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有个新名词叫“带货”——请知名主播或明星通过线上网络的形式将商品“卖断货”。而在没有直播平台之前,请公众人物代言产品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其实,早在古代就有通过“名人效应”成为“爆款商品”的故事了。

明代 仇英《人物故事图 · 吹箫引凤》
故宫博物院 藏
01
赵飞燕丨留仙裙
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擅长舞蹈,而且体态轻盈,瘦到什么程度呢?传说她可以掌上起舞。有一天她穿着南越国进贡的云莺紫裙在太液池为皇帝表演歌舞,突然刮风起一阵风,眼瞅着赵飞燕就要起飞了,汉成帝赶快让人把她拽下来。虽然场面一度狼狈,她的裙子也被人抓皱了,但却歪打正着成了“爆款”——当时的贵族小姐们谁要是没有个同款“留仙裙”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明代青花吹箫引凤仕女图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02
安乐公主 · 李裹儿丨百鸟裙
唐中宗李显是个“女儿奴”,命人做了百鸟之裙送给安乐公主。这种裙子需要很多鸟的羽毛和金线捻成的丝织成,李裹儿穿上瞬间轰动全国。虽然这种“高级订制”异常珍贵,但依旧抑制不住人们追求潮流的心情——整个长安城无论贵族贫民都扛着武器工具去林子里打鸟,但是多少鸟才够织一件百鸟裙呢?眼看鸟就要被打光了,皇帝才不得不下禁捕令,保住了终南山的生态环境。
清乾隆 洋彩锁子锦地开光吹箫引凤大盘
观复博物馆 藏
03
弄玉丨飞仙丹
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因为她的推崇,引得姑娘们疯狂“剁手”,也让一种水银“蜜粉”一度成为了当时的“断货王”。
我们现在都知道化妆品中汞超标就会引起中毒,但当时的人很单纯,认为涂在脸上,肤色马上就能白上好几个“色号”太神奇了,简直就是那会儿的“黑科技”。其实这种轰动也能理解,毕竟“一白遮百丑”的道理姑娘们自古就懂,为了美白无所不用其极,似乎是东亚女孩儿们的终身追求。
明晚期 掐丝珐琅吹箫引凤纹折沿洗
自从这种美白蜜粉畅销后,后世类似的产品就没断过。比如,赵飞燕的“露华白英粉”,杨贵妃的“贵妃粉”等等,而这些都少不了水银的功劳。之后虽然也研制出了不含水银的化妆品叫做“胡粉”,不过也只是将汞换成了铅而已。
弄玉除了爱漂亮以为,还非常有才华,是个吹箫的高手。据说,秦穆公也是个“女儿奴”,对女儿弄玉的疼爱可谓百依百顺,还为她造了一栋楼,叫做“凤楼”。有一天,弄玉在阁楼上正吹着箫,突然听到有另一个箫声与自己相合,一直合奏到了晚上才罢。巧的是,弄玉睡下后,居然就梦到了与自己合奏的那个少年。少年骑着彩凤飞来,对弄玉说:“我是住在太华山的萧史,非常中意卿的箫声……”,说着便吹起箫来。弄玉听得入迷,随后也赶紧拿出自己的箫,俩人又合奏到了天明。
美梦醒来,弄玉便害了相思病,这可急坏了秦穆公,爱女心切的他派人去华山寻找,没想到还真就找到了这个人,最终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这段佳话很快在秦国传开,大家都赞这对神仙眷侣,同时也引得民间老百姓开始喜欢音乐舞蹈。可好景不长,很快就有大臣上奏制止这种行为,毕竟两军阵前打仗不是尬舞,担心这种过度娱乐的社会风气会影响士气。弄玉听闻,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与萧史一起去了一个人们找不到的地方。
浪漫的古人认为,弄玉和萧史是双双飞升成仙了。而理性的后人则猜想,很可能是二人使用了过量有美白功效的“飞仙丹”而造成了慢性汞中毒,才双双“驾鹤西去”了……
明崇祯 青花吹箫引凤图瓶
中国三峡博物馆 藏
古人“追星”和“代言”的故事还有很多,一口气可说不完。大家还知道哪些古人“带货”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