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傳統老派?
還停留在文字展闆和解說員講解的時代?
觀衆擷取展品資訊隻能通過遐想無法感覺?
其實,博物館早就用科技的力量,讓傳統煥發新生,尤其是具有主題融入性、實時互動性、公衆參與性的互動藝術裝置,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出現在博物館,成為網紅打卡點之後,博物館變得年輕化、富有藝術創造力。其中,通過創造藝術化的沉浸式展覽,使遊客徜徉博物館,沉浸式了解曆史,對知識産生敬畏之情。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場景
以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為案例,将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場景,讓觀衆回溯千年的曆史;設計“知識展示+密室逃脫”的互動體驗,讓觀衆在遊戲的樂趣中獲得個性化的文化教育體驗;打造360°多媒體循環劇場,讓觀衆在多元的空間中全面感覺文化生命力。使博物館的文化教育和娛樂體驗達到最佳融合。
在沉浸式古代場景複原方面,将在“運河上的舟楫”展廳中,創造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空間。
舟楫模型展覽展示空間,通過互動屏、AR增強現實等多媒體互動技術展現古代舟楫的卓越風姿,打造“活起來”的展示空間。
體驗空間,重塑大型古代舟楫,還原古代城市特色場景,打造虛實結合的古代大型沉浸式體驗劇場。獨創“三維版畫”數字媒體語言,通過多視角的遞進體驗,營造“人在畫中遊”的沉浸式體驗。
“畫”文化主題區
“詩“文化主題區
在360°多媒體循環劇場上,以“循環時空”作為設計理念,創造移步換景的流動參觀體驗。以一艘船作為環幕媒體的視覺焦點,連接配接曆史時間與展廳空間,通過循環環幕、循環造景、循環故事的方式串聯起“水、運、詩、畫”四個文化主題。
故宮博物院
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
在故宮的186萬件文物中,《清明上河圖》有着不可替代的國寶級地位,是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中國曆史畫作。為了“讓文物活起來”,2018年鳳凰衛視與故宮博物院打造了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
這一展演挖掘長卷原作的藝術神韻、文化内涵與曆史風貌,融合8K超高清數字互動技術、4D動感影像,以及各種藝術形态,實作觀衆與作品的多層次互動沉浸體驗,讓人們在新穎的感受中領略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中國繪畫史中,那些因年代久遠難以直覺感覺的曆史資訊與藝術精華,在《清明上河圖3.0》的多媒體長卷展廳變得“觸手可及”。觀衆可以通過高清動态的長卷世界,研究舟船樓宇的精妙結構,看清每個宋代先輩的細微表情,感受當時汴京的先進與發達。
孫羊店沉浸劇場
《清明上河圖3.0》展演也獨創性地呈現了北宋的人文生活圖景,孫羊店沉浸劇場首次将北宋的氣息、光影、樂曲……在360度的全息立體空間中還原,窗外有流動的街市風物,宋人茶餘飯後的閑談吟唱環繞耳畔。
虹橋球幕影院:觀衆“穿過虹橋”,球幕的影片将會轉為夜景
漫步過充滿驚喜的春天雨巷後,觀衆還可以在4D動感的虹橋球幕影院 “坐”上一條大船,任河水劃過腳下,柳枝拂面,感受汴河的繁忙,兩岸的绮麗。
三星堆博物館
與3000多年前的文物零距離
今年,網紅三星堆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奇妙夜”的活動,正式開啟了三星堆博物館的夜遊模式,極緻浪漫打造博物館沉浸式體驗。
在當晚的“三星堆奇妙夜”中,“奇遇三星堆”将三星堆博物館變幻成為一個奇妙劇場,結合文物特征打造沉浸式遊覽體驗:在序廳,由“五位古蜀王”迎賓開場,通過蜀王的獨白将嘉賓帶到3000多年前的古蜀王國;在祭山圖玉璋前,展現人神共舞的歡欣;在巨大的青銅立人像前打造“青銅軍團”,特色各異的面具和整齊劃一的舞步,展現古蜀國的威武;最後,在神奇的青銅神樹前,九位少女化身“神鳥精靈”,以天籁之音将嘉賓帶到空靈的天外世界。
從這些3000多年前的文物身上,遊客可以感受到了古蜀先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沉浸式體驗到三星堆文化的“浪漫”——華麗的絲綢,黃金的面具,和天地溝通的樹,化作太陽的鳥,都浪漫至極。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
現代多元的觀賞體驗
位于江蘇南京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遺址外側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博物館,主要以傳達大報恩寺遺址的曆史文化為中心,創造性地以現代博物館學的營運和展示理念進行功能的傳達,突出現代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帶來的博物館沉浸式體驗遊覽的樂趣。
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博物館的展出方式上,以宗教與曆史為主線,用科技數字化的技術營造一種符合場館内容的氛圍,将燈光、彩色繪畫、雕塑等合理地安排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如有着六朝至明代金陵梵刹模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以及“蓮池海會”的宗教題材展示場景,都旨在為博物館的闡釋主題提供更為現代多元,更符合觀衆興趣的觀賞體驗。
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随處可見穿着漢服進行展示與攝影活動的大小觀衆。博物館提供漢服租借活動,将古代服飾文化傳入現代社會,在博物館場域中進行展示,是宣傳古代文化精華的有效手段,也是現代社會的時尚風向,成為博物館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真人cosplay古代人物的博物館沉浸式體驗,充分運用了該館的文化資源,結合了現代旅遊的一些創新點,帶給參觀者别樣的深刻體驗與認知。
上海自然博物館
不同時空的物種系統化地展現
漫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内,不僅會收獲一場視覺盛宴,還會産生多重思考。遷徙、追逐、哺育……非洲象、獅群、長頸鹿和羚羊在1300平方米的步入式複原場景内,逼真再現生機勃勃的非洲大草原。超清動态影像與經典手繪背景畫動靜結合,講述了從旱季到雨季、從晨光到日暮、悲壯而溫情的非洲原野。
“增強現實”技術使得觀衆在展區現場靠近陳列标本時,可使用智能手機觀賞到馬門溪龍、風神翼龍的“複活”,領略其在移動終端上“動”起來的奇特畫面。南極、北極、青藏高原三個極端環境在博物館内同一個空間裡展現,秦嶺一帶不同海拔分布的動物在對應高低的樹杈上活靈活現…
館内的布局策劃前後花費了約8年時間,運用數字化技術給觀衆帶去沉浸式的體驗是博物館不斷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将不同時空的物種系統化地展現在同一區域内會給觀衆帶來直覺的比較,比較産生問題,産生問題促進解決問題,這是教育流程的具象化展現。
法國戛納“水下博物館”
最安全,最沉浸式的“逛”博物館方式
在法國戛納市附件有一個“水下博物館”,這是個要潛水才能看的“沉浸式”博物館,在海的深處有一群巨大的灰色面孔,它們都閉着眼睛。這些位于海底的水泥雕塑是英國藝術家傑森·德卡萊斯·泰勒(Jason deCaires Taylor)在戛納市附近建立的“水下博物館”的一部分。雕塑位于水下3米深的地方,描繪了六位當地人的形象,從80歲的當地漁民到9歲的國小生。每座雕塑都高兩米,重達12噸。
博物館的初衷是呼喚大衆認識到海洋所處的困境。同時,泰勒也希望這些人臉雕塑也能喚起人們關于身份、公衆形象和外表背後的辯論。畢竟,這座島的曆史和法國曆史上的“鐵面人”傳說息息相關。
目前,這片水域已經免費向潛水者開放,潛水者可以自由地在雕像間遊泳并觀察它們。在倡導社交距離的當下,這無疑是一種最安全,最沉浸式的“逛”博物館的方式。
德國象牙博物館
打開黑匣子的秘密
黑匣子(black box)作為電子飛行記錄儀,記錄了飛機飛行和性能參數。然而,此黑匣子非彼黑匣子,它似乎有種神秘的吸引力,讓外界對它産生無限幻想。這是在德國象牙博物館開放的黑匣子,一個具有曆史和現代背景的沉浸式互動空間裝置。
黑匣子内容源于半虛構的旅行日記,以摘錄的形式描述了一段旅程。其結合鏡子碎片和LED燈,為觀衆在60平方米的房間提供了沉浸式體驗裝置。觀衆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到類似于旅行的體驗,還可以積極探索文化奧秘。是以,有人評價說,這樣的藝術裝置,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身體實際旅行體驗之感。
當觀衆進入關閉的黑匣子,被無數的鏡子碎片組成的一片片鏡面所包圍,五個雕刻顯示碑和LED燈呈現出抽象的圖形動畫,變成了暗室中唯一光源,20聲道沉浸式聲音系統定位空間音樂,觀衆從不同的視角反複感受聲音,從零散的鏡面表面和反射中建構新的圖像,與聲音産生連接配接,進入無限遐想中.......
整個展覽,沒有豐富多彩的圖檔和扣人心弦的故事,隻是将曆史事實置于更大的主題和時間範圍内,使觀衆與目前社會現象産生聯系,以此激勵觀衆暫時抛掉生活的煩惱,在片刻與自己單獨相處的時間中進行獨立思考。
印度尼西亞銀行博物館
建築與曆史投影帶來的視聽享受
印度尼西亞銀行博物館的陳列廣泛采用了多媒體技術,其以金融為切入點,介紹了印度尼西亞跌宕起伏的百年史,其中包括荷蘭殖民、日本入侵,蘇哈托鐵腕治國等。一部建築與曆史投影相結合的沉浸式紀錄片,通過投影向觀衆展示了一個又一個的有趣曆史故事。
該紀錄片示範包括3D建築示範和視訊映射,以及VFX(視覺效果),觀衆可以在四個螢幕(右,左,前和下)上依次觀看圖像。這裡不僅有建築與曆史投影相結合的震撼畫面,更有經過特殊設計的音頻系統。每扇門、每扇窗都與聲、影效果巧妙結合,為觀衆呈現完美的視聽盛宴。
此外,博物館安裝有投影觸控效果,觀衆通過控制肢體來操控投影,和投影一起有趣的互動,仿佛跌跌撞撞的進入一段曆史事件,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
了解霸王龍其實很簡單
在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150周年慶典之際,舉行了霸王龍:終極掠食者(T.rex:The Ultimate Predator )首個大型特展。逼真的化石和互動裝置,将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具标志性的恐龍——霸王龍家族的演化故事和最新科學發現呈現給觀衆。
展覽中,其以最科學準确的生命形象複原+1:1模型複原霸王龍。當恐龍高昂着頭顱沖天一聲嚎叫,觀衆好像穿越到了白垩紀時代,看到郁郁蔥蔥的森林拔地而起,恐龍站在陸地上對着他們嘶吼。
21世紀的博物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展覽空間,更像是一個創造文化、守護文化的開放場域。當博物館從獨白走向對話,通過優質的内容和沉浸式體驗,吸引觀衆來此交流、感受。作為故事講述者的博物館,利用在地文化進行創造和創新,帶來一段悠遠的、科技感十足的故事。而作為故事聆聽者的觀衆,在博物館,不僅汲取了知識,更得到了情感與精神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