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研究称,苏贝紫色菜农人工丢弃的"放大器"与生绿藻淹没苔藓

记者 于凡超 实习生 马飞

近日,山东省青岛海域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苔藓,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苔藓年复一年,今年特别多","不知道还想到要来到呼伦贝尔草原"。

这是连续15年影响青岛的苔藓灾害,当地已启动应急预案,目前抢救苔藓约24万吨。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称,今年苔藓绿潮灾害对青岛的影响将持续到8月中旬。

苔藓的来源锁定了苏贝北部的浅滩

自2007年以来,每年春夏青岛海域都会爆发苔藓作为大面积绿潮的绝对优势。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牵头的庐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自2016年以来一直对绿潮成因、预测性预警和防控策略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孙松的研究表明,青岛每年爆发的苔藓绿潮的来源是苏北浅滩养殖区,这与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当地大量的养殖筏架有关。

研究称,苏贝紫色菜农人工丢弃的"放大器"与生绿藻淹没苔藓

苏贝浅滩竹根砂和紫色蔬菜养殖筏架全貌 来源:张庆春等《生绿藻入海过程中附着在黄海养殖筏架上的作用》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的官方微博《青岛环保》也发帖称,"经过海洋科研部门多年的调查研究,苔藓是由江苏省北部沿海产生的,通过南风或东南风运输漂过的外来物种,在我市还没有发现自然繁殖的现象。

苏北浅滩是从长江口向北到孙阳河口的泛向导,泥滩面积达22,000平方公里。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其成为紫色蔬菜种植的绝佳场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张庆春等人一直在浅滩上种植一条紫色蔬菜。2000年以前,苏北浅滩的紫色蔬菜养殖面积较小,主要集中在东部以南的沿海水域。2005年日本解除对从中国进口紫色蔬菜的限制后,苏北浅滩的紫色蔬菜养殖面积急剧增加。

紫色蔬菜农民人为地去除附属绿藻作为苔藓开花的"放大器"

苏北浅滩是采用半浮筏式养殖方法,大量调查研究,将亚北浅滩紫色蔬菜养殖筏附着在绿藻环上作为黄海大型浮绿藻的主要来源。张庆春等人发现,目前人工去除筏绳附着在浅滩直接废弃的绿藻上,是绿藻入海的主要途径,这些绿藻是浅滩中漂浮绿藻的主要来源。

研究称,苏贝紫色菜农人工丢弃的"放大器"与生绿藻淹没苔藓

漂流架操作过程及收集筏架前后绳索附着在绿藻上的过程 来源:张庆春等《生绿藻进入海洋过程中附着在黄海养殖筏架上的作用》

"养殖筏架在绿潮初期起着'放大器'和'转化者'的作用,附着在养殖筏上的绿藻群落中的苔藓是南黄海大规模漂浮绿藻的主要来源。充气绿藻进入海洋的过程是绿藻从附肢状态向浮态过渡的关键,这一过程容易受到紫菜养殖作业的影响。张庆春等人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写道,绿藻附着在紫色蔬菜的育种筏上,而紫色蔬菜对于彼此的竞争关系,挤满了紫色蔬菜的生长空间,影响了紫色蔬菜的生长,降低了紫色蔬菜的产量,所以会被人为地去除。这一结论为制定和实施黄海大规模绿潮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部与省联合开展苔藓绿潮防治试验,成效显著

www.thepaper.cn 2019年11月,自然资源部在处理全国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关于将黄海和岸边苔藓灾害紧急纳入国家污染防治战的提案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苔藓绿潮灾害的早期防控, 构建陆、海、空三维监控网络,实现源头管理。

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自然资源部与江苏省联合组织在江苏省北部沙洲紫菜养殖区开展苔藓绿潮防治试验,通过开展除藻作业和及时回收紫菜育筏,控制绿藻从源头入海的初始生物量。船舶与卫星同步遥感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苔藓绿潮的持续时间、规模和生物量均远小于往年,表明苔藓绿潮防控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2月,发布了"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领域的主要成果,指出"黄海苔藓绿潮灾害管理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最大覆盖面积较过去五年均下降54.9%,持续时间缩短30天"。

6月28日,江苏省苔藓绿潮联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报告苔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江苏省共清空紫菜养殖区6万亩,减压紫菜养殖带海9.6万亩,5月8日前将紫菜筏架, 网帘和电缆设施全部清理上岸,紫菜生产提前结束。

然而,今年苔藓灾害再次爆发,规模是历史上最大的,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目前黄海苔藓灾害规模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6月26日,黄海苔分布面积约60594平方公里,占地面积1746平方公里,是上一年最大的2013年的2.3倍;

负责编辑:钟伟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