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博物馆传统老派?

还停留在文字展板和解说员讲解的时代?

观众获取展品信息只能通过遐想无法感知?

其实,博物馆早就用科技的力量,让传统焕发新生,尤其是具有主题融入性、实时互动性、公众参与性的互动艺术装置,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点之后,博物馆变得年轻化、富有艺术创造力。其中,通过创造艺术化的沉浸式展览,使游客徜徉博物馆,沉浸式了解历史,对知识产生敬畏之情。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场景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案例,将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场景,让观众回溯千年的历史;设计“知识展示+密室逃脱”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游戏的乐趣中获得个性化的文化教育体验;打造360°多媒体循环剧场,让观众在多维的空间中全面感知文化生命力。使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和娱乐体验达到最佳融合。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在沉浸式古代场景复原方面,将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中,创造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空间。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舟楫模型展览展示空间,通过互动屏、AR增强现实等多媒体交互技术展现古代舟楫的卓越风姿,打造“活起来”的展示空间。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体验空间,重塑大型古代舟楫,还原古代城市特色场景,打造虚实结合的古代大型沉浸式体验剧场。独创“三维版画”数字媒体语言,通过多视角的递进体验,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画”文化主题区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诗“文化主题区

在360°多媒体循环剧场上,以“循环时空”作为设计理念,创造移步换景的流动参观体验。以一艘船作为环幕媒体的视觉焦点,连接历史时间与展厅空间,通过循环环幕、循环造景、循环故事的方式串联起“水、运、诗、画”四个文化主题。

故宫博物院

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

在故宫的186万件文物中,《清明上河图》有着不可替代的国宝级地位,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中国历史画作。为了“让文物活起来”,2018年凤凰卫视与故宫博物院打造了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

这一展演挖掘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沉浸体验,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中国绘画史中,那些因年代久远难以直观感知的历史信息与艺术精华,在《清明上河图3.0》的多媒体长卷展厅变得“触手可及”。观众可以通过高清动态的长卷世界,研究舟船楼宇的精妙结构,看清每个宋代先辈的细微表情,感受当时汴京的先进与发达。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孙羊店沉浸剧场

《清明上河图3.0》展演也独创性地呈现了北宋的人文生活图景,孙羊店沉浸剧场首次将北宋的气息、光影、乐曲……在360度的全息立体空间中还原,窗外有流动的街市风物,宋人茶余饭后的闲谈吟唱环绕耳畔。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虹桥球幕影院:观众“穿过虹桥”,球幕的影片将会转为夜景

漫步过充满惊喜的春天雨巷后,观众还可以在4D动感的虹桥球幕影院 “坐”上一条大船,任河水划过脚下,柳枝拂面,感受汴河的繁忙,两岸的绮丽。

三星堆博物馆

与3000多年前的文物零距离

今年,网红三星堆举办了一场“博物馆奇妙夜”的活动,正式开启了三星堆博物馆的夜游模式,极致浪漫打造博物馆沉浸式体验。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在当晚的“三星堆奇妙夜”中,“奇遇三星堆”将三星堆博物馆变幻成为一个奇妙剧场,结合文物特征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在序厅,由“五位古蜀王”迎宾开场,通过蜀王的独白将嘉宾带到3000多年前的古蜀王国;在祭山图玉璋前,展现人神共舞的欢欣;在巨大的青铜立人像前打造“青铜军团”,特色各异的面具和整齐划一的舞步,展现古蜀国的威武;最后,在神奇的青铜神树前,九位少女化身“神鸟精灵”,以天籁之音将嘉宾带到空灵的天外世界。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从这些3000多年前的文物身上,游客可以感受到了古蜀先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沉浸式体验到三星堆文化的“浪漫”——华丽的丝绸,黄金的面具,和天地沟通的树,化作太阳的鸟,都浪漫至极。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现代多元的观赏体验

位于江苏南京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遗址外侧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主要以传达大报恩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为中心,创造性地以现代博物馆学的运营和展示理念进行功能的传达,突出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带来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游览的乐趣。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的展出方式上,以宗教与历史为主线,用科技数字化的技术营造一种符合场馆内容的氛围,将灯光、彩色绘画、雕塑等合理地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如有着六朝至明代金陵梵刹模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以及“莲池海会”的宗教题材展示场景,都旨在为博物馆的阐释主题提供更为现代多元,更符合观众兴趣的观赏体验。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随处可见穿着汉服进行展示与摄影活动的大小观众。博物馆提供汉服租借活动,将古代服饰文化传入现代社会,在博物馆场域中进行展示,是宣传古代文化精华的有效手段,也是现代社会的时尚风向,成为博物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真人cosplay古代人物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充分运用了该馆的文化资源,结合了现代旅游的一些创新点,带给参观者别样的深刻体验与认知。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不同时空的物种系统化地展现

漫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不仅会收获一场视觉盛宴,还会产生多重思考。迁徙、追逐、哺育……非洲象、狮群、长颈鹿和羚羊在1300平方米的步入式复原场景内,逼真再现生机勃勃的非洲大草原。超清动态影像与经典手绘背景画动静结合,讲述了从旱季到雨季、从晨光到日暮、悲壮而温情的非洲原野。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增强现实”技术使得观众在展区现场靠近陈列标本时,可使用智能手机观赏到马门溪龙、风神翼龙的“复活”,领略其在移动终端上“动”起来的奇特画面。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三个极端环境在博物馆内同一个空间里展现,秦岭一带不同海拔分布的动物在对应高低的树杈上活灵活现…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馆内的布局策划前后花费了约8年时间,运用数字化技术给观众带去沉浸式的体验是博物馆不断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将不同时空的物种系统化地展现在同一区域内会给观众带来直观的比较,比较产生问题,产生问题促进解决问题,这是教育流程的具象化体现。

法国戛纳“水下博物馆”

最安全,最沉浸式的“逛”博物馆方式

在法国戛纳市附件有一个“水下博物馆”,这是个要潜水才能看的“沉浸式”博物馆,在海的深处有一群巨大的灰色面孔,它们都闭着眼睛。这些位于海底的水泥雕塑是英国艺术家杰森·德卡莱斯·泰勒(Jason deCaires Taylor)在戛纳市附近新建的“水下博物馆”的一部分。雕塑位于水下3米深的地方,描绘了六位当地人的形象,从80岁的当地渔民到9岁的小学生。每座雕塑都高两米,重达12吨。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博物馆的初衷是呼唤大众认识到海洋所处的困境。同时,泰勒也希望这些人脸雕塑也能唤起人们关于身份、公众形象和外表背后的辩论。毕竟,这座岛的历史和法国历史上的“铁面人”传说息息相关。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目前,这片水域已经免费向潜水者开放,潜水者可以自由地在雕像间游泳并观察它们。在倡导社交距离的当下,这无疑是一种最安全,最沉浸式的“逛”博物馆的方式。

德国象牙博物馆

打开黑匣子的秘密

黑匣子(black box)作为电子飞行记录仪,记录了飞机飞行和性能参数。然而,此黑匣子非彼黑匣子,它似乎有种神秘的吸引力,让外界对它产生无限幻想。这是在德国象牙博物馆开放的黑匣子,一个具有历史和现代背景的沉浸式互动空间装置。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黑匣子内容源于半虚构的旅行日记,以摘录的形式描述了一段旅程。其结合镜子碎片和LED灯,为观众在60平方米的房间提供了沉浸式体验装置。观众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类似于旅行的体验,还可以积极探索文化奥秘。因此,有人评价说,这样的艺术装置,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身体实际旅行体验之感。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当观众进入关闭的黑匣子,被无数的镜子碎片组成的一片片镜面所包围,五个雕刻显示碑和LED灯呈现出抽象的图形动画,变成了暗室中唯一光源,20声道沉浸式声音系统定位空间音乐,观众从不同的视角反复感受声音,从零散的镜面表面和反射中构建新的图像,与声音产生连接,进入无限遐想中.......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整个展览,没有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只是将历史事实置于更大的主题和时间范围内,使观众与当前社会现象产生联系,以此激励观众暂时抛掉生活的烦恼,在片刻与自己单独相处的时间中进行独立思考。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印度尼西亚银行博物馆

建筑与历史投影带来的视听享受

印度尼西亚银行博物馆的陈列广泛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其以金融为切入点,介绍了印度尼西亚跌宕起伏的百年史,其中包括荷兰殖民、日本入侵,苏哈托铁腕治国等。一部建筑与历史投影相结合的沉浸式纪录片,通过投影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有趣历史故事。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该纪录片演示包括3D建筑演示和视频映射,以及VFX(视觉效果),观众可以在四个屏幕(右,左,前和下)上依次观看图像。这里不仅有建筑与历史投影相结合的震撼画面,更有经过特殊设计的音频系统。每扇门、每扇窗都与声、影效果巧妙结合,为观众呈现完美的视听盛宴。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此外,博物馆安装有投影触控效果,观众通过控制肢体来操控投影,和投影一起有趣的互动,仿佛跌跌撞撞的进入一段历史事件,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了解霸王龙其实很简单

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50周年庆典之际,举行了霸王龙:终极掠食者(T.rex:The Ultimate Predator )首个大型特展。逼真的化石和互动装置,将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具标志性的恐龙——霸王龙家族的演化故事和最新科学发现呈现给观众。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展览中,其以最科学准确的生命形象复原+1:1模型复原霸王龙。当恐龙高昂着头颅冲天一声嚎叫,观众好像穿越到了白垩纪时代,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拔地而起,恐龙站在陆地上对着他们嘶吼。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热点快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展,到底有多火?

21世纪的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展览空间,更像是一个创造文化、守护文化的开放场域。当博物馆从独白走向对话,通过优质的内容和沉浸式体验,吸引观众来此交流、感受。作为故事讲述者的博物馆,利用在地文化进行创造和创新,带来一段悠远的、科技感十足的故事。而作为故事聆听者的观众,在博物馆,不仅汲取了知识,更得到了情感与精神的满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