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七月二十三日〜八月七日前后
大暑,正如字面所示,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真正的夏天终于来临了。

此时,梅雨已经结束,开始雷阵雨频发,进入夏季的土用(伏天)时节。随着大暑的到来,各地都在举办洒水仪式。洒水仪式原本是为了清洁净化神灵将要通行的道路,到了江户时代,已经演变为纳凉的意思了。避暑的方式除了洒水,还有利用蚊帐以及风铃等。真的很想将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避暑智慧继续传承下去。
“桐始结花”,是指梧桐开始结果的时节。梧桐在五月份会绽放出淡紫色的花,而到了此时,那淡紫的花就开始结果了。梧桐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象征神圣的树木,经常作为制作徽章等的图案。
每年的七月二十日前后是食用烤鳗鱼的土用丑日。这一习惯,据说是始于江户时代的兰学者(通过荷兰语研究西方学术)平贺源内为开鳗鱼店的朋友亲自写了一张土用丑日的广告,之后鳗鱼店的生意大好,使得食用烤鳗鱼的习惯延续至今。在这一天除了食用烤鳗鱼之外,据说有些地方还食用名字里带有“う”(同日语中鳗鱼的第一个发音)的食物,如瓜果、梅干以及乌冬面等。
闷热感犹如层层缠绕在身上一般挥之不去的酷暑时节。“溽暑”表示闷热,“土润”表示从地下蒸发出水分的样子。夏日集中的降雨润湿了地面,大量水分蒸发,产生出闷热潮湿的空气。
“青草散发热气”这一季语与“土润”有着相同的意思。“青草散发热气”形容在茂盛的草丛中散发出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气味和湿气。长久以来,前人对于这种热气蒸腾、气促憋闷的酷暑,都是以洒水和冲凉等各种生活中的小智慧来度过的。然而,如今到处都是柏油马路,即使是到了傍晚暑气依旧不散,似乎也很难再利用前人的智慧了。
当人们感到呼吸犹如吸入暑气一般的时候,草木却正在扎扎实实地扎根,努力地充分吸收水分而使叶子逐渐变得浓绿。田地里播种的农作物,为了秋季的硕果,也在此时贪婪地沐浴吸收着太阳的恩惠。
是指即便在晴朗的日子里也会突降大雨的时节。
这个时期,滚滚涌现的积雨云一旦形成,就会突降雷阵雨。虽然骤雨过后,习习凉风可以暂时缓解一下持续的暑气,然而酷暑却并未远离。对骤雨过后的那种独特芳香,会萌生出一种怀念之情。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游击型暴雨(短时间内在局部地区的大量降雨)的强降雨给各地带来了很大的灾害。这与自古相传的“大雨时行”的旨趣还是有些不同的。
在日本东北地区的三大夏季祭典中,青森的睡魔节和秋田的竿灯节正好处于这个时节。在青森的睡魔节,人们拉着搭载着被称为睡魔的巨大偶人灯笼的彩车,彩车旁还有“舞女”在狂欢乱舞。
秋田的竿灯节,是将许多灯笼串吊在竹竿上比作稻穗高高举起,还有的会将竿灯顶在额头上、系在腰上或扛在肩上做一些值得观赏的精彩表演。睡魔节和竿灯节都属于日本指定的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特意前来观赏的人潮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热情洋溢的号子、鼓点声,像是要吹散夏日的闷热酷暑一般,响彻大街小巷。
文/(日) 浜 裕子
相关阅读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 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