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茶代酒:暴君孙皓的“可爱”一面

东吴末帝孙皓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暴君,沉溺酒色、暴虐嗜杀是他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东吴政权也因他的“暴政”而灭亡。这样一位嗜酒、残暴,甚至动辄因为饮酒之事就杀人的暴君竟然会与“以茶代酒”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了一起,的确非常有趣,也让我们窥见了这个暴君“可爱”的一面。

以茶代酒:暴君孙皓的“可爱”一面

因为蜀国灭亡得到的皇位

孙皓是吴大帝孙权的孙子,父亲孙和是孙权的第三子。公元242年,在孙权的长子也是太子孙登去世之后,孙和被立为太子。后来因为在南鲁党争中被诬陷,公元250年,当了八年太子的孙和被废,三年后,被权臣孙峻赐死。

在父亲被废和赐死的时候,孙皓当时只有八岁和十一岁,童年的孙皓经历人生巨变,此后五年时间,孙皓及其兄弟都由母亲何氏抚养长大。直到公元258年,东吴第三位皇帝也是孙皓的六叔孙休即位,十六岁的孙皓被封为乌程侯才改善了生活境遇。

本来作为吴国宗室的孙皓正常情况下是很难与皇位有缘的。但是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虽然遗命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但是因为孙休的儿子都很小。当时又正好是蜀国刚刚被魏国灭亡。孤立无援的吴国上下一片惊恐,于是吴国的大臣们就打算拥立一位年长的君主,以便更好的应对魏国可能发动的进攻。孙皓由此被吴国的大臣们选中,被拥立为帝。

以茶代酒:暴君孙皓的“可爱”一面

韦昭:让暴君释放“可爱”一面的男人

孙皓登上皇位后,短暂的表现出一定明君风范,根据《江表传》的记载,他下令抚恤人民,开仓振贫、放出宫女、放生珍禽异兽等等。一系列的表现让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代明君,拥立他的大臣们也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刚刚坐稳皇位的孙皓很快就原型毕露,开始变得沉溺酒色,残暴弑杀。孙皓喜欢召集群臣宴饮,一喝就是一天,而且规定每人定量七升,不管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期间让喝醉的群臣互相揭短,他自己则安排近侍在旁边抓臣子们的小辫子,以便秋后算账。同时在酒宴上还动辄杀人,搞得东吴群臣听到孙皓的召集宴饮都瑟瑟发抖。

初,皓每宴会群臣,无不咸令沈醉。置黄门郎十人,特不与酒,侍立终日,为司过之吏。宴罢之后,各奏其阙失,迕视之咎,谬言之愆,罔有不举。大者即加威刑,小者辄以为罪。后宫数千,而采择无已。又激水入宫,宫人有不合意者,辄杀流之。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於宠衰,更见偪强,辄以为罪。

《三国志吴书王楼贺韦华传》

在这些臣子中有一个叫韦昭的,他是孙皓父亲孙和的老师,同时也是东吴四朝元老,也是吴国的史官。他的酒量只能喝两升,远远达不到孙皓规定的七升的标准。按照孙皓的暴君人设,他完全可以强制韦昭喝满七升,也可以强行说明韦昭可以不用喝那么多。毕竟当时孙皓对这位老臣还是颇为尊敬,更重要的是当时韦昭正在为孙和写“传”,孙皓希望他能为自己的父亲在史书中为自己的父亲拔高地位,即将“传”改为皇帝的“纪”。

但是孙皓却在这里暴露了他“可爱”的一面。有求于人又不愿公然破坏自己定的规矩,于是孙皓就像出了“作弊”的办法。他让人偷偷将韦昭的酒换成茶,让韦昭可以不再酒宴上出丑。而作为一名正直史官的韦昭也心照不宣的偷偷在酒宴上喝着茶,装着醉。就这样君臣两人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酒宴上颇为文雅的成语:以茶代酒。

可惜这对在酒宴上“配合默契”的君臣最终走向了决裂。在酒宴上可以放弃原则的韦昭,在修史和国政上确实一是一、二是二的耿直之臣。首先他以孙和没有正式登基为由拒绝为其写“纪”,引起孙皓的强烈不满。其次在酒宴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韦昭看不惯孙皓肆意挑唆群臣互相揭短而且肆意侮辱诘责大臣。韦昭先是劝谏孙皓,后来干脆在酒宴上只提问一些经学问题,公开不配合孙皓的做法。日益不满的孙皓终于在公元273年将韦昭逮捕入狱,并将韦昭诛杀在狱中。

以茶代酒:暴君孙皓的“可爱”一面

嘴上不服输的“可爱”

孙皓的“可爱”一面不仅仅体现在以茶代酒这个典故上。在吴国灭亡,孙皓自缚请降之后。他和蜀汉后主刘禅一样被迁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归命侯。他与刘禅在投降后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刘禅投降后面对司马昭的询问,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此间乐、不思蜀”,为我们留下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刘禅的变现历来有两种解读,一说是刘禅昏聩忘本;一说是刘禅大智若愚、养晦保命。

但是孙皓的表现则“可爱”的多,他被迁移到洛阳后,晋武帝司马炎接见了这位东吴的末代皇帝。两人一见面,司马炎就说:“我在洛阳为你设置了一个座位,等你很久了”。结果孙皓立刻怼道:“我在南方也设了同样的座位等待陛下”。像不像一个打架打输了却嘴上不认输的小孩?

庚寅,帝临轩,大会文武有位及四方使者,国子学生皆预焉。引见归命侯皓及吴降人,皓登殿稽颡。帝谓皓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皓曰:“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资治通鉴》

另外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晋武帝司马炎一次召集群臣宴饮。孙皓也在其中,司马炎有意羞辱他就让孙皓当场作诗,孙皓借着喝酒就说:“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这首看似恭敬实则有些针锋相对的诗让晋武帝司马炎颇为扫兴。

结语

:以茶代酒这个成语只是暴君孙皓“可爱”一面的闪现,虽然他的一生总的来说依旧是暴虐的,但是结合他的身世,经历巨变的童年使他的性格中多少带有自卑的因子。他在登基后,以酒宴羞辱臣子、不许臣子看他等等诸多忌讳都是这种自卑因子的体现。当然从史书记载中去体会观察他,依旧会发现他的一些“可爱”之处,比如上文提到他与司马炎之间的嘴仗,嘴上不服输的样子像极了孩童,也是他“可爱”的一面。还有在吴国即将灭亡时,他给群臣写下书信,信中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同时还告诉臣子们可以去投降,并且认为他们的投降不是不忠的表现。一个皇帝让自己的臣子可以向敌人投降,不也有些许“可爱”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