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一代抗日名将,战败后退回台湾,为什么却被蒋介石枪决?

李玉堂(1899年2月7日--1951年2月5日),字瑶阶,山东省广饶县人,黄埔军校一期,抗日战争中国将领,中华民国陆军中将。与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合称三李一王。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1924年,李玉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他是一代抗日名将,战败后退回台湾,为什么却被蒋介石枪决?

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一师二团任见习官,因作战英勇,后连续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抗战迸发后,李玉堂作为蒋介石的黄埔嫡派,屡立战功,于1938年6月8日升任第8军军长,属于黄埔生中较早升任军长的一批人,请注意,后来的名将陈明仁其时是第8军的准备第2师师长。1939年,率部在武宁附近的棺材山阻击日军,死守阵地,全军立战功,国民党抗战总部授予李玉堂部"泰山军"称号。不久,该部改为第十军,李仍任军长,奉命驻守长沙

他是一代抗日名将,战败后退回台湾,为什么却被蒋介石枪决?

此后,李玉堂先后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海南防卫副总司令、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等职。驻海南期间,中共通过关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共产党的条件举行起义。因交通中断,李玉堂未能及时接到中共关于起义的指示,解放军已占领海南岛,李玉堂即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台北碧潭。

1939年,因在武汉会战的南浔线战役战功卓著,李玉堂的第8军被颁发“泰山军”的光荣称号。不久后,第8军改成第10军,李玉堂持续担任军长。在八年抗战中,第10军跟第74军齐名,打过十分多的硬仗、恶仗,尽管不在五大王牌军之列,但无论实力仍是在战功,都不在五大王牌军之下。

他是一代抗日名将,战败后退回台湾,为什么却被蒋介石枪决?

不过,在长沙1939年日军第3师团主力、第6师团和第40师团各一部的猛烈进攻,经两昼夜激战,第10军的福临铺、金井阵地被先后突破,所属第3师损失惨重,第190师副师长赖传湘殉国。李玉堂被迫放弃阵地率部撤往捞刀河以南的榔梨市收容整顿。随后将收容后第10军部署在长沙外围的东山、浏阳河、捞刀河一线,利用地理优势阻击日军四昼夜,终于坚持到援军赶至将日军击退。战后,战区长官部追究金井丢失的责任,李玉堂遭到撤职处分。

他是一代抗日名将,战败后退回台湾,为什么却被蒋介石枪决?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李玉堂也跟着去了,但由于他的夫人有通共的嫌疑,被保密局拘捕了。听说,蒋介石在李玉堂的判定书上只写了一个字:“耻。”

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夫人陈伯兰被执行枪决。临终前,李玉堂给兄弟留下遗书,其间写道:“总统指令,已无申诉地步,我身后望有公论。我无对不住国家之事,国家如此对我,于国家何益?我缺乏惜,不过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