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2015年初,湖北省荆州市望山桥一号墓其他分室全部被盗,棺室却完好无损。大墓劫后余生的原因则更加匪夷所思。

2012年底,望山桥一号墓的发掘提上了日程。发掘前考古队员对它再次进行了细致的勘察。这一次除了探铲这样传统的钻探工具,高空氢气球、全站仪等高科技装备一应俱全。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望山桥一号墓共有13级台阶,从墓口到棺盖板的深度大约是10米。望山桥一号墓整体成一座倒立的金字塔的形状,位于地表,接近正方形。面积有1088平方米的墓坑土圹是塔基共13层,每一层接近80厘米的台阶,组成了塔身。高2米,长和宽均为7.6米的巨大椁室构成塔尖。东侧墓圹线的中央延伸出一条宽10.3米的墓道。这样的甲字形大墓是楚国卿大夫阶层所能享有的最高等级的葬制。

2013年9月发掘正式开始,一个月后封土堆刚刚清理完毕发掘却突然被紧急叫停。原来经过反复权衡,国家文物局还是再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方案。

2014年10月18日中断了一年的发掘再次展开。一开始发掘进展的十分顺利,但是到了2014年11月7日这一天,在墓坑偏东有队员发现了一个异常状态,有一块区域内的土质呈现出异样的状态。区域面积内土质相对疏松,含水量大。这样的特征直接指向了一个考古工作者最不愿意接受但却总是常常面对的事实,大幕可能存在盗洞。

意外发现盗洞,这让考古队员十几沮丧。可谁知祸不单行,发现盗洞的第二天考古队员竟然又发现了新的盗洞,最终盗洞的总数达到了四个。经过查勘,考古队员们还在两个盗洞深处发现了被扰乱的青膏泥。

青膏泥是楚墓的典型特征,但是它们只是包裹在椁室周围。出现在盗洞中部说明椁室很可能已经被盗穿。

2014年12月11日,人们在盗洞中发现了一件陶罐和一件陶豆。分析过后大家认为这些东西应该不是随葬器物,而是盗墓贼使用的工具。据此队员们得出结论,盗墓发生在大墓下葬后不久,即考古工作者常说的“热盗”。

经过近三个月的发掘,填土清理接近尾声,发掘也进入了椁室面。起初人们发现有两个盗洞可能打穿了椁室,当椁室面彻底暴露队员们发现这两个盗洞竟然汇合到了一起,从东侧进入了椁室。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在绘图拍照过后,考古队员开始利用吊车揭开一块足有一吨多重的椁室。沉重的椁盖板被一块块接去后,人们终于可以直观的目睹椁室中的情形。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望山桥大墓椁室由五个空间组成,位于中间的是安放墓主人棺木的棺室。棺室四周是东南西北四个螺旋形排列的分室,分室里现充满了积水。

湖北荆州一带地下水位一般都是比较高的,因为经常有降水所以积水对于古代文物的保护尤其是对于漆木竹器丝绸这些文物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在这种饱水的环境里面空气隔绝,长期又埋的很深,几千年都是在这种比较恒定的这种状态下,考古人员称此为“时间胶囊”。

椁室里的积水颜色暗沉,此时人们还无法知晓里面的具体情况。在捞取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漆木竹器后,考古队员开始用抽水机缓慢的抽取积水。

当积水被抽取到一定程度,考古队员在分隔墓葬的壁板上发现了一些破洞。显然盗墓贼进入东室后,又从这里流窜到了其他分室。

和其他楚墓一样,望山桥一号墓东室原本摆放的也是青铜器,但只剩下了一些小件铜器和大件器物上的配件。

由于盗洞直径有限,这些体量大的青铜器很可能是在东室内被人砸碎后运出,

因此才有大量鼎腿残留。对这一时期的盗墓贼来说,青铜器往往用来回炉冶炼,因此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些器物的艺术价值。

除了东室外,其他分室的破坏也非常严重。从功能上讲,北室是起居室兼会客厅,这里只留下了包括漆案、屏风在内的漆木器。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西室是储藏室,出土了一些属于工具的竹子削刀等。南室是兵器室,矛戈等长兵器大多只剩下的木杆。

通过墓室内侧的地板缝隙,考古队员提前观察到了棺室内的一些情景。围绕着官室仔细观察,考古队员意外发现这里的壁板虽然缝隙很大,但却不属于人为破坏。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棺室除了承殓墓主人遗体,还会摆放他生前随身佩戴的器物和许多珍贵的随葬玉器。

望山桥大墓主棺长2.5米,宽1.36米,高1.31米。尽管体积硕大,但结构完好。经过研究,考古队决定将它运回室内进行清理。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在荆州博物馆恒温恒湿的室内考古实验室里,封闭了两千多年的棺木再次开启。

人们果然从中清理出了包括青铜剑、玉器、丝织品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

这座大墓多次被盗却劫后余生,出土很多稀世重宝,墓主人身份成谜

最终考古队员根据器物和文字判断,墓主人是楚国王族成员,作为军中将领在一次战争中牺牲。楚人将他的遗体运回了国都郢城所在的荆州,并为他修建了奢华的大墓。

考古专家分析,盗墓贼在最后时刻的退缩可能是因为对墓主人的敬畏导致不敢对最终的墓室下手。不过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望山桥一号大墓最终因为盗墓贼的退缩劫后余生,一千多件器物的出土,让半个世纪的等待有了还算成功的结果。

正是在千千万万考古队员的执着追求下,一座座劫后余生的大墓在惨遭盗扰后,还能留下无数珍宝,留下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