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抛下一对儿女,独自环游世界,女儿长大无人不晓,却没给她送终

“一个文人,最好的训练是不快乐的童年”——海明威

海明威的这句名言,算是无人不晓的民国才女张爱玲的真实写照了。放在现在的那些家庭伦理剧之中,张爱玲就是那个最可怜的小可怜。明明出生大家贵族,曾外祖父还是赫赫有名的李鸿章。

她抛下一对儿女,独自环游世界,女儿长大无人不晓,却没给她送终

但传到她父亲这一代,家中就彻底败落了。她的父亲日日躺在床上吞云吐雾的抽鸦片,难得闲下来就是对孩子动辄拳打脚踢,如果不是家中有老佣人护着张爱玲。按照其书中所说,她“很有可能就被打死了”。

她自幼及长,都是生活在所谓遗老遗少的大家庭里面,屋顶上充斥着的都是腐败的气息。不过是蝇营狗苟,不过是勾心斗角,不过都是些病态的人,病态的事。张爱玲幼时唯一的安慰,就是她的母亲黄逸梵。

她抛下一对儿女,独自环游世界,女儿长大无人不晓,却没给她送终

可黄逸梵的爱,也并不能填补张爱玲的空虚,因为黄逸梵比起儿女来,明显更爱她自己。黄逸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虽说并没有她的女儿那样的传奇耀眼,虽说是一双“封建的”小脚。但她确是中国第一代敢于走出国门,周游世界的新女性,是中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黄逸梵在嫁给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之时,就已经竟是个新女性了。虽是个小脚,但她却渴望自由。她穿新式的服装,烫时髦的发行,和胡适他们一起谈天说地,说新中国。但张廷重这个晚清遗少,却还一直都沉浸在梦中不肯醒来。

张廷重抽鸦片,赌博,玩鸟儿,娶姨太太等等晚清遗少该有的恶习一点都没少,这样堕落的丈夫令黄逸梵不堪忍受。一直到1924年,张廷重的妹妹张茂渊决定出国留学,事情迎来了转机。黄逸梵要求以监护人的身份与张茂渊一起出国,并提前打点好了所有的亲戚,让张廷重连劝阻的话都说不出口。

她抛下一对儿女,独自环游世界,女儿长大无人不晓,却没给她送终

而唯一能让她心软的,就是她的两个孩子张爱玲和张子静。两个孩子天天哭,但黄逸梵的反应也就是在起航的那一日,哭了一整夜。黄逸梵走后,张廷重似乎感觉到了妻子是一定要离开了,不准备回来了。他对黄逸梵还是有些情谊的,为了不让牵扯着妻子的这根线彻底断开。

张廷重不断的给妻子去信,哀求妻子归来,其中情谊最深的是一首情诗:

“听津门金甲鸣,又闻塞上鼓鼙声。书生自愧拥书城,两字平安报与卿”

她抛下一对儿女,独自环游世界,女儿长大无人不晓,却没给她送终

这种老式的深情,也许真的是打动了黄逸梵。1928年,黄逸梵这朵已经飘到的天边的游云还是归来了故土之中。而这时候的张廷重似乎也是真的改了,他戒了鸦片,停了赌博,所有的姨太太也遣散了。在张爱玲的记忆里,这是最好的时光了,她说:

“我们搬到一所花园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家里的一切我都认为是美的鼎巅。”

但瘾君子和赌徒的瘾是没这么容易戒掉的,张廷重很快又开始故态复萌。而且这一次,他的瘾来的格外的重。他不光是抽鸦片了,甚至还开始注射起吗啡。张廷重自己也很痛苦,他心里知道这样子不行,但他却无法克服这种心瘾。

她抛下一对儿女,独自环游世界,女儿长大无人不晓,却没给她送终

黄逸梵最终还是离开了,她无法忍受这个大屋子里发出的腐朽的气息。她与张廷重结束了这段千疮百孔的婚姻,头也不回了出了国。她去瑞士滑雪,一双小脚滑的比小姑子张茂渊还要好。

她还去欧洲学习画画,和徐悲鸿,蒋碧薇等人都是很好的朋友。她甚至还去了印度,在那样一个男女差异比中国还要严重的地方。做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姐姐的秘书,那可是一个地位最高的婆罗门贵族。

她抛下一对儿女,独自环游世界,女儿长大无人不晓,却没给她送终

而在这之中,她是基本不回国的。仅有的几次回国,就是看看自己的儿女。唯一为自己儿女做的事情,就是坚持送张爱玲去新式学堂。后来1948年,黄逸梵再出国,就没有回过中国了。

张爱玲称她的母亲是“环球旅行家”,只是不知道这称呼中到底有多少揶揄,有多少无奈。也许是爱着母亲的吧,但也许也是恨的。毕竟对张爱玲和张子静来说,黄逸梵实则是没有尽到过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1957年,黄逸梵在伦敦去世,而同在伦敦的张爱玲,却没有去送过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