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进大明关内呢?

魏忠贤只是一个读过书认识点字的贪婪太监,并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水平,但他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是被明帝一手提拔上位的九千岁,宦官集团的利益与皇室利益高度一致,明室在则他兴,明室亡则他死,他与皇帝二者为唇亡齿寒的关系,宦官集团的领导人物魏忠贤会极力保住明帝与明朝。

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进大明关内呢?

明末社会的政治形态十分混乱且复杂,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愈发尖锐,主要表现在地方世家大族对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再加上地方实力派拥有权贵特权经常偷税漏税,所以导致了晚明中央财政的拮据,到了明熹宗继位时内忧外患加剧,皇帝攘内安外的都拿不出钱来,反而常常被文官集团掣肘,政令难出北京城,所以才有意培植宦官集团来压制文官集团。

不得不说宦官集团的办事效率和手段狠毒都要远远高于文官集团,宦官集团从中央到地方党羽密布,所以令上面政令通达,尤其是在皇帝急需的敛政上聚敛效率很高,还把工商税给恢复了,触碰了世家大族的蛋糕,因此多次弥补了辽东战场军费开支的亏空,确实有为明王朝短期续命的功效。

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进大明关内呢?

后来崇祯当政时期,宦官集团一家独大,直接威胁着皇权统治,所以遭到了新君的致命打击,魏忠贤死后宦官集团退出了历史舞台,文官集团再度崛起,但是文官集团的崛起并没有对朝廷有什么益处,反而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甚至还不如宦官集团的现实意义大。

综上所述,说明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在晚明财政上是有一定功劳的,但与边关努尔哈赤打入关内与否并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边关问题主要是军事问题,当为边关守将的功劳。

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进大明关内呢?

第一是因为当时后金双线对战,不仅与明军对峙在辽东,努尔哈赤还亲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西面的主动出击的蒙古对被动防守的明军威胁更大,所以努尔哈赤把战争的重心放在了西面,明朝辽东战场并不是主攻方向。

第二是袁崇焕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屡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袁崇焕借助地利城高之优势防御得当,再配置上红衣大炮,令女真骑兵损失惨重,加上出兵战法得当,在宁远、宁锦接连告捷,令后金军难以突破边关要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