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15岁考入黄埔军校,36岁成中将,如今孙女红遍全国,名字很耳熟

1909年,一个男婴在湖南醴陵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为刘咏尧。5岁起,刘咏尧就进入家塾读书,学习十分刻苦,10岁那年,考入湖南省立岳云中学,3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朝阳大学,刘咏尧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他15岁考入黄埔军校,36岁成中将,如今孙女红遍全国,名字很耳熟

若是按照这样的路继续走下去,喜好文学的他未来兴许会成为一名文学家,或是教育家,然而他身处的环境,改变了他的选择——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正值军阀混乱时期,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文学注定解救不了危亡中的国家。

经过慎重思考后,刘咏尧决定弃笔从戎,1924年,刘咏尧顺利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进入第一期第六队受训,这一年他不过15岁,是同期最小的学员。但年龄,从来就不是阻止他前进的障碍,自入学以来,刘咏尧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

他15岁考入黄埔军校,36岁成中将,如今孙女红遍全国,名字很耳熟

次年,刘咏尧毕业,他前脚刚走出校园,后脚就加入了东征队伍,凭着不怕死的劲儿,他被任命为冲锋队队长,多次负伤仍然不愿下火线,立下无数战功,故而被升为营长。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战事一结束,他立马远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这个班可不得了,被尊称为“理论家班”,左权、李卓然、屈武等人都是这个班出来的,在这里,刘咏尧结识了无数志同道合的人,能力也得到迅速提升。

1927年,刘咏尧学成归国,被任命为陆军中校营长,短短1个月后,就升为上校团长,这一年他不过18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咏尧不骄不躁,一路高升,其实他本想着可以继续上战场,组织上却将他调到了文职部门。

他15岁考入黄埔军校,36岁成中将,如今孙女红遍全国,名字很耳熟

虽是遗憾,但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担任宣传处副主任时,刘咏尧不但创办了剧社,还兼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中正学校校长,当年由他组织的全国童子军第一次大检阅,人数多达万余人,轰动一时。

1945年,抗战进入尾声,刘咏尧也因多年功绩,被国民政府授为陆军中将,年仅36岁。1949年12月,因一些特殊原因,刘咏尧前往中国台湾,从此以后,他便渐渐退出政坛,回归于家庭,只是闲暇时去一些大学当当教授,写写文章,他的《政治学概论》、《人生哲学论》、《经济学概论》等书,广受好评,刘咏尧也被称为“儒将”。

他15岁考入黄埔军校,36岁成中将,如今孙女红遍全国,名字很耳熟

别看刘咏尧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对待孙子孙女,那是无比温柔,特别是孙女刘若英,简直被他捧在手心里,刘若英曾回忆道,小时候自己犯错,被老师打了手心,爷爷知道后,气得要去找枪,对于刘若英而言,爷爷就是保护全家人的大英雄。

他15岁考入黄埔军校,36岁成中将,如今孙女红遍全国,名字很耳熟

后来,刘若英成了歌手,并且凭借着《为爱痴狂》、《后来》、《很爱很爱你》等歌曲,火遍大江南北,而爷爷最喜欢听她唱的,还属《黄埔军校校歌》,这也是老爷子一生中唯一能唱全的,最爱的歌。

虽然身处中国台湾,但老爷子一生都记着大陆,心系两岸关系,曾以中国和平统一协进会访问团名誉团长的身份前往北京访问,并多次呼吁黄埔的老同学们为两岸和平尽一份力,而且孙女每次来大陆演出,他都要再三交代:“这次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的,你要为两岸和平做出贡献知道吗?”爷爷的话,是刘若英的精神支柱,她也曾多次说过,自己如今的成就,离不开爷爷的教诲。

他15岁考入黄埔军校,36岁成中将,如今孙女红遍全国,名字很耳熟

1998年8月22日,刘咏尧病逝于中国台湾,享年89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