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有功的将领们,在1955年决定进行军衔授予仪式,当时决定对799人授予少将军衔,但是后来的开国中将中只有798人,那么为何会少了一人呢?原因就是原本应该被授予少将军衔的皮定钧晋升成为中将,那么原本有799人少将的将军自然就少了一位。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1955年大授衔时,本来拟定的少将名单中有皮定钧,但是伟人在看完名单之后亲自特批了八个大字“

定钧有功,由少晋中

”,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皮有功,少晋中”的由来,那么皮定钧到底有何功劳呢?能够让伟人亲自批复晋升中将军衔,要知道在1955年授予的799位少将中只有皮定钧获得此殊荣,得以由原本的少将晋升为中将,他的功劳还要从中原突围说起。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企图夺取胜利果实,调集了数十个师对中原解放区进行蚕食,企图将中原解放区内的解放军包围歼灭,打通通向华北、华东及东北的进军通道,1946年1月国民党与共产党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国民党却阳奉阴违,仍然不断增兵包围中原地区,到6月中下旬时,包围中原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增加至10个整编师30多万人,而此时中原解放区内的解放军活动区域已经被不断压缩,只能困守在宣化店为中心的罗山、光山、经扶、礼山一带,在与国民党多方交涉无果之后,中央军委只得下令让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率部突围,转移至豫西、鄂西、陕南等地区继续作战,牵制敌人有生力量。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6月23日,中原局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以第1纵队第1旅佯装主力,沿津浦铁路向东转移,主力部队则分为左右两路在26日开始向西突围,这就意味着担任佯装主力任务的第1旅将会成为一个诱饵,中原军区的大部队能不能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就看第1旅这个诱饵到底给不给力了,如果成功,那么第1旅向东转移必将带走敌人大部分的兵力,如此便可让大部队寻机向西突围,这种情况下就非常考验第1旅的演技以及指挥员的临战指挥能力了。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但是这样一来,第1旅将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这种情况也让第1旅的各位指挥员心里沉甸甸的,而当时第1旅的旅长正是皮定钧,皮定钧为了完成这次任务,决定先跟随大部队走几天,然后隐蔽起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转头东进的作战方案。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6月26日拂晓,中原军区各部开始向西突围,皮定钧先是以小股部队正面抵挡敌军,然后转移向西南方向行进,为了能够让国民党军队咬住第1旅这个诱饵,皮定钧旅一路上不断地“掉东西”,这让追击的国民党军队认定前方就是中原军区的大部队,因此,其余国民党部队也迅速向皮旅所在位置扑了过来,28日,皮旅转头向东进入白雀园的刘家冲隐蔽了起来,追击的国民党军队失去了追击的目标,只得在原地打转,28日晚,中原军区首长来电称军区主力已经全部越过平汉铁路向西开进,此时,皮旅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已经完成,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让自身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了。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29日,皮旅出其不意从敌人两部交接处穿插了过去,一路沿大别山脊向东疾进,暂时甩掉了敌人的追击,并趁机进入了皖西,7月13日,皮定钧率领全旅走出了大别山,进入池河镇地区,准备相机穿越津浦路,18日,国民党得知第1旅准备穿越津浦路的消息后,在沿线布置防线准备拦截,皮定钧得知消息后当机立断,向南转进从张八岭附近穿过津浦路,等到敌人138师赶来设防时,皮定钧设置的埋伏部队将138师先头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大部队趁机全部通过津浦路进入苏皖解放区。

“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到底有什么功劳?让伟人下令晋升中将

在这长达24天的掩护转进过程中,皮定钧率全旅行进了1000余里,经历了20余次大小战斗,消灭敌人1000多人,为中原军区大部队突围争取了时间,在中原军区突围后,又在敌人数十万的包围中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自身不曾受到太大伤亡,可以说,中原局及中原军区大部队能够顺利突破敌人三十万大军包围,皮定钧功不可没,而且在随后的战斗中体现了皮定钧卓越的临战指挥能力,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伟人才会亲笔写下“定钧有功,由少晋中”这样的评语,皮定钧也得以由开国少将变为开国中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