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大清已亡100多年,统治者早不在,为何还有守墓人?谁来养他们呢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信仰源自于心,而不在于物,守护陵墓则是守墓人的信仰,就像清朝早已灭亡100多年,可清朝的皇陵旁,依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守墓人,他们以此为家,寸步不离,守护着自己的信仰。

帝王陵墓的守墓人

守墓人,顾名思义是守护陵墓的人,他们所守护的一般都是封建社会的皇帝陵墓,古时的皇帝去世之后,一般都会将其宫女,宠妃等一同埋入陵墓中,这就被称为殉葬制度,殉葬制度是十分残忍的,而同时,为了防止一些不法之徒,以及保护陵墓的安全,所以就安排了守墓人这一个职业。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由朝廷向他们发放俸禄,并且待遇非常高,守墓这个职业也在秦朝开始,慢慢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及发展,说起陵墓,那么最为出名的一定是秦始皇陵,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开始着手修建他的陵墓,其规格之高难以想象。当时的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后也能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是便下令制造陶俑,雕刻成士兵的模样,一起埋入地宫,这就是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埋葬着数之不尽的的宝藏,只可惜现在的技术还无法挖掘。

之后便是汉武帝,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那么汉武帝一定是其中一位,他的陵墓也是极尽奢华,殉葬者、陪葬的宝物数不胜数,同时,汉朝十分讲究厚葬,即便是平民家庭也一样,如果父母去世,儿子就要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部作为陪葬品,甚至倾家荡产。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汉墓的规格十分豪华,引来了无数盗墓贼的光顾,所以才会造成汉墓十室九空的现象,在古代,皇帝登基的第二年便会着手修建陵墓,这一观点在封建社会几千年里早已形成了定律,守墓人也是精心挑选,精心的培训教导而选拔出来的。纵观历史,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守墓人制度最为完善,在清朝,君主的高度集权制达到顶峰,而守墓人制度也达到了顶峰。

清朝守墓人

说起守墓人,人们总会有偏见,认为他们终日与死人为伍,再加上电视剧中演的,一些犯了重罪的人,就会被贬去看守皇陵,所以守墓人这个职业一直处于人们的认知错误的范畴里,其实并不是这样。首先,陵墓埋葬着的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既然是皇帝,怎么可能随便就找来一群人为他们看守陵墓呢?像清朝时期,能够有成为守墓人资格的,首先一定要是满人,第二就是八旗子弟,而且也并不是一般的八旗,是八旗之中地位最高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以及稍次一等的正蓝旗才有资格。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这么严苛的挑选条件,所以可以看出守墓人的差事,不仅不苦,反而是一个肥差,他们替统治者看守祖宗,相反,那么统治者一定会给予他们极高的待遇,真的就是这样,守墓人不仅俸禄照常,还会额外的多出很多的奖赏。

他们的一生之中只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是守护皇陵,第二是皇陵内务、修缮的工作,第三则是祭祀活动,每当到了先皇的忌日,都会以新任皇帝为首,带领先皇遗孀以及朝廷重臣前来拜祭,他们的传承方式也类似于皇位的世袭制。为了保证守墓人的忠诚性,一般在上一代守墓人即将去世前,就会将新一代的守墓人叫到眼前,告诉他一些注意事项等等,从小出生的他们就被灌输这样的思想,久而久之,守护好皇陵就成了他们毕生的信仰了。

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

与此同时,守墓这个职业同样是对于一个人最大的考验,守墓人天生的职责便是守护好陵墓,然而,却并没有哪个朝代能够经久不衰,繁荣昌盛的,每当国难之际,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守墓人,就会动起了歪心思,他们眼看大厦将倾,给他们发不起工钱,就会将目光放入到他们所看守的陵墓里。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毕竟那里埋着的可是一国之君,每一件陪葬品都价值连城,稍强一些的,就是坚决不会坚守自盗,可王朝灭亡时,新的政权必然会会抹黑前朝,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若是心眼好的还会尊重死者,并不会对这些死去的皇帝怎么样,可若是碰上心眼不好的,轻则将陵墓焚毁,重则会将这些逝去的皇帝们鞭尸。

而守陵的这些人,自然也不会落得什么好果子的吃,所以当王朝即将覆灭时,有一些守墓人眼见情况不对行,就会率先一步收拾行李逃跑,若是被不幸抓住,还会以此来换取活命的机会。然而世界上总是有好有坏,除去这两类,依然还有将守护陵墓作为毕生信仰的守墓人,即使是死,都不会离开,若是有人动了陵墓的心思,他们会第一时间出来拼命,就像民国时期,孙殿英所盗取慈乾隆时一样。

那两个白发苍苍的守墓人,眼见有人想要盗墓,立刻拿起长枪大刀,以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而死在盗墓人的刀枪之下,则是他们最大的光荣,三国演义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大臣不知曹操心思。还对汉献帝说:家贫见孝子,国难见忠臣,许昌曹操不远千里前来救援,冀州袁绍近在咫尺却视而不见,曹操当真是大汉的忠臣孝子,而守墓人就相当于死去皇帝最愚忠的臣子,守护好皇陵胜过自己的生命。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心存信仰,必不会被辜负

如今,清朝已经覆灭了100多年,可依然有一些守墓人不肯离开,虽然这只是少数人,但往往令人敬佩,受人尊重的不也只是少数人吗?如今,这些守护着陵墓的大多都是八旗子弟和一些世受清朝皇恩的大臣后裔。他们谨记祖宗的教导,将守墓当成自身的信仰,用古代的话来说:我家世受皇恩,理应为皇家战死而无怨无悔,这就是他们的信仰,君臣之间最纯粹的感情就是愚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没有任何心思的忠诚,是无条件的信任,无保留的付出。

清朝已经灭亡,统治者已经不在,他们基本上是没有工资的,他们的行为并不仅仅也是对于古代君王的忠诚,同样对于现代,也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有了他们的存在,防止了一些不法分子打陵墓的心思。所以,他们虽然没有工资,可当地的文物部门会定时给他们发放一些补贴,并且鼓励,允许它们开展一些依托于陵墓的收入,比如说旅游业,又或者是说农家乐等等,每当有人来参观时,他就担当起导游的责任,为人们讲解知识。

皇陵守墓人,国虽灭志不移,皇帝没了也要守!可谁给他们发工资呢

游客累了、饿了,就到他们开的小旅馆,小饭店里面去居住,来赚取他们的收入,逝者已逝,虽然已经不存在这世间,可他们却永远活在守墓人的心中,而承载他们这世间最后一点痕迹的陵墓,也成为了守墓人的毕生信仰所在,而这,也就是信仰的力量。