专门传话:

”让胖子(孙洪宪外号)回去结婚。“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与身边工作人员(右三为孙洪宪)

孙洪宪又惊又喜,当然他也顾不上多想,很快就打包袱回家去结婚。

回到家里以后,家里又是其乐融融,结完婚以后,孙洪宪离开时,家里给他大包小包地装了很多的土特产,如花生、小米、苹果等等,孙洪宪将家里带来的这些土特产,全部都送给了许世友。

许世友十分喜欢孙洪宪带来的这些家乡的土特产,深情地说:

“唉,当年就是吃着这些东西闹革命呀!”

许世友对山东人,确实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里面,这一点在后来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孙洪宪结婚刚一个月,就又回到广州去上班,家里的妻子安耐不住,跑到了广州看望孙洪宪,孙洪宪只能将妻子安顿在距离较远的地方,每天上下班来回跑。

可这样一来却被许世友察觉了,以往很勤快的孙洪宪,怎么老不在跟前,许世友跟身边的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老婆上来了。

许世友当即要求孙洪宪,把她妻子请到留园7号来,还吩咐厨房做几道北方的菜。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一家

孙洪宪中午将妻子带到留园的时候,没想到许世友居然亲自站在门口迎接,要知道以往能让许世友亲自迎接的,也只有当年的老战友才可以。

许世友一进门,就拉着孙洪宪妻子,满脸的慈爱之情:

“孩子,你从山东来到中国的南方广州,跑了大半个中国,不简单啊。家里老人好吗?庄稼长得好吗?坐了几天的车,累不累?”

孙洪宪的妻子有些拘束,许世友连忙劝:

“孩子,到这里就算到了家里,当年打鬼子的时候,吃了不少胶东的米,我们也算是半个胶东老乡。”

安排好座位以后,许世友问东问西,孙洪宪妻子情绪安稳以后,随即说了一句:

“打鬼子的时候,您在俺家住过,俺父亲让给首长您带个好。”

“哦,你是哪个村的?”许世友一瞬间来了兴致。

“南申家。”

许世友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当年打仗时候的场景,两人说了半天的话,许世友端起酒杯:

“闺女,我敬你父亲一杯酒,向他老人家问好。”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与长子许光

不知怎么的,许世友以往和人喝酒,都是不停地劝,这一次喝酒举动文雅了不少,吃完了饭,许世友跑到卧室拿了张照片出来,并在上面签了名交给孙洪宪爱人,

许世友一生将签名的照片当做珍贵的礼物,并不轻易送人,这一次可以说是格外破例了。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取笑: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

在许世友身边呆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熟悉了他办事儿的习惯。

许世友日常的生活并不复杂,可以说是简单,散步、练武、打猎,还有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喝酒,当然除了和孙洪宪妻子吃的那顿饭比较文静外,大多数时候,喝酒也要按照许司令的要求来。

对于许世友喝酒这个问题,孙洪宪是这样看待的:

“在我看来,许司令的确与酒有缘,他喝酒喝得豪爽、喝得壮烈、喝得机智,堪称酒场豪杰。”

依着许世友的理论:

“酒能增勇,能打仗的人一定能喝酒,敢喝酒,打仗首先要不怕死;不怕死的人还怕喝酒吗?”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

1974年许世友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过中秋节,菜是摆在乒乓球台上的,依照惯例,许世友自然是要喝酒的,孙洪宪在许世友身边虽然时间不长,却很熟悉他的风格。依照惯例许世友不发话,大家不能轻易举杯,许世友先站起来,和工作人员敬酒,然后再到家人,还没有吃东西,酒已经喝了十几杯。

不过毕竟许世友已经是个70多岁的老头,孙洪宪怕许世友喝多了伤身体,于是上前劝说,结果被许世友瞪着眼睛骂了一句:

“妈巴子的,少见多怪,我才喝这么一点就多了?我过去喝酒一喝就是一脸盆,长征到陕北时有人跟我打赌,我一顿吃下了七斤羊肉,喝下五斤白酒,还吃了三十二个羊肉包子,结果那人输了,乖乖地替我付酒钱。”

“告诉你,两斤白酒别想放倒我。”

没办法,孙洪宪也只好任由他喝酒。

除了喝酒以外,许世友也爱好打猎,不过工作的时候也不考虑这些事儿。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的生活习惯是,睡得早醒得也早。一般吃过早饭以后,许世友就要看文件,但是最多也只有2个小时,10点钟许世友出门散步,工作人员也必须跟随一起。

有些时候工作人员会跟许世友说起外面发生的新鲜事儿,说到不合理的地方,许世友就会插话:

“你这是从哪儿道听途说来的?”

偶尔有时候许世友也会讲起以前闹革命时候的事儿,说道兴致浓处,往往心情也会好上不少,说道这儿,孙洪宪不免有些得意:

“这时候,许司令的心情会特别好,我们工作人员如果把一些平时不好张口的想法或请求提出来,一般是会得到痛快的‘恩准’的。”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

许世友没有午睡的习惯,所以这一点工作人员也必须迁就许世友,因为午饭过后,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情况下,许世友就会出去打猎,这时候往往也需要身边的工作人员跟随。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与身边的工作人员

可大多数人在午饭后,都不免有神思困倦的时候,

许世友每到中午的时候,都会跑到工作人员的屋子里面去看,如果是看到大家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就一言不发的退出来,如果碰上打瞌睡的,就会连讽刺带挖苦一顿。

孙洪宪刚到许世友身边的时候,其实很不习惯中午不睡觉,有一次在房间里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结果被走进来的许世友逮了个正着。

许世友当即大喊起来:

“好你个孙胖子,妈巴子的大白天睡觉想好事,想要接班人啊?可惜啊你老婆不在这里。”

其实说挖苦归挖苦,许世友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开玩笑,孙洪宪回想起这一次被抓住,也不免感到有些好笑,只是自此以后,孙洪宪在也没有过疏忽的时候。

打了喜鹊惹许世友生气:喜鹊是报喜的

许世友喜欢打猎是出了名的,为此还曾遇到过一次危险。

有一次打猎,孙洪宪没有跟着,结果那天许世友回来的特别早,但是显得很不高兴,一声不吭地上楼了,孙洪宪和警卫干事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儿,这才了解清楚,原来今天乘车兴冲冲的出门打猎,结果半路上一个警卫枪走火了,擦着许世友的头皮崩到了前面的挡风玻璃上,

孙洪宪赶紧找到许世友乘坐的吉普车去看,发现前挡风玻璃上被走火子弹打出了一张蜘蛛网,在网的中心还夹着那颗小小的弹头。孙洪宪四处请人寻找防弹玻璃,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安好。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与战士们在一起

对于那名犯了错的警卫,孙洪宪并没有过多的责怪,军区保卫部门来调查这件事儿的时候,许世友还为这个警卫说情:

“他不是故意的,跟随我多年非常忠诚,我的意见,一不要处分,二不要调走,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就行了。”

不过这件意外的事情并没有影响许世友的心情,没过一两天就都忘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许世友在南京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打猎,后来到了广州以后,也始终沿袭这个习惯,平常许世友打猎,都会选择到白云山或者是部队的农场之中,可这些地方距离市区太近,猎物很少,每次最多打几只麻雀、斑鸠,实在是有些不过瘾,许世友有几次派警卫员到南京去打野兔,等于说替自己过瘾。

为了转变一下爱好,许世友有段时间也常去钓鱼,只是钓鱼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对于许世友这样个性刚烈的人来说,等待的时间太长,实在是有些难熬。

只要有几分钟鱼不上钩,许世友就要抓狂,有一次更是直接扔下鱼竿:

“钓鱼太被动了,还是打猎主动,可以满山找。”

孙洪宪的枪法其实不赖,跟随许世友打猎,往往还能“料敌先机”。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全家福

许世友有一次到北京开会,拉着随行人员一起到密云水库去打猎,一行人开着车直奔山上去,路过一大片的杨树林,许世友断定这个地方一定有猎物,于是叫大家下车,按照他的安排间隔30米一字排开。

结果走进林子里不久,迎面就发现了树上停着一群斑鸠,由于正好是在孙洪宪的面前,他抬手就是一枪,一只斑鸠应声落地,剩余的斑鸠惊恐之余振翅起飞,孙洪宪又是一枪,一只斑鸠扑腾着翅膀掉了下来,这一行由于其他人都没有找到猎物,所以只能无功而返。

孙洪宪拎着两只斑鸠,得意地带到了许世友面前,许世友挖苦道:

“胖子,枪法不错嘛!你看这两只斑鸠,一只感冒了,另一只看气色就知道是刚刚出院。”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孙洪宪脸上神色暗淡了不少,不过后来车继续往前开,又碰到了猎物,这一次许世友没有让大家集体出动,而是说了一句

:“胖子枪法好,还是让胖子打吧。”

这么一来,许世友也似乎默认了孙洪宪枪法厉害,可由于莽撞,孙洪宪有一次打猎,惹许世友生了很大的气。

还是一次前往密云水库打猎,这一次车开出很远都没有找到猎物,许世友正生闷气,孙洪宪乘坐的车跟在后面,老远就望见了树上一群喜鹊,心里很高兴,于是抬手打下两只喜鹊。

回去以后,孙洪宪兴致冲冲的将喜鹊给许世友看,哪知道许世友勃然大怒:

“打猎的不打喜鹊,你懂不懂?喜鹊是报喜的!”

孙洪宪脸上表情顿时收敛,心里十分难过。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许世友雕像

不过许世友并没有过多的怪罪他,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调侃。

1975年8月,住在白云山下的一户农户报告,地里的玉米和地瓜让野猪给啃了,许世友一听十分兴奋,当即出动大伙去猎野猪。

一路之上许世友很兴奋,就像打仗的时候排兵布阵一样,结果钻进山沟里面一个星期,连根野猪毛都没看到。工作人员也被折腾得够呛,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许世友大骂:

“你们这帮兔崽子,这点儿苦就吃不了了?一点耐性都没有,要是在战争年代,你们准当逃兵。”

后来还是山下的农户提供了正确建议,这几天一直都是月圆十分,天上比较亮,野猪不出来,一般到了月黑风高的时候,野猪才会跳出来。

经此指点许世友一伙儿很快就抓到了野猪的踪迹,除了一只较大地逃走了外,剩下的除了一只被击毙,大部分都活捉起来。

孙洪宪中午打瞌睡,许世友窜进房大喊:大白天睡觉想好事儿呐

晚年孙洪宪与妻子拜祭许世友

本来按照许世友的意思,是要养这些野猪,可这些野猪被抓以后不吃食,一个个撞墙死了,许世友只好下令,将野猪分给身边工作人员食用。

孙洪宪在许世友身边只有3年,却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孙洪宪在许世友身边,也了解了他的性格,听他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1976年8月,孙洪宪调离许世友身边,按照惯例离开之前要大喝一顿,以往从来不整人的许世友,这一次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将孙洪宪灌了个酩酊大醉。

对于离开许世友身边,孙洪宪十分不舍,虽然时光荏苒,可在许世友身边的点点滴滴,孙洪宪始终记忆深刻,仿佛发生的一切都在昨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