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问你,在华外商要求带自己妻子过来陪同,你能同意这么做吗?你肯定会奇怪,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当然可以啊。然而在清朝,却偏偏就有这么一项明令禁止的荒唐政策,规定西方“夷妇”不得入华,包括在华夷商的家眷,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政府一直对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有所不满,其中就包括对来华外商携带女眷的管控太过严格。外国商人带妻子远渡重洋而来,自己能进口岸,妻子却只能留在船上。这给清政府招致了很多不满。最后有两个洋人就以实际行动反抗了。其中一个就是拥有600吨大船的荷兰商人“老连”。老连一家人从荷兰坐了十个多月船终于到达狮子洋,没想到这时候就接到了禁令,老连自己可以进广州,妻女却不准上岸。这下把老连愁坏了,赶紧托荷兰商馆向广州政府求情,妻女都远道而来了,怎么能留在船上呢?心急的老连一时等不到回话,只得私自带妻女从澳门进入了广州。事态瞬间就严重了。但广州官员考虑到老连是“大班”,决定不予以惩罚,前提是必须把女眷带回澳门去住,反正那边都是洋人,回你们该呆的圈子吧。老连只得照办了。
这件事发生过后,广州政府就出台了明令,往后夷商来中国,必须搜查船上有没有外国女眷,有的话要么就送去澳门,不愿意委屈女眷的话就各回各家,别来做生意了。如果我方相关官员故意替洋人隐瞒事实的,就惩罚官员。这件事就消停了一段时间。此后又过了几年,由于各种原因,乾隆下令,四口从此只开设一口,往后外来船只要进行贸易的,只能从粤海关收泊。接着又两年过去,广州政府出台了更加严厉的针对外商的规定,“夷商只能住在商馆内、不能在广州过冬、女眷不能带到广州只能留在澳门、不能坐轿子、不能学中国话”等等令人哑口无言的铁令。在种种违背西方自由民主开放思想的条令下,外商们的不满情绪愈积越多,有一个外商就抱怨过,这些中国官员把我们简直变成了修道士,在广州,你别想碰到女人。
八十年过后,又有一个“老连”向清政府发起了挑战,不同的是这次他是已经知道禁令却故意挑衅。此人为英国一公司在华主席,名盼师。盼师对中国政府封闭无人道的对外政策强烈不满,遂勾结一个当地行商为他提供轿子,而他公然携夫人坐轿子在广州大马路上招摇过市。严重挑战了广州政府的威严。广州官员责令盼师带夫人去澳门,却遭到了盼师的拒绝,他写信给广州政府,控诉其不允许外来商人携带合法配偶入境的行为是不符合人道的,是对外国人的侮辱。这封信却被广州政府直接无视了。政府官员传命,三天内不带妻子去澳门,就派士兵赶你们走。这下英方很多人都被惹恼了,第二天他们召集了很多武装人员进入商馆,矛盾似乎即将爆发。不过好在这时盼师所在公司派人来传话了,表示不支持盼师动武。最后双方调停,广州政府假借盼师妻子身体抱恙为托辞,放他们在广州呆了几个月,总的来说,兵戈相见的结果就是盼师胜利了。
此后鸦片战争很快爆发了。中国近代政府签署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里,就明确了关于准许外国人带女眷来华的条例。此时的清政府自身难保,也没心思管那么多了,就签了了事。其实说了这么多,相信对于清政府一开始为什么视外国女人为洪水猛兽的原因,大家心中也大致了解了。一点就是当时中国风气过于封闭,受不了外国女人暴露的衣着和自由的言行举止,认为有伤风化。还有一点就是不让这些外国商人们带女眷,就可以有效防止他们在中国滞留过久。就因为这两点原因,清政府就选择禁止外商带女眷了,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开放自己的思想,学会“海纳百川”的气魄,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也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