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一条长只有二三百米的古道遗址,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保文物

汉唐的洛阳和长安是两座国际大都市,连接洛阳和长安的道路曾经是商旅云集,车轮滚滚,不过,这条古道到现在大部分是不存在了,保存完好的只有区区几百米,显得格外珍贵,因此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

河南一条长只有二三百米的古道遗址,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保文物

这条古道路就是崤函古道,开通时间有5000多年了,从广义上来说,崤函古道是指洛阳到西安之间的道路,从狭义上来说,崤函古道是指河南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当然,由于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变迁,广义上的崤函古道已经是不存在了,只有狭义上的还保存完好。

河南一条长只有二三百米的古道遗址,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保文物

崤函古道不是一个或者说两个朝代所完成的,至少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古道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古道是借助自然地势修筑而成,后来历朝历代经过不断完善,才真正完成的。从西周年间一直到北宋时期,崤函古道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后来两京道路改道了,这条路才慢慢被放弃了。

河南一条长只有二三百米的古道遗址,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保文物

崤函古道离三门峡有30多公里远,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古书记载长四百八十里。秦朝两汉隋唐时期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一切交流与流通,崤函古道成了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古代无论是皇帝百官,还是平民百姓,来往两京都是走这里过,崤函古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京畿大道。

河南一条长只有二三百米的古道遗址,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保文物

春秋时期著名的秦晋之战就在这里,唐代杜甫曾在古道附近这里夜宿,亲眼看到官兵抓人去当兵,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如今的崤函古道只有石壕段的二三百米保存比较好,2014年崤函古道石壕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成为第八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一条长只有二三百米的古道遗址,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保文物

这一条古道成为丝绸之路的真实记录者。现存古道遗迹长约几百米,路面宽3米至6米,还可以看到山坡上车轮长期碾轧而形成的辙痕,是车轮在石坡长期压辗而成,印痕清晰可见,车轮印痕全长约100余米,虽经风雨剥蚀,依然如初。这么深的车轮痕迹,可以想象当年的交通是有多么的繁忙。

河南一条长只有二三百米的古道遗址,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保文物

“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昔日繁华的古道,而今显得那么落寞。看似普通的一条古道,却能成为世界遗产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看来也只有崤函古道能做到了。当游客踏上此古道时,看着这里的一切,思索依然能回到千年前,仿佛看到了骏马嘶鸣,疾驰的马车自远方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