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文: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说到前秦,那就要说到苻坚了,大家都知道历史书上学的淝水之战,主角就是苻坚。回顾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战争中前秦大败,苻坚被杀,前秦元气大伤,不久就灭亡了。历史书上只用了寥寥几笔就将一个王朝的衰亡粗略带过,毕竟在磅礴的历史河流中,这个王朝实在存在的太过短暂了,只有四十四年。事实上当、时的东晋,国家分崩离析,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各自为政,前后建立起了十六个国家,还有一些小的民族,总共至少有二十六个政权,且都昙花一现,也不怪历史书上对这一段不做赘述。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毋庸置疑的是,这短暂的历史也同样可以是精彩纷呈的,并且还出现了一位堪称乱世枭雄的人物。翻开历史的卷轴,回看1700年前的神舟大地,此时的前秦,在苻坚上位之后,在内崇尚儒学,奖励文教,在外砥兵砺伍,国家一度所向披靡。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连连征战下,苻坚顺利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国势一度达到鼎盛的状态,甚至只差一步,就可一统天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也就是这一步,氐人就将成为首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这是何等的荣耀,一直以来,少数民族都被成为蛮夷,居塞外苦寒之地,而如今就要当家做主,简直就是古往开来第一回,完全可以看作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与飞跃。那么为何一个看起来蒸蒸日上,国力强盛的国家会因为一次战争的失败,而就戛然而止呢,为何会突然间走向灭亡呢?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既然说到这,那就要好好聊聊苻坚这个人,历史上的苻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淝水之战又为什么会失败呢,前秦的灭亡这个锅究竟应该由谁来背负呢?

文治武功,乱世枭雄

《晋书》里对苻坚的描述:

“有神光自天烛其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阳’……年七岁,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

可见,苻坚从小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才能,并且如大多的草根帝王一样,都有着神奇的出身。且先抛开出身这一点不谈,不过他从小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倒是伴随了他的一生。在我看来,他聪明却又不够睿智,胸怀广阔却缺乏决断。很多历史因视晋为正统,对苻坚的评价有失偏颇,而抛开正统不谈,苻坚是个难得的雄才大略之人。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他继位后,修政练兵,任用王猛。王猛,何许人也,汉人,而苻坚是氐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要是换了别人,别说重用,不杀了你就该感恩戴德了,但是苻坚没有,反而及其信任王猛,王猛也确实不负众望,为前秦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事实上不光王猛,在他的朝廷上,还任用了很多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甚至将战败国的皇帝都纳为己用,包括后秦的姚苌、后燕的慕容垂、北魏的拓跋珪这些后来的皇帝,都曾在苻坚的朝廷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苻坚的宅心仁厚历史上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但是仁厚过了头,就成了妇人之仁了,好人是当不了好皇帝的。若是他知道就是他留的这些人,日后可能会倒戈相向,要了他的命,毁了他的国,不知他还会不会留下他们。他想的很简单,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对你好那你是不是也应该感激我,大家成为一家人啊,何必打打杀杀,算计太多嘞。殊不知国恨家仇,岂是给几个甜头就能解决的。

苻坚还有一个特点,一意孤行,当时苻坚想要攻打晋,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晋虽然气数已尽,但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民心所向,当时前秦内部矛盾重重,各股势力虎视眈眈,就在等待一个机会突然扑上来。但是此时的苻坚哪听得进去,就想灭了前燕,又灭了前凉,其余各小部落,一时也无不慑服,“三分天下有其二”。一时间,雄心壮志,心情激荡啊。这就迎来了淝水之战,而他也为自己的固执己见付出了难以挽回的代价。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历史学家评价他:

“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然矜大好功,妇人之仁。”

司马光评价他:

“坚之所以亡,由骤胜而骄故也。”

苻坚屡战屡胜,一路顺风顺水,看不到风光背后,是劳民伤财,民乏财尽,这时候该做的是修养生息,可苻坚被骄傲冲昏了头脑,看不出繁荣背后的千疮百孔。此时的后秦,已经外强中干,只需轻轻一推,帝国大厦倾刻覆灭。 对于当时的苻坚来说,他只是沉迷于表面的浮华之中,却看不到未来自己将要面临的高耸山脉。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再看淝水之战,苻坚率八十万大军对战晋军的八万军马,看起来晋军不可能胜利,但它确实发生了。当时两军分列淝水两岸,于是晋军这边的谢玄就派使者跟苻坚说了,说哎呀你看你们这在岸边杵着,我们这仗怎么打,你往后退点,让我们上岸,我们再打。苻坚就同意了,当然苻坚也不是真的同意,毕竟他也不傻,他想得是等他渡了一半,杀他个措手不及。这方案听起来也没毛病啊,那就退吧,这一退坏事了。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刚刚说了,苻坚有八十万军马,但这八十万军马却是各个部族凑出来的,而苻坚这个人呢,性格也是真的好,对待战俘,别人都是一杀了之,他倒好,只要你投降,不但不杀,还留人做大将,心也是够大的。那你再来看看这八十万大军,这哪是大军,简直就是乌合之众啊,将领各怀异心,这仗还怎么打。苻坚下令军队后退,前面的军队后退,后面的不明所以,这时军队里一个从晋军投降来的人叫朱序大喊:“秦军败矣!秦军败矣!”一时间军队大乱 ,丢兵弃甲,四处逃窜,所以说乌合之众嘛。一场仗,八十万对八万,事实上还没打起来就败了。对于苻坚来说,显然是有些荒唐与不知所措的。

从这里看,淝水之战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事实上它并不是个奇迹,有时候,看起来“大”,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强大,甚至越大就越难以控制与把握。一支军队,人越多,机动性就越差,有时候军队内部会滋生出新的小团体,因而如何充分调动一支庞大的军队,让他们服从军令,想想都不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萧何夸韩信时说到了“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句话夸韩信带兵厉害,而他的厉害之处是什么,就是他带兵越多越好,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带兵十万和带兵百万,后者的难度要比前者难度成指数倍增长,他需要有更大的格局,更深远的眼光,同时还要能注意到每个细节。如果做不到这些,只是单纯的抱团,无疑只是乌合之众,甚至不需要依靠外部力量,自己就会土崩瓦解,注定是不会长久存续的。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民族融合是个大问题

说到这,我们好像可以盖棺定论了,这前秦的灭亡苻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好像又不完全对,这隐隐之中,好像还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这一切,是什么?民族问题么?从上面讲述的这些看来,苻坚并非完美无过错,他也曾做过一些蠢事,他为什么要做那些呢?为了大一统啊!

但是这里的统一,不是简单的收归政权于中央,集结土地就完事了,这里面难得的是怎样实现民族融合,各个民族之间怎么达到和谐共处。民族问题有多难,看我们今天对少数民族的重视程度就知道了。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再来看苻坚做的,真的是用心良苦。他分成了两步,第一步,在北方区域也就是前秦占领的区域内开放共荣,不管什么民族,大家都一视同仁。苻坚也是从我做起,在朝廷内任用各个民族的人为官,大家共享繁华。

另一方面,苻坚知道,晋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具有合法性。于是软硬兼施,获得正统地位,再进一步推动民族大融合。所以除掉晋,实在不是他狂妄自大,而是要迫切实行的一件事。他不是不知道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危患,正是因为深切知道,才会不顾劝阻,一心伐晋。我想他还是有考量的,从淝水之战晋军派八万迎敌来看,晋确实是穷弩之末,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内部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了,仅仅被吓了一句,八十万军就溃散一团。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其实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光靠武力震慑得来的团结,也将会随着武力的消失而溃散。想要融合,也不是靠喊两句口号,大喊“我们是一家人”就可以真正达到目标的,违背事物发展规律,试图以蛮力扭转历史的进程,永远都不会走向成功。历史就是这个样子,所有逆着历史滚轮的方向,都将被历史倾轧过去,不论多杰出的人,都不会被赞颂,而最终成功的,都是那些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人。

西方有一个政治家叫做俾斯麦,他就讲过一句话,说国家就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所以国家的掌舵人、政治家,他就应该有那个船长的本事。船长从来也不认死理,船长也从来不讲总体解决方案,船长就是跟着时间的河流,该左就左,该右就右。根据当时当下的情况,做出最明智的判断。

参考资料:《晋书》

《资治通鉴》司马光

《中国通史》吕思勉

《中国通史简编》高强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

小编码字不易,喜欢的还请加个关注点个赞,存在很多不足,还请大家多多赐教,小编一定会虚心接受哒!

静水深流中的国家智慧,前秦的灭亡,该不该追究于苻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