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卓不是杨康

14年前被拐卖的儿童孙卓,被亲生父母找到后,本应是皆大欢喜、众所乐见的消息,却不料后续争议不断,直到今天仍在微博热搜上常驻。

最大的争议来自孙卓本人的态度,与亲生父母相认后,孙卓的感受很复杂,既感到一定压力,又对亲生父母感到愧疚——但思考过后,他还是决定留在养父母身边,而且表示不希望养父母被判刑。

这一下引起轩然大波。

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替孙海洋痛心,替他十四年坚持不懈的寻找不值,继而对孙卓表示不满,觉得这孩子黑白不分不识好赖,更有甚者,干脆给孙卓头上安了四个字——“认贼作父”。

“认贼作父”?这四个字第一个让我想起的,是《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

“认贼作父”这顶帽子,杨康戴的确实是不冤枉的。

往私里说,完颜洪烈纯属见色起意,害死了自己亲生父亲,抢走了自己母亲,还对他隐瞒了十几年自己的真实身份;

往公里说,完颜洪烈是敌国高官,大金国与大宋是打个你死我活的仇敌。

打个比方,抗日战争,中国跟日本正打的不可开交,杨家被日本人害的家破人亡,完事杨康知道真相,还是一口一个“父王”,甚至继续帮着对方与自己国家为敌。

国仇家恨,妥妥都占全了。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杨康同学忍了,不但忍了,还很痛快地跟过去挥挥手做个告别,等母亲一死,再也没有半点心理负担,欣然做自己的小王爷去了。

杨康不愿回头的最大原因是四个字,“荣华富贵”。用丘处机的话说,“曾试过他几次口风,见他贪恋富贵,不是性情中人”。

哪怕自己亲妈告诉他真相,杨康看着落魄的杨铁心,心中念想最多的,还是王府中的锦衣玉食,自己当小王爷时的威风八面。

这是杨康的A面,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认贼作父的一面。

但杨康这个人其实也是有B面的。

我当然没有给杨康翻案的意思。

小时候看电视剧,看到杨康屡教不改,一条道走到黑地不回头,确实恨得牙痒痒。

但多年后,再读原著,却有了一点不一样的感想。杨康当然可气、可恨,不过书里有些情节,今天读来也让人不是那么舒服。

举个例子,郭靖与杨康结拜兄弟后,提议两人一块去刺杀完颜洪烈,杨康脸上稍微露出犹豫,郭靖立时“脸现不豫之色”,表示不满。

完颜洪烈该死吗?该死。

这是公理,让谁都得说该死,但问题是,完颜洪烈一定要让杨康亲手杀吗?

完颜洪烈害的杨家家破人亡是真,但他对杨康十八年的感情也是事实。

从书中看,完颜洪烈对杨康确实是视如己出,一口一个“康儿”,平时要啥给啥,一点不把他当外人,铁枪庙里见杨康中毒,不惜放下王爷身份,向欧阳锋下跪求解药。

这样一个人,要说杨康对他不产生父子感情,那是不现实的。

前脚真相大白,后脚就让杨康亲手去刺杀完颜洪烈,这真的合适吗?

但他身边的人,从郭靖到穆念慈,每个人都希望这位小王爷能够“一夜从良”,都觉得杨康理所应当对完颜洪烈充满仇恨才对。

按照这个逻辑,《天龙八部》中乔峰这种“恩怨分明,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得知自己身份,真应该手提重兵,南下灭了大宋才是。

但实际上,他到死都一直在为自己的契丹、大宋身份纠结挣扎。

说回孙卓。

很多人对孙卓的想法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孙卓当然应该“明辨是非”,当然应该“幡然悔悟”,最好是能够“大义灭亲”。

人们喜欢黑白分明、善恶有报的故事,这本是人之常情——但问题是,人不是纯粹理性的物种,更是充满感性的活生生的人。

人不是机器,不是拉一下开关,说开就开,说停就停。

从新闻上看,孙卓养父母和两个姐姐对他是相当宠爱的,总的来说,孙卓有一个还算完整和正常的童年。

对孙卓来说,过去十几年的感情是无法抹杀的事实,是不可能随着真相揭开就一笔勾销的。

更何况,孙卓根本不是杨康。

两人的故事有本质上的不同。孙卓没有背负杨康那样的家仇国恨,他也没有不认自己父母,对自己父母十几年来的艰辛,他是理解和感激的,只是他也做不到与养父母一刀两断。

不要忘了,对网上的围观者来说,这只是一个他人的故事,但对孙卓来说,却是自己要面对的真实人生。

每一句道德评判,对他人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对孙卓却是沉重如山。

孙卓的养父母应该受到法律惩罚吗?当然应该。

但孙卓要对他们由爱转恨吗?我想这个问题,只有孙卓本人才有资格回答。

金庸在另一本小说《侠客行》中虚构过一个叫“侠客岛”的地方。

简单说,对中原武林来说,侠客岛简直就是机械降神般的存在,两个岛主和弟子不但武功高的吓人,而且几乎全知全能,对江湖上的大小是非无不明察秋毫。

哪个门派行过侠仗过义,哪个组织何年何月干过什么坏事,甚至哪个掌门有几个私生子,都给你整的明明白白。

每隔十年,侠客岛便派出“赏善罚恶”二使,到江湖上惩恶扬善,教你做人。

青城派不服气,善恶二使一出手便将人家掌门人打死。

铁叉会偷偷躲起来?不行,给你找出来,满门被灭。

他们不但是捕快,还是法官,因为武功高,所以说你对你就对,让你改你就得改。

我想在很多人的武侠梦里,“赏善罚恶”二使就是能完美匹配他们设想的正义化身——主持正义,说一不二,指点江湖,皆如我愿。

今天的互联网,常常让我觉得充满了不挂名的“赏善罚恶”使。

在他们的“火眼金睛”看来,世界上的事都是清清楚楚、非黑即白,再明白不过,指点评判起来很容易。

因为事不关己,因为道德廉价,而制高点又总是容易占领的。

对于那些坚持孙卓是“认贼作父”的人,他们认为孙卓不明事理,我却觉得他们不太能理解什么叫感同身受。

看到微博上有位大V说,只有让孙卓和养父母脱离接触,彻底斩断联系,才能真正从精神上得到解救。

我很难想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倘若被逼着将整个童年连根拔起,这究竟是解救,还是杨永信的电击疗法?

说教评判容易,体会理解甚难。

对此,我想赵本山老师早就阐述的很清楚了,只有事儿真摊到了自己身上,才会明白——

“你跺你也麻!”

孙卓不是杨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