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的另类脸谱:西南军阀蠢蠢欲动,袁世凯却视而不见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九十五):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袁世凯晚年,固步自封的北洋集团以“文有杨士琦,武有陈宧”来形容两人在袁世凯心目中的分量。杨士琦是袁世凯经历宦海折戟之时,仍前往车站的送行的区区数人之一,对袁世凯忠心耿耿,而陈宧则是一个真实的宦海狩猎者,一副苦寒相的背后更是心机似海。袁世凯不是不知道自己看似铁桶一样的江山漏洞在哪里,在他眼中“外人”掌舵的西南半壁一直是他的心病所在,动不动就扯旗放炮。对于袁世凯这样的强人来说,自然也会未雨绸缪,他先是将四川都督尹昌衡和云南都督蔡锷转调京师,高官厚禄供着,接着将云南换上了蔡锷的小弟的唐继尧,毕竟不能直接撕破脸,对于四川,袁世凯也是磨蹭到复辟前夕,才将陈宧派往蜀地坐镇。

历史的另类脸谱:西南军阀蠢蠢欲动,袁世凯却视而不见

但是,袁世凯对于陈宧绝对是寄予厚望,毕竟西南军阀蠢蠢欲动,不安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先是贵州作为一个穷得只剩大烟坨的小省,一直也不受重视,在封爵时,贵州督军刘显世只是混到一个子爵,这不是袁世凯没有把贵州放在心上,而是关切地选派一名“交通系”老部下赴任贵州巡按使,明摆着就是监督黔军。做惯了黔王的刘显世自然也不乐意仰人鼻息,但是也只能隐忍,暗自等待着时机。至于坐镇广西的陆荣廷,更是不待见北洋老头子袁世凯。当年袁世凯的死对头之一,官屠岑春煊麾下的陆荣廷和龙济光分别担任广西和广东提督,北洋之后龙济光投靠袁世凯,陆荣廷则依然我行我素,本来伯仲之间的两个人,封爵时龙济光列封公爵,陆荣廷则屈居侯爵。

历史的另类脸谱:西南军阀蠢蠢欲动,袁世凯却视而不见

其后,对陆荣廷不放心的袁世凯,将陆荣廷的儿子叫来京师任职,玩起了庙堂特有的“质子游戏”,眼见着袁世凯的疑心越来越重,陆荣廷坐不住了,他果断将儿子召回,连招呼都没给袁世凯打一下。谁知小陆公子在返回途中,在是非之地汉口中毒而亡,虽然扑朔迷离,但是此时的湖北阵营,黎元洪已经被“押解”入京,汉口虽说鱼龙混杂,但是名义上是北洋的地盘,所以这笔帐肯定也要记在袁世凯头上,动机可以理解为做给所有扣押在京师的小子们看, 没有让你走,没事就不要乱跑。陆荣廷岂是莽夫,以卵击石自然是下策,他比黔军的刘显世更需要等待时机。

历史的另类脸谱:西南军阀蠢蠢欲动,袁世凯却视而不见

最终,这些袁世凯自然洞若观火,即使西南军阀蠢蠢欲动,但是最具实力的滇系骁将蔡锷已被自己留困京师,更让他自信到可以视而不见的原因,是陈宧已经率领三个旅的人马入川,不仅带着二百万元军饷,还与袁克定义结金兰,这个屡献计策立下汗马功劳的谋将,在四川拥有诸多袍泽旧部,自然是摆平四川各方关系的最佳人选。送行陈宧南下的当天,是北洋历史上除了接待孙文和黎元洪才有过的阵仗,百官欢送,军警林立,车队绵延,庄严而肃穆。在袁世凯的算盘中,西南江山的暗流涌动,此时有了陈宧坐镇,自然可以高枕无忧,选择视而不见,殊不知在送行的人群中,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男子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这个人正是蔡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