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会遇见各种性格的人。有的人性格开朗活泼,有的人性格暴躁,也有的人性格成熟稳重,几乎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人们认为那些经常发脾气的人性格有缺陷,那些能够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才值得我们学习。心理学家指出,其实那些不发脾气的人才不值得人们去深交。

情绪(emotion)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在心理学上将情绪解释为人类个体受到外部刺激以后大脑产生的思维变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脾气如何,就是指的人们的情绪反应在不同场景的展现。

脾气在人类个体中差异化比较明显,每个人都可以有独特的性格特点。一些喜欢发脾气的人,他们情绪反应比较激烈,神经比较敏感,容易被一点事情激发情绪反应。

可以说他们的思维活动比较情绪化,一旦情绪反应太过激烈就会容易失去理智,自己处于负面情绪中难以控制。这样的性格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会给周围人带来不适的感觉。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虽然情绪化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并不能将其认定成一种错误行为。因为人类都是有感情的,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我们在平时展现出的喜怒哀乐都是情绪波动的表现,人们通过情绪变化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旦关系亲密起来,就会更加熟络,在交往时也比较自然和随意,在谈话中也愿意向对方倾吐自己的烦恼和秘密。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隐藏真实想法

即为人们内心的自我防御机制,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人格面具(Personality mask)。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伪装自己内心的想法,只会对自己亲密的人展示内心。

因为人体会为了保护自己,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甚至不会展露自己的情绪,以防受到对方的伤害。

有人将此行为称为“虚伪”,这也是大多数人在社交中的表现。因为人们都有自己的鲜明的性格特征,但是要想融入到大的群体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或者分歧。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这时就需要自己将内心情绪伪装起来,表现的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性格,才能尽快地进入群体。

人格面具的使用也要分情况,如果面对的是自己信赖的亲人、朋友,就可以完全敞开自己内心,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不用担心被伤害。

但是有一种人无论何时都不会展示自己真实的人格,甚至对所有人都带着人格面具,以此伪装自己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著名心理学专家埃里克森曾经做过一次人格调查问卷,他发现有一种人能够在问卷中呈现出高度的掩饰。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通过研究此类人群,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之中他们都能保持喜怒不形于色,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甚至面对自己内心厌恶和排斥的人,依旧可以建立良好的交谈。

具有这样性格特点的人,往往具有极高的风险。因为你看不清楚他真正的内心想法,甚至两个人在交往的时候都不能确定对方的心意,也不能保证彼此友谊的真实性。

在这种人的心理,可能根本不会存在所谓的友谊。如果他与你建立交往,他一定想从你身上获得某种利益。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压抑的“本我”

国外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提出的本我的概念,指的就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通过内心欲望影响着潜意识,做出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

那些从来不会发脾气的人,他们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情绪的变化,其实他们在内心在拼命压抑人格中的“本我”。

这样的人危险之处在于内心不断挤压的情绪,一旦内心无法承受就会爆发,带来危险的后果。就像一些犯罪案件中,一些犯罪分子都是平时的老实人,一旦爆发就会做出疯狂的举动,甚至伤害到他人的生命。

为什么说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能深交?原因有两点

他们并不是不发脾气,而是在一直压抑本我,知道无法压抑后的爆发,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

人们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不断地压抑内心的情绪会让自己陷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有时候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平时从来不会发脾气,甚至没有见过他情绪波动,那么应该赶紧远离他。

因为这样的人其实最为危险,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突然爆发,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