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集句诗,通篇“抄袭”,一字不改,却成名作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今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这几天小编会陆续向大家推荐一些王安石的经典诗词作品。众所周知,王安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文学家,他在诗、词、文方面的成就都很高。

不过相比同时期的几位大文豪,王安石文整体不如欧苏,诗整体不如苏黄,词也逊于苏轼。这并不是王安石智不如人,而是他将精力过多的投入政治改革,很难专注文学,也因此,他的诗词文作品也大多为政治改革服务,所以才会呈现出整体均不如人的现象。但有一点王安石却是远超同代文人的,那就是“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集句诗词。

集句,顾名思义,即收集句子之意,也就是截取前人诗句,拼集成一首新诗。说白点,就是这边抄一句那边抄一句,但这种“抄袭”是很高级的。一则要博学,方能在万千诗句中随意选“抄”,二则难在“集”,诗句抄来了,如何拼集得体,集出新意,才是关键。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集句诗,通篇“抄袭”,一字不改,却成名作

集句诗早在晋代就已有之,但并未流行。直到北宋时期,集句诗才盛行于诗坛。尤其是王安石,可谓是引领诗坛集句诗的宗主。他不仅创作了北宋最多的集句诗,还别出心裁发明了集句词,引得苏东坡、黄庭坚、辛弃疾等人纷纷效仿。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一首王安石最经典的集句诗——《梅花》:

"

梅花

北宋·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

一年一度一归来。

王安石有一首同题《梅花》的原创小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诗可谓历代吟咏梅花的绝唱,至今依然被奉为经典。而上面这首咏梅花的七言诗则是集前人诗句而成的集句诗。且来看这四句诗分别出自何处: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集句诗,通篇“抄袭”,一字不改,却成名作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代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

为谁零落为谁开:出自唐代诗人严惮的《惜花》

唯有春风最相惜:出自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

一年一度一归来:出自北宋才女瞻光茂妻的《寄远》

(文末附各诗句原作)

王安石在北宋文坛诗坛以博学著称,前人诗词文章尽藏胸间,这也是他能把各种前人诗句信手拈来的信心所在。而拈来诗句后的拼集又极为巧妙,不仅格律需严谨、押韵需贴切,亦且意象要统一,意境要推陈出新,营造出新意蕴、新境界。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集句诗,通篇“抄袭”,一字不改,却成名作

这首《梅花》就是王安石集句推陈出新的典型,诗中吟咏梅花,前两句似有花落惜花的自怜之意,后两句的借春风相惜,表达对花落的惆怅无奈之感和对春风的感激。花开花落不为春风,而春风却一年一度牵挂而来。表达出诗人自怜惆怅、孤芳自赏的情绪。借前人诗句,巧妙组合,无丝毫牵强拼凑的痕迹,如同己出。而原诗句的情绪色彩和象征意蕴,恰到好处烘托出诗人此刻的内在心境,可谓巧夺天工。

从这首《梅花》中就可看出王安石集句诗的功力,当真令人钦佩万分,也难怪苏东坡和黄庭坚等人都争相效仿作集句诗词。最后咱们再来欣赏王安石的一首集句词以及《梅花》诗各句的原诗:

菩萨蛮

数间茅屋闲临水,(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殷益《看牡丹》)

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韩愈《南溪始泛》)

午醉醒来晚。(方械《失题》)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郭祥正《题山居诗》)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集句诗,通篇“抄袭”,一字不改,却成名作

春女怨

唐·蒋维翰

今朝忽见数花开。

儿家门户寻常闭,

春色因何入得来?

惜花

唐·严惮

春光搏扔归何处,

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

为谁零落为谁开?

和练秀才杨柳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殷勤更向手中吹。

寄远

北宋·瞻光茂妻

锦江江上探春回,

消尽寒冰落尽梅。

争得儿夫似春色,

王安石的一首经典集句诗,通篇“抄袭”,一字不改,却成名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