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一生却有数不清的坎坷。生活中充满了很多未知数,每个人都会遭遇生离死别,也能体悟到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冬至之后,虽然意味着白昼渐长,但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尚未到来,就像生命里遭遇了很多挫折,可是最危急的关头却不知何时出现。

大自然好像富有灵性,玉生烟、兰竞秀,一阳初动、三田气满,令人赞赏和深思。每年到了冬至时节,各家各户都会祭祀先祖,祈祷平安和吉祥,更会吃饺子、盼团圆,希冀国泰民安、富足美满。下面让我们一起在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代: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戎昱的诗作风格清丽质朴,题材多样,但主要以边塞诗和送别诗为主。辰州的治所在沅陵(今湖南沅陵县),戎昱曾因罪而被贬谪为辰州刺史,这首诗创作于建中四年冬至日。

诗人流落他乡、人地两生,心情愁闷、处境孤寂。一个人在简陋的居所,经常会思念故园和亲人,也不时地想起自己在长安时的往事。除了与同事和朋友的交往,让他感到印象深刻的还有每年冬至时的祭祀活动。

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长至,通常指夏至,这里指冬至,因为冬至之后,夜渐短而昼渐长。唐代在冬至之日,天子受群臣朝贺,并于长安南郊,行祀昊天上帝之礼。这些活动规格很高,仪式隆重,倍受王公大臣和普通百姓们的重视。作者也因为有过亲身经历,所以记忆犹新。

策杖,本义为持杖,这里指仪卫之杖。簪,插戴。解豸,指神羊,懂人言、知人性,还能分辨是非曲直。传说楚王曾经获得,并命人将其制作成王冠。

唐代冬至日的大朝会是一件大事,大夫中丞都会戴法冠。戎昱在长安时曾经做过侍御史,所以去年冬至日也曾参与了朝会祀天之礼。

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可是时光匆匆,只是短短一年时间,他就漂泊到千里之外,不仅前途未卜,而且身体健康也愈来愈差。颔联就抒写了诗人的悲愁,又逢冬至日,满院的霜雪冰冻,令人感到彻骨寒冷。

诗人缓步从台阶上走下来,遥想当年的祭祀大典,好像一切都历历在目,可是当他再想细细辨别,忽然又从眼前迅速地消失。世间风云变幻,人生尽显无常,作者颇觉心寒,于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长叹。

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诗人又驰骋思绪,想起发生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夏天的那段往事。当时河北三镇叛乱,德宗调集泾原兵五千人救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军队途经长安,因无犒赏而哗变,于是就攻陷京师,并推朱泚为帝。

当时德宗出走奉天(今陕西乾县),国家危难,冬至朝会、以及南郊祀天之礼,都无法正常举行。戎昱被贬谪辰州、身寄穷荒,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故悲怆欲绝,唯有在江边远眺,却泪洒阑干。

行伍,指起兵勤王,扈驾奉天之诸镇兵马。江头,指流经辰州的沅江的江畔。泪阑干,形容泪水纵横滂沱之状。

冬至读诗:冰雪寒霜,身寄穷荒,分享戎昱的一首七律,值得收藏

戎昱的这首七律情感悲凉,行文委婉。诗人首先回忆自己在长安的生活,冬至日的祭祀大典,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身在贬所的作者,又是另一番心境,“雪霜寒”,与“獬豸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委婉地表达出内心的悲愁和悲伤。

同样是冬至日,诗人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感受到局势的动荡,也强烈地体味到世事的无常。作者虽然身在偏僻之地,却时刻挂念朝堂,“报国难、泪阑干”,更是细腻地展现出这位才子的赤胆忠心。全文一气呵成,又充满深情,值得细读和收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