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节气|梅子枇杷烤鱼香,芒种的饮食美学

芒种:六月六日〜二十一日前后

“食物总是在相同的季节履行诺言一般地再现。”

芒种到了,只有这些食物出现在餐桌上,才显得那么恰如其分。

节气|梅子枇杷烤鱼香,芒种的饮食美学

初候 ● 六月六日〜十日前后

我们将小麦等禾本科植物顶端突起的针状部分称为芒,而芒种是指撒播谷物种子的时节。实际上,就是小麦收割的时节,也是现代水稻提前插秧的时节。小米、稗子以及黄米等谷物,在此时节播种,到了秋季就能获得丰收。芒种过后,除北海道之外,各地将依次进入梅雨季节。螳螂,在秋季将卵产于草木之上。到了芒种时节,与成虫有着相同体态的幼虫,就会接连不断地破卵而出。刚出生的幼虫非常可爱,但一旦长为成虫,就会争强好斗且具有攻击性了。明知是遇到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也要坚决与之对抗到底,因此,也就有了“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这一谚语。

这个季节的时鲜是枇杷。

节气|梅子枇杷烤鱼香,芒种的饮食美学

枇杷

温室大棚栽种的枇杷大概一月份就会上市,而露天栽培的枇杷到了初夏时节才能收获。枇杷上市的时间很短,是一种极具季节性的水果。在采摘之后,味道会很快变差,因此要趁着新鲜时尽快品尝享用。枇杷味甘性平,是只有在初夏时节才能品尝到的美味。

次候 ● 六月十一日〜十五日前后

萤火虫,成蛹前一直在土壤中度过,羽化为成虫之后,便会从枯草丛中飞舞而出。或许是因为这样,以前的人们才会认为是枯腐的草叶变成了萤火虫的吧。

按照日历,六月十一日正式进入梅雨季节。入梅之后,潮湿、闷热的天气会一直持续。到了傍晚,躲藏在草叶下的萤火虫,就会一只接着一只发着光飞出来。与以前相比,现在萤火虫的数量大大减少。后来,由于在水边进行净化等保护措施,再加上各地都在实施保护和放养,这才使我们又能不时地看到萤火虫的身影。成群结队的萤火虫飞来飞去,点点亮光让人仿佛进入了梦幻世界,一时竟能忘却酷暑的闷热。

节气|梅子枇杷烤鱼香,芒种的饮食美学

萤火虫

这个时节的时鲜食材,是栖息在清流之中的香鱼。从一千三百多年前起,在长良川就一直有渔夫驯养鸬鹚,并利用鸬鹚来捕捉香鱼和其他鱼类。据说,织田信长因为保护鸬鹚而被赋予了“鸬鹚匠人”(原指饲养鸬鹚的渔人)的称号;德川家康也时常前去参观驯养鸬鹚,并加以保护;松尾芭蕉也留下了不少有关鸬鹚的俳句。以上这些,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鸬鹚捕鱼的历史印记。这种鱼之所以称为“香鱼”,是因为带着如西瓜般的特有芳香,只需简单地撒盐烧烤一下,就能够从它的芳香中品尝到初夏之味了。

末候 ● 六月十六日〜二十一日前后

所谓梅子,是指果梅树的果实,当果实渐渐呈现黄色就是成熟之时,且此时正值梅雨季节。在日本,直到奈良时代,提到赏花大多指的都是梅花,可见梅花自古以来就是深得人们喜爱的花木。随着梅雨的悄然到访,可以细细体味那种青梅逐渐着色变黄的乐趣。还未成熟的梅子并不适合生食,而熟透的果实从树上落下时已成黏糊状。它的果肉与李子和桃子十分相似,将它与砂糖一起熬煮,就可以制成美味的梅子果酱。

节气|梅子枇杷烤鱼香,芒种的饮食美学

梅子

在日语中,人们把菜肴的味道浓淡、事物以及身体的状态、对于各种情况的斟酌以及调整等称为“盐梅”,但它的原意是指用盐腌制梅子时的咸淡程度。到了梅雨时节,可以尝试制作梅子酒、梅果糖浆以及紫苏汁等很多有趣的事情……边品尝去年酿制的梅子酒,边开始今年新的泡酒工程,默默期盼着今年也能制作出清甜的美酒来。真是无比期待明年此时的品酒时刻呢。

节气|梅子枇杷烤鱼香,芒种的饮食美学

青梅酒

节气|梅子枇杷烤鱼香,芒种的饮食美学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作者:(日) 浜 裕子

图片来源:摄图网,《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插图

文字来源:《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