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甘岭2轮齐射横扫敌营,却引来陈赓怒批:一炮喀秋莎,八两黄金

自清政府灭亡后,华夏大地进入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战乱中,先有军阀混战,后有抗日战争,好不容易抗日胜利,解放战争的号角又再度吹响,直到1949年时,新中国才终于成立,华夏儿女们有了新的盼头。

但新中国建立并不代表着战事彻底停止,由于国际关系问题,我们周围的东南亚以及朝鲜半岛地区重新燃起了战争硝烟,而作为邻居,也是出于唇亡齿寒的思考,才稍微歇口气的好儿郎们又一次奔赴战场,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

上甘岭2轮齐射横扫敌营,却引来陈赓怒批:一炮喀秋莎,八两黄金

在抗美援朝过程中,上甘岭战役绝对是不可忽视的激烈战役。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先后调集兵力六万余人,大炮三百余门,坦克170辆,飞机三千多架次,对志愿军所防守的上甘岭阵地进行猛攻。

很多人应该知道,上甘岭战役是一场相当激烈的战役,当时美国为了能够快速压制志愿军,发射的火炮密集数量已经超过了二战时的最高水平;而志愿军为了实现反攻,连续发射2轮喀秋莎火箭炮。

上甘岭2轮齐射横扫敌营,却引来陈赓怒批:一炮喀秋莎,八两黄金

这2轮喀秋莎齐射直接横扫了敌军一个营,却引来了陈赓将军的怒批,为何明明取得了战场压制权,陈赓将军还不开心呢?用陈赓将军的话来说就是:“一炮喀秋莎,八两黄金”,他怒的当然不是压制住了美军,而是心疼军费,喀秋莎所耗费的军费,只能从其他战斗配备中去缩减,这怎么能不心疼?

这喀秋莎到底是个什么武器,为何压制力这么强,又这么贵呢?这事还得从清朝时说起。

上甘岭2轮齐射横扫敌营,却引来陈赓怒批:一炮喀秋莎,八两黄金

清朝时由于清政府的傲慢,还一直在以天朝上国自居,于是没能跟上全球发展的步伐,在全球殖民之路开启时落到了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这段历史对我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以至于哪怕清政府灭亡进入民国时期,想要追赶西方社会的科技、军事等力量还是非常困难。

反观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就已经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1840年,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清政府的大刀长枪形同虚设,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上甘岭2轮齐射横扫敌营,却引来陈赓怒批:一炮喀秋莎,八两黄金

晚清中国就吃了不愿进行军事武装得亏,因此后来中国非常重视购买各种热武器,喀秋莎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战时期,俄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喀秋莎火箭炮,后来在二战时期才彻底攻克技术难关,将喀秋莎火箭弹投放到二战的战场上,给予日军重创。

相比起其他火箭炮,喀秋莎作为一种多轨火箭炮,能够倾泻更多的炸药,虽然准头会有所降低,且添弹时间较长,却能形成强有力的火线压制。

上甘岭2轮齐射横扫敌营,却引来陈赓怒批:一炮喀秋莎,八两黄金

在上甘岭战场,士兵个人的力量已经在无数炮弹下被强烈压制,想要在此役中赢过美国,必须同样采取强有力的枪炮。为了夺回失去的高地,15军只能亮出来底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兵团。

事实证明喀秋莎虽然费钱了点,但的确效果卓群,在喀秋莎炮兵团的两轮射击之下,在高地上占据的美军兵力几乎被扫灭殆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