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找古迹守护人#寒窑情愫

前些天偶尔在潘家园古玩市场,看到北方民瓷宋代磁州窑系的一个烧造瓷器的窑炉(模型),它造型简朴大方,古堡式窑顶,砖块和泥巴黏在一起的两个烟筒像在冒着白烟,孤顶开门,垒着的窑口,想象到窑内的通红炉火在燃烧。整个造型,栩栩如生。

看着这个窑炉,一股情愫涌上心头。

#寻找古迹守护人#寒窑情愫

从小听爷爷讲寒窑的故事,寒窑最早故事,听到的是以宋代王宝钏忠贞不渝的爱情,讲述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最终夫妻团圆的故事。

我记得老家村东也有一个废旧的砖窑。

听爷爷讲,这个窑有很长的历史了。过去进京赶考的穷人住不起店就夜宿在这里。还在当地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秀才住在这里,跟当地的一个民女姑娘有了孩子。这个秀才后来中了状元,这个姑娘带着儿子一路要饭,进京找他,起初他不认,无奈之下姑娘就脱掉孩子的鞋子,让他看他与孩子分别时,他们在孩子脚丫子上咬的得牙印,最终,这个状元朗还是认了自己的孩子,后来这个孩子也做了大官。

#寻找古迹守护人#寒窑情愫

还有一个要饭的人也在这里住过,给本村一个园外的女儿怀上了孕。园外朗为女儿身世所迫,将这个叫花子,招为插门女婿。

小时候曾记得,小孩子不守规矩,有时钻到窑里看看,偶尔还看到男女在里面搂搂抱抱,多数情况是看到地上铺的麦秸,生有柴火,有人躺睡的痕迹,而看不到人。还曾记得有,这个窑里,垒起过几个房间的印象。

#寻找古迹守护人#寒窑情愫

村里有个男子叫大黑,还有个叫大白,村民给他们俩起的外号,叫“大黑不黑,大白不白”, 可见大黑长的不怎么帅,因为农村把白当成帅,把黑当成丑。大黑有个相好的,村民送她叫大芹,可能是给小二黑结婚有关吧,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大芹,一听就知道他们俩有啥关系了,这肯定是个村里有文化的人给他们俩起的名字吧,他们俩真的名字叫啥?人们也都记不得了。

#寻找古迹守护人#寒窑情愫

大黑和大芹他们俩就经常跑到这个旧窑洞里,寻欢作乐。后来他们在家长的干预下,各自都结了婚,也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关系一直没有断。文化大革命中,一次他们俩被捉双在窑洞里,女的挂上了破鞋,男的在旁边敲着唐罗游街。他们俩一时还成了“五类份子“,五类分子当时是指地、富、反、坏、右,他俩当时可能属于“坏”吧!跟五类分子一起扫街。

从那个时候起,这个窑炉,再没人关顾了,路过的人遇三急了,就进去拉屎撒尿的。

#寻找古迹守护人#寒窑情愫

从此,美丽的传说再也没有了。

附20年后再逛潘家园古玩市场:

一、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二、永乐青花花卉梅瓶与成化人物缸

三、燕下都遗存红陶大瓮

四、宋影青大梅瓶

五、大明宣德年制青花鸟食罐与嘉靖年制青花龙纹大缸

六、宋青釉弦文三足奁式汝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