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一、为什么很多父母总对孩子说习惯重要,可自己却没几个过硬的好习惯?

两千五百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悟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两年五百多年后,大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等宗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深切体悟到: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时至今日,大多数父母都知晓习惯的重要,基本上也口口声声地对孩子耳提面命。但是,假如你让中国的父母,都真诚地扪心自问两个问题:你自身有什么核心好习惯?你愿意引导鼓励孩子向你学习这些好习惯么?

天地良心,至少会有百分之九十的父母,掰着手指头说不出五个来,即便凑着说出来,也不好意思全都传承给孩子。因为他们所凑出来的好习惯,要么是太笼统没法学,要么是太独特不适合学。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父母明明知道习惯重要,却自己做不到做不好呢?

核心原因,恐怕还是他们所知道的习惯重要,是从书本上看来的,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而不是从自己的人生实践中体悟出来的。没有切己体察过,没有切己印证过,只是知道而已,心里并不怎么相信。

人呐,对规律的切实认知,超不出自己的躬身实践,绝大多数时候,所谓的知道都只是人云亦云似是而非,大概知道,原理不清,效力不明。

在他们看来,习惯塑造人、习惯决定性格等规律,只是个口号而已,甚至只是心灵鸡汤而已,对别人说说可以,哄哄孩子可以,自己当不得真。

如果真的当真,真心相信,他们早就躬行了!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二、父母切己体察印证习惯的力量,是做好孩子良习教练的前提

习惯塑造人,这个真理,只有躬身践行者,才能真正明白,才能真正受用,才渴望安住在更多的好习惯中。

有早起习惯的父母,切实体验到早起得好,愿意带孩子享用这个好;

有跑步习惯的人,切实体验到跑步的好,愿意带孩子享用这个好;

有读书习惯的人,切实体验到读书的好,愿意带孩子享用这个好;

有洁简习惯的人,切己体验到洁简的好,愿意带孩子安住在洁简中。

等等,等等,诸多好习惯都一样。父母都是无私的,愿意将自己探索到的所有美好,都分享给孩子。

拥有诸多好习惯的父母,切己体验过培养好习惯的不容易,切己体验过好习惯带给自己的美好,也切己体认到好习惯的力量,这正是做好孩子良习教练的资本、基础与前提。

没有这个切己体证的过程,教孩子培养好习惯,只能抽象的是说说而已。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三、父母积极主动做孩子的良习教练

数千年来,真正躬身于教育的大家宗师,从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茬复一茬的教学实践中,明明白白的发现了这同一个规律,实实在在的躬行着这同一个规律,真真切切的印证着这同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习惯塑造人!

这些伟大的、卓越的、杰出的教育家,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倡导这个真理,推广这个规律,他们在课堂上说,在文章中说,在报告中说,在各种各样的场合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说,苦口婆心不怕人烦,为的就是呼吁天下父母、天下老师,尽职尽责责无旁贷的做孩子的良习教练。

就抚育孩子而言,父母的核心身份,是孩子的良习教练。

父母应积极的、主动的做孩子的良习教练,全心全意的履行好这个职责,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向孩子推销好习惯,引导鼓励孩子培养好习惯,手把手教孩子培养好习惯。

等孩子长大成人后,深度觉知自己一身好习惯,会无限的感恩父母!

那可是真正的一生财富啊,不离不弃,忠诚无间,始终陪伴着孩子。没有什么比一身好习惯,更能支撑孩子走向自爱自立与自由幸福了。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四、引导孩子切己感知习惯的力量

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力有局限,还无法认识到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但父母该知道,归根结底是习惯塑造了人。

习惯培养,先核心后一般,点滴积累,循序渐进,父母先发掘培养孩子身上的一两个具体的核心好习惯,不断的剖析给孩子看,让孩子逐日体会习惯的力量,慢慢的把好习惯当朋友。

帮孩子建立习惯宝典,让孩子对自己的好习惯如数家珍,从一个好习惯,到三个好习惯,到五个好习惯,到十个好习惯,用十几年的时光,逐步积累一身好习惯,包括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与行为习惯。

五、营造孩子培养好习惯的软硬环境

一是家长经常以身作则、亲身示范。

二是购买孩子喜欢的设备、器具,调动孩子练习针对性习惯的兴趣与动力。

三是鼓励鼓励,持续鼓励,一有小进步,就及时鼓励,绝不批评打击。

四是父母足够的包容,包容孩子偷懒少练习,包容孩子敷衍应付,以足够的耐心,启发孩子,引导孩子,说服孩子。

五是不可逼迫、强迫孩子养习惯,父母一强迫,孩子内心就抗拒,就不情愿,而培养习惯的基本前提是主观上愿意做。逼着孩子养习惯,纯属哄鬼,你只看看众多读了十五六年书的大学毕业生,有几个养成了读书习惯就明白了。

六是在家庭设立好习惯专项奖,每季度一次,让孩子当评委,评出每个季度中好习惯最多的家庭成员,颁奖表彰。这样,可激发孩子培养好习惯的乐趣与动力。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六、教练孩子培养普适性习惯

普适性习惯,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基本都需要培养的习惯,塑造孩子的自立能力,主要包括五大类。

一是呵护身体健康的习惯:如睡前洗脚,早睡早起,整理床铺,早晚刷牙洗漱,整理打扫个人房间,衣着整洁,饭前便后洗手,科学饮食,午间小憩,运动锻炼,经常洗澡,坐姿,站姿,走姿,睡姿等等。

二是呵护心智健康的习惯:如读书,列清单,专注,耐心,宽容,感恩,分享,主动关爱,结交朋友,等等。

三是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良好习惯:如金钱观念,金钱获取,金钱管理,金钱支用,记账分析,等等。孩子一生都离不开钱,这类习惯非常重要,从小抓起会更好。

四是培养孩子的基本思维习惯:如成长型思维,双赢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条件思维,量化思维,现场思维,独立思考,等等。

五是培养孩子的基本语言习惯:如说话音色,说话声量,说话语速与节奏,说话口头禅发语词,说话的层次与逻辑,当众表达,文明用语,礼貌用语,等等。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七、针对性引导孩子培养独特性习惯

孩子的独特性习惯,是根据孩子的特质与喜好,要么是孩子主动要求培养的一好习惯,要么父母特意为孩子推荐的一些好习惯,如绘画、书法、琴棋、摄影、写作、打球等等。

经常练习,就形成了习惯,良好的习惯,就会浇灌出过硬的技能与本领。

孩子的诸多本领,都是练出来的,都是主动培育好习惯的成果。

八、 重视家风建设

家风,说白了就是父母和孩子,都愿意践行的好习惯。

父母以身作则,鼓励引导孩子积极跟进,共建共创,文明生活,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培养好习惯,是给家庭做贡献,有价值感,更有归属感。

九、运用七步养习功,练习练习再练习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本质是父母如何养成培育孩子养好习惯的好习惯?是练出来的本领!

具体怎么练,运用七步养习功。

至一习惯: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良习教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