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取卵很多,胚胎却很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中,当得知卵巢内卵泡发育个数多、获卵数多时,相信患者朋友们对治疗也会增添一分信心,因为这意味着将有很大可能养成较多的可移植胚胎,怀孕的希望也就多了一分。

可取卵后了解胚胎培养结果时却傻了眼——取卵数目虽多,但养成的可移植胚胎却很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患者朋友们要注意:获卵个数多≠可移植胚胎个数多

其实,在体外受精的过程中,并非一枚卵子就一定能够养成一枚可移植胚胎。

一、考虑卵子成熟度

在取出的卵子中,可能不是所有的卵子都是成熟的,可能存在一部分卵子尚未成熟的情况,那么未成熟卵子是无法利用的,所以就会被淘汰掉。

二、考虑受精情况

而即使成熟的卵子,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受精成功并养成胚胎。

一般在取卵后的18小时左右,实验室技术人员会观察卵子的受精情况,看卵子是否受精以及是否受精异常,如出现多精受精、受精失败等情况,那么到这一步可能又会产生一部分“淘汰选手”。

取卵很多,胚胎却很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考虑胚胎卵裂情况

卵子受精成功后,实验室技术人员还需要继续观察胚胎的卵裂情况,看卵裂速度、细胞数等,一般在取卵后的48小时左右,胚胎会发育至4细胞,取卵后的72小时左右,胚胎会发育至8细胞。而在这一过程中,发育异常的胚胎也会被淘汰。

取卵很多,胚胎却很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四、考虑胚胎质量

在取卵后72小时左右,胚胎一般发育至8细胞,这时实验室技术人员会对胚胎进行评级,通过胚胎细胞数、胚胎对称性及胚胎碎片率来综合评定一枚胚胎的质量,任何一个“潜力股”都逃不过技术人员的眼睛,但同时,其中存在的质量太差不可移植的胚胎也会被挑选出来淘汰掉。

五、考虑是否养囊

部分患者为了尽早怀孕成功,会选择培养和移植囊胚,那么培养囊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经过囊胚培养,能够进一步的淘汰有缺陷、发育潜能差的胚胎,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可能又会淘汰一些胚胎。

取卵很多,胚胎却很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从取卵到养成胚胎,别看这期间只有短短3~5天,可期间每个关键的环节都可能存在淘汰。

而针对取卵多、可移植胚胎少的情况,那么在下一个促排卵周期中,主诊医生及实验室便会根据患者上一周期卵子情况、受精情况来调整受精方式,达到帮助患者尽可能获得多的可移植胚胎的目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