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鲁迅“痛骂”的大学女校长,身败名裂,晚年因抗议被日军杀害

记得上学时曾学过鲁迅的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除了悼念女师大学生刘和珍以外,还专门提到了当时女师大的校长,在文章中,鲁迅先生毫不掩饰的痛骂和贬低,而殊不知,这位女师大的校长在当时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大学校长,其本身在文化领域也有颇多建树,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学者,女教授。

被鲁迅“痛骂”的大学女校长,身败名裂,晚年因抗议被日军杀害

她就是杨荫榆,她本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因此幼年时期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同样作为高门大户的礼教也完全束缚了她的自由,她早年受到家庭的束缚,讲究门当户对,结果在新婚之夜才发现自己丈夫居然是一个低能儿,受不了如此打击的杨荫榆愤然反抗,从此立下了一生都不嫁人的誓愿,其实从这个程度上来讲,杨荫榆同样是受到旧社会迫害女性的典型代表。

被鲁迅“痛骂”的大学女校长,身败名裂,晚年因抗议被日军杀害

但同样这件事情,也造就了杨荫榆坚强不服输的个性,后来他考上了公费留学日本,后来又在欧美国家留学,因此在思想上偏向于西方,尤其是在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里面,杨荫榆一度成为一面大旗,不过实际上杨荫榆本人对中国革命的现状根本认识不清,以至于与社会脱节。

被鲁迅“痛骂”的大学女校长,身败名裂,晚年因抗议被日军杀害

在杨荫榆的教育里面,学生就该老老实实地接受教育,而不应该过多的涉及政治,由于不理解,他把学生的爱国运动,一概斥责为不务正业加以阻挠,当然其本身出发点应该是好的,他不希望学生还为学成,就贸贸然出社会闯荡,但在管理方式上,却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方式,一味地强调学校秩序,这样一种封建家长式的作风,使得学生们自然而然的讨厌他。

被鲁迅“痛骂”的大学女校长,身败名裂,晚年因抗议被日军杀害

杨荫榆在女师大任校长期间,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而在对待学生参加爱国运动的行为,则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不但公开反对,甚至在女师大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的同时,要求军警入校,强行驱逐学生,并关闭女师大,在北京学生抗议日军炮轰大沽口的侵略行为,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并直接导致了刘和珍等同学遇难,杨荫榆也未能站在学生身边。

被鲁迅“痛骂”的大学女校长,身败名裂,晚年因抗议被日军杀害

由于后续引发不断的风波,鲁迅先生撰述多篇文章,讥讽杨荫榆,女师大学生以及不少的进步人士都站出来反对杨荫榆,最终直接导致了杨荫榆身败名裂,虽然此后仍然致力于教育工作,但基本上已经是无人问津,抗战爆发以后,日军邀请杨荫榆担任伪职,但杨执意不从,后因抗议日军暴行,最终被日军杀害。

被鲁迅“痛骂”的大学女校长,身败名裂,晚年因抗议被日军杀害

其实杨荫榆的行为不能说完全错,只能说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还是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做法,但他本身出发点和行为都是很好的,但他根本的就是,没有看清国内革命的形势和学生中的思想潮流,结果逆流而动之下,失去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不过杨荫榆晚年不畏强权,敢于同日军争论,这种气节仍然值得国人位置赞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