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榧和西施有什么关系?

在众多的干果中,我首爱香榧,是缘出有因的。

金秋九月,我应绍兴朋友诚邀,去探访绍兴会稽山千年香榧林。我国香榧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产地就在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脉中部一带。走进香榧林区,姿态奇异、观赏价值极高的古香榧树在你眼前静候观视,有的盘根错节如坐地来佛,有的内膛空虚如宰相撑船,有的折肢断臂如西方女神。

我和朋友徜徉在香榧林中。面对如此诱人的香榧树硕果累累,岂可望梅止渴仅限于饱眼福?正好朋友的亲戚家在林区东北角有多株香榧树,于是朋友带上我这个不速之客,往他亲戚家走去。

没走多远,我们在村中一座三层楼高的黛瓦白墙别墅前立定。还未跨进门槛,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他家正在加工炒香榧。诱人的香味,不容得我先去参观炒房,而是循着主人的招呼声径直朝客堂走去。

桌几上主人早早摆好一盘香榧果,颗粒饱满,褐色肤体上透出金黄丝斑,诱人极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颗香榧,送进嘴里,“磕磞”一声,将香榧咬得粉身碎骨,壳体与肉体混杂在一起,难于分辨拣食。朋友哈哈大笑起来:“你虽然是个高工,但吃香榧的技术却是个普工水平啊。”我惊讶地望着朋友,看他能亮出什么“瓷器活”来。

只见他拾起一颗香榧,先是在颗粒的大头端左右寻找某个点,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在前后对称处用力一捏,“啪啦”轻轻一声,果壳应声而破,分成较为完整的两大片,露出的果肉上裹着一层薄薄的黛色“睡衣”。他利用壳体顺着果肉身体轻松一刮,“睡衣”脱落了,果肉完整露出。这个时候,将其送入口中,才算是完成了一位品尝高手的全部表演。

还有如此高技?我情不自禁问朋友,此技艺是谁发明的。他告诉我,这事可能和西施有关。当地传说西施小时候,与邻里姐妹们一起去城里玩耍,走进一家店铺,山货琳琅满目,有一堆干果上插着标签,上面写着“香榧”二字。其中一个小姑娘问店主,多少钱一两?店主看她们是小姑娘,知她们指嫩力薄,便开玩笑道:你们谁要是能用两个手指头揿破香榧壳,我就随你们吃,不要钱!姑娘们听了,都争先恐后地拿起香榧,使尽吃奶的力气按香榧壳,都无济于事。这时,西施发现香榧头上有两个白点,好像两只眼睛,她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捏,壳就裂了缝。原来,香榧壳上两个点是排泄孔,两边是香榧生长的中缝,用力一揿,中缝自然裂开了。因此,在绍兴,香榧的这两个“眼睛”被称作“西施眼”。

听完朋友的介绍我依样画葫芦,再次拿起桌上盘中的两颗香榧,轻轻一捏,果然壳子就沿着中缝裂开,露出果实那金色的身肤。无论是先人发明了香榧树的栽培,还是今人对香榧树品种的改良培育,甚至连美女西施的啖食技艺,都是香榧的好故事。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卢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