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文/潘彩霞

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来到中国,与毛主席相谈甚欢。第二年,他再访中国,离开时,意犹未尽。

回到英国后,蒙哥马利潜心写作,在《三大洲》一书中,他详细记录了访华见闻和观感,并指出:“从长远看,世界和平的关键在中国,中国必将作为大国强国屹立于世界。”

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是载入史册的二战名将,除了在军事生涯中留下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等杰作,他在回忆录中,还留下一个令人称颂的爱情故事。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

1926年,因在军事训练中表现出色,蒙哥马利调任坎伯利参谋学院教官,上任前,他去瑞士度假。

那天,望着远山上的皑皑白雪,他突然来了兴致,抓起一把雪捏成雪球,使劲向一个木桩砸去。“啪”地一声,雪球碎裂,雪花四处飞溅。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叫“好”的声音。回头一看,是一位皮肤黝黑的女子,虽然容貌并不出众,但看上去非常活泼,充满活力。

面对女人,蒙哥马利一向严肃拘谨,以致38岁了,还是孑然一身。但此时,他却被她的热情感染,不由自主送上一个微笑。

交谈中得知,她叫贝蒂•卡弗,是个艺术家,擅长油画、水彩画和雕塑。她的丈夫是名军人,在一战中阵亡了,她是带着两个孩子来度假的。

那些天,蒙哥马利非常热心,他主动教贝蒂的两个儿子学习滑雪。欢笑声中,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家庭温暖,这让他非常留恋。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蒙哥马利与贝蒂

蒙哥马利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母亲脾气非常不好,对他的顽劣总是大声斥责:“伯纳德,除了当炮灰,你将来什么也做不成,做不来!”

诅咒伴随着整个童年,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中,蒙哥马利性格孤僻,经常搞恶作剧,惹是生非。14岁,在母亲的反对声中,他选择了学校的陆军班,给同学留下“凶猛、冷酷”的印象。

四年后,他如愿考入桑德赫斯皇家军事学院。尽管个头不高,成绩不好,但他却坚定了自己的抱负:“总有一天,这所学校将要因我而名扬天下!”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童年蒙哥马利

毕业后,蒙哥马利走上一战战场,在与德国军队的对垒中,因勇猛顽强,逐渐崭露头角。

一战结束后,他对军事理论产生极大兴趣,把全部身心都扑在学习上。在军官们流连于社交和宴会时,蒙哥马利已经晋升为正式少校。

他有一个英雄梦。然而,在军队里,他的性格乖张,对上级爱理不理,人缘非常差。另一方面,他又像个严格的清教徒,既不抽烟也不喝酒,风流韵事更是丝毫不沾边。

对女人,蒙哥马利完全没有兴趣,私下里,军官们打趣:“军队就是蒙哥马利那家伙的老婆!”

对此,蒙哥马利完全笑纳:“陆军和天主教一样,一个人若真的对他虔诚,就得保持独身,你不可能做一位好军人,同时又是一位好丈夫。”

贝蒂的出现,摧毁了他的信念。

从瑞士度假归来,贝蒂的身影已经刻进蒙哥马利的脑海,他决定去寻找她。

整整一年后,蒙哥马利再次来到瑞士,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他真的等到了贝蒂和她的两个儿子。而在他们看来,他就像从未离开,始终等在那儿一样。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蒙哥马利

重逢非常愉悦,这一次,蒙哥马利被贝蒂的坚强和乐观完全吸引。终于,他鼓起勇气向她表白。不料,贝蒂把面色一正,说:“如果你是同情我,那请你走开,我不需要同情!”

面对拒绝,蒙哥马利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他拔出腰间的佩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如果我背叛了你,就让我死在自己的枪口下!”

贝蒂被他的真诚打动,他们开始了交往。然而,她的家人朋友却认为,一个40岁才做到少校的男人,只能算无名之辈而已。

贝蒂却越来越欣赏蒙哥马利,以一个艺术家的敏锐,从他身上,她看到了才华和创造力。一个春天过去,感情水到渠成。

因自幼对家庭生活缺乏信心,蒙哥马利迟迟不敢开口求婚。贝蒂理解他,她决定为他制造一个开口的机会。

很快,复活节到了,贝蒂提议,和蒙哥马利一起到儿子的学校看看。路上,她低下头为难地说:“亲爱的,人们都在对我们俩窃窃私语,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了。”

情急之下,蒙哥马利脱口而出:“别傻,贝蒂,我爱你,我要娶你!”

不久,《泰晤士报》刊登了他们的结婚启事。那时,蒙哥马利已经是中校了。

蜜月幸福无比,在什罗浦郡,他们白天一起玩高尔夫球,一起游山玩水;晚上一起读小说,听音乐。贝蒂性格开朗,笑口常开,她像阳光一样,照亮了蒙哥马利的生活。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婚后,蒙哥马利给予两个继子独特的父爱,他教他们做饭、清扫,用军人的作风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唯独对贝蒂,他极尽宠爱。他从不让她做家务,让她有时间去画画,去做她喜欢的事。在朋友们眼里,这对夫妻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1928年,儿子戴维出生,蒙哥马利有了更多的生活乐趣。驻防巴勒斯坦时,他带着贝蒂和儿子一同前往,他们到处观光游览,儿子茁壮成长,贝蒂快乐作画,家庭幸福无比。

生活温馨又多彩,这是蒙哥马利成长中从未体验过的,童年阴影逐渐淡化,曾经专横霸道、难以相处的他,开始变得宽厚、大度,富有人情味,并且,难得地幽默起来。

一次,在营里的晚会上,两位列兵模仿蒙哥马利和另一位军官,表演惟妙惟肖,赢得满堂大笑。蒙哥马利也笑了,他站起来,指着那位模仿他的列兵说:“有这种本事,怎么可以让他当列兵,升他下士!”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这样的亲切,为他在部属心中赢得了好感。在晋升上校的考核报告中,上司也给予褒奖:“伯纳德•蒙哥马利中校富有活力与雄心,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官。”

军功章,有贝蒂的一半。她给了他生命中最需要的东西:无穷的爱,和对其才华的信心。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1937年6月,蒙哥马利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军衔升至少将。因为要指挥演习,他必须和部队在一起。

在营房附近,蒙哥马利找了一家旅馆,把贝蒂和儿子安排在那儿。那是个度假的好去处,出门就是沙滩,他希望贝蒂可以过得悠闲点。

然而,蒙哥马利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安排,竟铸成了难以弥补的大错。

那天下午,贝蒂和戴维在沙滩上玩耍,她的脚突然被不知名的虫子叮了一下,当晚便开始肿痛,不得不被紧急送到医院。

演习在即,蒙哥马利白天管理部队,晚上,则驾车一百多英里去医院陪伴贝蒂。可是病情很快恶化,贝蒂时有昏迷。后来,蒙哥马利不得不放下工作,用全部时间来陪伴她。

病床前,他虔诚地诵读《圣经》,希望上帝能保佑她。不幸的是,即使做了截肢手术,毒素仍然攻击到了肺部。

1937年10月19日,贝蒂在蒙哥马利怀里安然逝去。在她渐渐冰凉的脸上,蒙哥马利印上最后一吻。那一天,他为她诵读的,是赞美诗第23首。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葬礼上,蒙哥马利没有邀请任何人,他要一个人向心爱的贝蒂告别。他的脸上,没有眼泪,看不到哀伤,只向着墓碑行了一个久久的军礼。

两天后,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在仪式中和坟墓旁曾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我实在忍不住,恐怕当时我已完全崩溃。我每次想起她,都黯然泪下。”

一连几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陷入深深的自责。后来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我的灵魂在极度苦痛之中抱怨、呼号。我全垮了,我好像堕入一片黑暗之中,心灰意冷。”

唤醒他的,是责任,对孩子,对工作。

“我开始懂得,上帝是按他自己的方式行事的,这一定是他的旨意。作为朴次茅斯驻军司令,我要对人们、对我的旅负责,我体会到必须继续工作,这也是为了戴维着想,目前我们在世界上是孤独的,他只有我。”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蒙哥马利和儿子

时间是良药,从悲伤中走出后,蒙哥马利精心抚育三个孩子,全身心地投入部队工作。

有人猜测,他很快就会续弦。对此,蒙哥马利回应说:“我不相信一个人能有两次恋爱,像我过去这样的爱是不可能有第二次的。”

他永远告别了情场,只有军事是他的兴趣。二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部参加了多次战役,先是在阿拉曼战役中,一举打败德国名将隆美尔,后来,又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的胜利。

因战绩非凡,蒙哥马利晋升为元帅,成为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战争结束后,他声名大噪,每天都能收到许多信件,大多是女性表达爱慕之情的。但蒙哥马利毫不动心,一一婉拒。

丘吉尔劝他:“蒙哥马利将军,整个英吉利都不希望你的后半生是孤独的。”

蒙哥马利严肃地回答:“作为一个军人,我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男人,我永远不会背叛爱情!”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

和女学员在一起

1958年,蒙哥马利退役,开始撰写回忆录。在自传中,他提到了生命中那短暂又唯一的爱情:

“眼泪不是表达爱情的唯一方式,而忠诚是爱情的最好证明。爱上一个女人就不能再爱上另外一个女人,就像我手中的枪,只能有一个准星。”

1976年3月25日,一代名将在英国伦敦去世,享年89岁。

相伴10年妻去世,独自养3孩,被劝再娶时,蒙哥马利:永不背叛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