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十军的覆灭:在山西两次受重创,太原战役被歼灭,在成都成功起义

西北军作为民国时的一大军阀派系,其兵力可谓十分雄厚,虽然在冯玉祥中原大战下野后迅速分崩离析,但不少的部队依然被打上了西北军的烙印,也保留了西北军的战斗力以及传统。

如长城抗战的宋哲元第二十九军,以及本文要讲述的第三十军。

三十军的覆灭:在山西两次受重创,太原战役被歼灭,在成都成功起义

第三十军自西北军解体后就投向了蒋介石,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该军在台儿庄与敌血战,赢得了全国的一致称赞,但随着内战的爆发,这支抗日大军也随之卷入了新的战争洪流之中。

一,山西两度受重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三十军随即被编入第十一战区,并奉命北上,开赴河南新乡受降,原来的三十军军中孙连仲已经成了十一战区的司令长官,而军长则换成了鲁崇义。

为了确保北平,保定地区的占领,孙连仲命令三十军沿平汉路北上,进驻北平,当鲁崇义带着部队开拔时,又接到了新的命令,孙连仲要第三十军在第四十军,新八军之后沿平汉线北进,计划与占领石门的第三军,第十六军夹击位于邯郸的刘邓解放军,以确保保定地区的安全。

三十军与第四十军合力向解放军所在的临漳地区发起进攻,而解放军则正等着国民党军投入战斗,计划将第三十军,第四十军与新八军包围全歼,等到鲁崇义等三位军长发现这个情况后,形势已经对其不利了。

于是三位军长决定收缩阵地,坚守现有阵地等待援军,结果没料到高树勋带着自己的新八军阵前起义,以至于四十军阵地全线崩溃。

鲁崇义见固守已不可能,便下达了突围命令,三十军分两路突围,沿途遭到解放军截击,损失惨重,终于勉强脱离包围圈到达了汲县。

第三十军在安阳整补了三个月,恢复了元气,新编入了李学正的第六十七军,使得原本是两师制的乙种军升格为三师制的甲种军。

1946年4月,第三十军整编为第三十师,鲁崇义改任师长,没过多久,刚刚从邯郸之战中恢复过来的三十军再次被投放到战场上。

1946年7月,已经移驻山西运城的整编第三十师奉西安绥靖公署之命,配合陕西,山西的驻军,对位于山西的解放军实施全面进攻,以稳定山西全境及陕西关中地区。

三十军的覆灭:在山西两次受重创,太原战役被歼灭,在成都成功起义

根据负责指挥的胡宗南的计划,三十师的主力由闻喜兵分两路向横水镇,绛县的解放军发起进攻。

解放军按照预定计划步步后撤,三十师不知是计 ,一路穷追不舍,但是解放军的速度太快,鲁崇义接连扑了个空,就在此时,留守后方浮山的一个团遭到了解放军的围攻,鲁崇义连忙调动部队回援,由于国军的坚守,解放军猛攻一昼夜,仅攻占城东北角的一座碉楼,而此时三十师的援军即将到达,解放军只得放弃了进攻。

浮山之战后,三十师的主力调往临汾休整,长达半年之久。

1946年12月,胡宗南抽调三十师与调离三十师部队序列的整编六十七旅投入到进攻解放军吕梁山区的战斗中。

但六十七旅参战一周,始终没有与解放军遭遇,胡宗南便命令所属各部返回原来防区,由六十七旅负责殿后。

没想到这个决定使得六十七旅落单,遭到了解放军的突然围攻,该旅在强大的攻击下迅速溃散,此后,六十七旅被彻底调离三十师序列,鲁崇义手下只剩下了两个旅的兵力。

就是这两个旅,先后在潼关,临汾与解放军遭遇,虽然没有步六十七旅的后尘,但也损失惨重,鲁崇义只得将部队全部拉到西安休整。

二,太原起义因泄密失败,成都起义终于成功

1948年,解放军发起太原战役,被围在太原城内的阎锡山心急如焚,连忙向胡宗南求援,尽管胡宗南此时在陕西战场损兵折将,自顾不暇,但碍于阎锡山的面子以及太原的战略地位,还是决定将三十师空运太原作为援军。

此时已经升任整二十九军军长兼师长的鲁崇义在得知这个任务后,自知去增援这样一座孤城必遭覆没的命运,便借口自己军务重要不便成行,要副师长黄樵松指挥三十师去增援,而黄樵松也知道此去必不能返,想借病不去,但在胡宗南,鲁崇义的再三要求之下勉强答应了。

1948年8月,黄樵松带着师部及部分部队万余人空运太原。

黄樵松率部抵达太原后,阎锡山将防守城东的重任交给了三十师,为了与城内守军番号统一,恢复使用三十军的番号,同时,黄樵松正式担任第三十军的军长。

虽然这支曾经的西北军劲旅先后在几个据点与解放军的争夺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太原的状况仍旧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其他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许多高级将领被俘,加深了黄樵松对前途的悲观情绪。

不久后,黄樵松收到了在邯郸起义的老长官高树勋的来信,信中希望他能率部起义,正是这封信,改变了黄樵松的看法,他立即派部下与城外的解放军积极联络,并策划在他的防区打开城门,接应解放军入城。

黄樵松将这个计划告诉了第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戴炳南立即叫来副师长仵德厚,在仵德厚立下誓言后将起义的计划告诉了他,仵德厚坚决不同意起义,戴炳南又找来了团长欧耐农,欧也不同意,于是戴炳南就把黄樵松准备起义的事向阎锡山告发了。

三十军的主力就是二十七师,而二十七师的指挥权掌握在戴炳南手中,不管黄樵松如何决断,必须得到戴的支持,而作为副师长的仵德厚,也必然会被这位掌握实际军权的人所左右。

由于戴炳南的告密,黄樵松被太原绥署军法处逮捕关押,很快,他和入城联系的解放军代表晋夫等人被押到南京,经过有余汉谋为审判长的特别法庭审判,黄樵松以“率部投降共军”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三十军的覆灭:在山西两次受重创,太原战役被歼灭,在成都成功起义

黄樵松与晋夫等人于1948年11月27日在南京英勇就义。

黄樵松被捕后,戴炳南因为告密有功被提升为军长,而仵德厚也得以升任第二十七师师长,但戴炳南的军长宝座没坐多久解放军就攻进了城,三十军的四个团全部被歼,师长仵德厚向解放军投降,戴炳南化装离开部队躲在民居中,后被公安局查出逮捕,因告密事件于1949年7月8日处以死刑,执行枪决。

第三十军在太原被歼后,鲁崇义将自己兼任军长的一一三军改为第三十军,同时,将留驻陕西的原三十军部队归建,第三十军由汉中入川整补,这时,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被歼,鲁崇义在老朋友高兴亚的居中联络下,同中共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开始筹划起义事宜。

1949年12月25日,鲁崇义得到中共同意起义的明确指示,带着三十军在成都宣布起义,至此,作为西北军老牌部队的第三十军正式结束了它的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