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仅有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其家族覆灭了曹魏

三国时期,仅有两个人在死后被追谥为“忠武”,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一人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立下不世之功。另外一人,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取代了曹魏,并一统三国,他就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

诸葛亮的“忠武”

诸葛亮早年隐居隆中,后经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并为刘备献上三分天下之策。曹操南下荆州击败刘备之际,诸葛亮作为使臣亲赴江东与孙权达成联盟,孙刘联盟在之后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趁曹操北归之时,诸葛亮献计平定荆南四郡,终于刘备又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三国仅有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其家族覆灭了曹魏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邀刘备前去西川对抗张鲁,诸葛亮则与关羽、张飞等留守荆州。在刘备与刘璋决裂后,诸葛亮自荆州出发,率军前往益州与刘备军会合,益州遂平定。自此,刘备占据荆益二州,渐渐有了三分天下的基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为“汉”,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三国仅有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其家族覆灭了曹魏

刘备临死前召诸葛亮前往白帝城托孤,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交代后主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

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行不轨之事。在内诸葛亮深入南中不毛之地平定南蛮以及内乱;对外与孙吴巩固联盟,又多次出兵北伐曹魏,就连死都是死在北伐的路上。诸葛亮死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三国仅有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其家族覆灭了曹魏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忠武”这样的美谥的确是当之无愧。那么,司马师的忠武侯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司马师的“忠武”

世人皆知,司马家族的江山是从曹魏手里“禅让”过来的,而司马师的忠武侯偏偏又是曹魏皇帝亲自追封的,这不管是对曹魏还是对司马家,都不免有点讽刺。首先还是看看司马师的生平吧。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昭的哥哥,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晋书》评价他“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但是他的前两任妻子却有点悲惨,第一任妻子夏侯徽被其毒杀,第二任妻子吴氏被其休弃。

三国仅有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其家族覆灭了曹魏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召集自己的三千死士屯于司马门,控制了京都,为司马懿政变成功创造了条件。此后,司马家族牢牢控制着曹魏的朝权。嘉平三年(251年),司马师跟随父亲司马懿平定太尉王凌的反叛。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掌握军政大权,在此期间,他先是发动东兴之战被吴太傅诸葛恪击退,之后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攻击合肥新城又被司马师派兵击败。

三国仅有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其家族覆灭了曹魏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亲率大军,大败反叛的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毌丘俭被中箭而亡,文钦逃往东吴。也是在这一年,司马师眼疾复发,死于许昌。

魏帝曹髦穿素服前去吊丧,并下令群臣商议后事。有大臣认为司马师“忠安社稷,功济宇内”,应该仿效霍光的先例,追加大司马的称号,并追谥武公。虽然司马师已死,但是权力依旧在司马家族手里,天子只是空有其名。此时掌权的是司马昭,也就是司马师的弟弟。这种情况下给人家亲哥哥谥号,当然需要人家认可才行。

三国仅有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其家族覆灭了曹魏

司马昭认为,自己的父亲司马懿、兄弟司马师都因为太祖曹操曾经任过丞相一职而不接受相国之位,如果谥号与二祖(曹操,庙号太祖,谥号武;曹丕,庙号高祖,谥号文)相同,必定令人惶恐,如果一定要以文武作为谥号,请依照萧何(谥号文终)、张良(谥号文成)、霍光(谥号宣成)等人的先例来加赠。于是就在武之前又加了个忠,采用忠武这个双字谥号,司马昭发话了,天子也只能下诏应允。

因此,与其说司马师的忠武侯是曹魏皇帝追封的,不如说是司马昭追封的。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称帝后,又给司马师追加尊号为景皇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