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元旦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也必将载入史册,因为在元旦前夜我志愿军开始发动针对“联合国军”的第三次战役。到了1月3日上午,志愿军对韩国首都汉城的弧形包围已经基本形成,1月4日我39军侦察部队开始最先进入汉城。
此时的“联合国军”以及众多难民已经南撤,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将军也紧随担任后卫的美军撤走,但在他指挥部的桌子上却写着“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敬”的话,令人不解,那他为何写下这句话呢?作为战场上的对手他意欲何为呢?
首先:表达对志愿军军纪的敬佩
我们知道人民军队自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拥有铁一样的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了人民军队致胜的法宝。在严格的军纪塑造下,部队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经历了千难万险的历练,部队规模从小到大、战斗力从弱变强,军纪也越来越严格。
对内士兵们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对外也奉行缴枪不杀的政策,如在朝鲜只要是联军的伤员如能医治都会得到较好的待遇。如果有重伤员无法医治,很多情况下都会被志愿军连同担架一起放在路边然后撤到远处等待联军医务车来接,当伤员被抬走时志愿军只在远处观察,并不会射击。
在李奇微来到朝鲜之前,便已经在参联会上得知了中国士兵对待美国战俘的一些做法。
他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中国部队是更文明的敌人,相比于朝鲜人在联军士兵脑后给一枪的习惯,中国人则会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一些给俘虏,并采取友善的态度。”
或许一个出身于西点军校的高级将领,在面对战场上拥有如此军纪的部队时也会刮目相看,即便是敌人,但这种敬畏之心依旧油然而生。
其次:对志愿军战术、战斗意志的敬佩
志愿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直面联合国军的部队。但实际上当初的志愿军为了隐蔽行踪是偷偷摸摸过江,鬼鬼祟祟打伏击,甚至初入朝鲜的部分部队还是身穿人民军军装,手拿人民军军旗参加作战的。
但令美国人都不可否认的是,这支曾经被麦克阿瑟瞧不起、看不上的农民武装,在极其寒冷的冬天将联合国军打退。无论是独树一帜的战术还是果敢无畏的战斗意志都令人振聋发聩,中国部队善用的V字型穿插战术总是让联军手忙脚乱、陷于被动。
相比于从不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却只知道要部队、要核武器的麦克阿瑟,李奇微在面对志愿军时则非常谨慎、冷静,并说过虽然中国部队缺乏后勤补给,攻势只能维持一周,但依旧善战、勇猛。
可以说当时的先辈们在如此糟糕的条件下,打退了联合国军饮马鸭绿江的企图,仅在这一点上就令人敬佩。
因此当1951年1月4日李奇微随同联军的后卫部队撤出汉城时,刚刚来到韩国仅一个星期的他以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名义写下了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意的话。在这句话中体现了对对手的尊敬,以及对这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打出如此结果的部队表示敬意。
1951年3月志愿军撤出汉城后,这里还有多少人口?是中国的错吗?
美国人拿韩国人当炮灰,当时韩军怎么想?一段话成为标准答案……
二战规模到底有多大,完全超乎想象,最终答案让人不信!但是……
麦克阿瑟:和中国开战让蒋介石上,李奇微:你说得对,但那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