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尚玉之风,千古一同,南宋时亦然,对玉器的尊崇更在金器之上。追求时尚、讲究品位的社会风尚,使得玉器成为帝王将相、士夫富贾的珍爱之物。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青白玉莲苞形瓶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馆藏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南宋的玉器走向世俗化。南宋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商业贸易发达,手工业兴盛。新兴市民阶层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民间碾玉作坊和买卖玉器的店铺林立。《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临安有一家“七宝社”,经营玉带、玉碗、玉花瓶、玉束带、玉劝盘、玉轸芝、玉绦环等玉器,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衣饰、酒具、花器等实用器。

螭虎环绕 寄情复古

随着北方手工业者的大批南下和生产技术的传入,南宋时期的手工业迎来了南北技艺相互碰撞、融合创新的崭新局面。玉器制作也不例外,在造型、题材、纹饰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南宋玉器一方面是以仿生器、花鸟纹为主的自然写实风格,惟妙惟肖,浪漫天真,布局设计亦受宋代花鸟画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在恢复礼乐制度的影响下,受士大夫金石学的学术旨趣导向,玉作呈现出复古的特征,多有玉卣、玉璧、玉带钩等仿古器形,纹饰则流行螭虎纹、云纹、谷纹等。其中,璧环类玉器原为礼器,然而南宋时或多成为寄托复古情怀之物,一些小型器也或为佩饰。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螭虎纹玉饰件 新昌博物馆藏

南宋玉器流行以螭虎纹为饰。螭虎纹玉璧(环)有圆形、椭圆形两种样式。南京江宁建中村宋墓出土的螭虎纹玉椭圆环,外形为长方形委角,内孔为椭圆形,一面满饰勾云纹,一面光素,环绕两只镂雕的螭虎。这类设计元素在江苏宝应西汉墓、河北定州43号墓(东汉)、河南洛阳东汉墓、湖南衡阳东汉墓、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墓等出土的玉佩上已经出现,可视为南宋中兴复古思潮的表现。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玉带具 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夫妇合葬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南宋带制器有玉、金、银、金涂银、犀、通犀、角,其中,玉带等级很高,亲贵勋旧方可受赐玉带。考古中发现的南宋玉带不多,有江西上饶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赵仲諲墓出土人物纹玉带具和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墓出土玉带具两例。

温润细物 男女皆配

玉石、水晶、玛瑙等珠串饰品在南宋男子墓葬出土,表明为男子的挂件。浙江新昌丁村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卢渊墓出土一挂玉串饰,圆珠子共73粒,间饰5件玉石质细雕件:龟游荷叶、叠环、叠胜、圆片、长方片。其中龟游荷叶由龟与荷叶组成,龟甲背纹规整,荷叶茎络分明,雕刻精致。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玉卣 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夫妇合葬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夫妇合葬墓出土有一件玉卣,玉色青白,局部有黄色沁和白斑。扁圆体,平沿,直口,粗颈,矮圈足,足微外撇。颈部左右两侧琢耳,饰兽首,中钻孔为口。前后侧出扉棱,两边饰相对的龙纹。腹部左右两侧镂雕卧伏回首状小螭龙。前后雕刻兽面纹。通体抛光细致。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玛瑙洗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之沐启元墓出土

玉提梁卣一件,玉质。高6.8厘米。器身上小下大,通体饰线刻夔龙纹,双耳,耳上系一金链连接提梁。应为宋朝遗物,奖励有功之臣。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沐启元(?-1630年),汉族。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第十一世孙,安徽定远人,明朝军事人物。

沐启元,万历四十年(1612年)担任都督佥事总兵官,天启五年(1625年)袭黔国公爵位,挂印总兵官镇守云南。崇祯三年(1628年)逝,其子沐天波继袭黔国公爵位。

浙江新昌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季氏墓出土一件镂雕玉帔坠,滴珠形,底端为一个心字,上方一对鸳鸯于荷塘间同向而游,前只回首,两两相望。荷塘间开满慈姑叶、莲蓬,一朵婀娜的莲花于顶端盛放,花瓣间的空隙可用于穿系。整幅图案设计精巧,为关注公众号古玉虫满池娇的纹样,雕刻细腻,形象生动。同样的造型纹饰的玉帔坠还曾出土于浙江金华浙师大新攀岩场工地。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透雕玉帔坠 浙江新昌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季氏墓出土 新昌博物馆藏

文酒之事 以玉助兴

宋人饮酒多使银器,酒楼常以成套的银酒具招待客人。而以似透非透的玉杯来斟饮美酒自是风味更佳。考古出土物有安徽休宁朱晞颜夫妇墓出土的青玉杯,贵州遵义杨价夫妇墓出土的花口玉耳杯,而最为匠心别致的当属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史绳祖墓出土的白玉荷叶杯。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白玉荷叶杯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博物馆藏

整体构造为荷花枝梗及慈姑花叶托着的一片较大的椭圆形荷叶,形成容器的主体;荷枝卷曲成环形器柄,托住上方一片卷边的小荷叶而成为鋬。荷香送酒,取式于荷叶荷花制的象生杯盏,自可在筵席间佐清欢、助燕喜。象生花式杯在南宋金银酒盏中颇为常见,在玉器中为首例。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文房器具在各地墓葬中多有出土,除了笔、墨、纸、砚外,还有笔架、镇纸、水丞、印章等。其中玉制文房用具属新兴之风 。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墨元”白玉印 南京江宁建中村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墓 南京市博物馆藏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青白玉荷苞形瓶 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白玉兽钮印

青玉笔架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水晶五指山形笔架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白玉兔形镇纸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青玉兔镇纸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青玉莲苞瓶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玉璧连环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南宋 ·《青玉素碗》

通高5.8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4.5厘米、壁厚0.17厘米

1952年1952年安徽省休宁县朱晞颜夫妇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青色,局部黄褐色沁。通体温润晶莹,呈玻璃光泽。杯口圆形,圆唇,敞口,深腹,内底平,圈足底。外底中间有凹圆形,圆唇,敞口,深腹,内底平,圈足底。外底中间有凹圆脐。光素无纹,造型清雅,线条柔畅,琢磨亮泽。杯体有裂。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朱晞颜墓出土的玛瑙杯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朱晞颜墓出土的玉腰带 中间的带扣具有战国玉器的勾云纹风格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赵伯澐墓出土的水晶壁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赵伯澐墓出土的玉壁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玉璧上深深浅浅刻着的铭文,记录了那段历史:

“大唐皇帝 昪 谨于东都内庭 修金箓道场 设醮谢土 上仰玄泽 修斋事毕 谨以金龙玉璧 投诣西山洞府升元四年十月 日 告闻”。

“大唐皇帝李昪,恭敬地在东都(今扬州)皇宫的宫禁以内,修了金箓道场。设醮感谢苍天所赐之大唐国土,抬头拜谢天帝的圣恩,按照斋醮科仪完成所有事项。谨以金龙和玉璧,投到西山的洞府之中。升元四年(公元940年)十月的一天,向您祈告。”

李昪原是南吴大将徐温养子,取名徐知诰,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这块玉璧,就是改国号为南唐后第二年,李昪一次祭天活动中的重要物件,这次祭天,李昪为的是感谢上苍赐给他南唐的国土。

极为珍贵的南宋出土玉器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澐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